APP下载

浅谈创新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李维国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李维国

摘  要: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体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开阔的学习和运动环境,内容十分丰富,为培养造就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提供了最重要的健康体质和最重要的精神素质。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把创新教育应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去。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意识;体育教学

一、培养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是教学中获取创新成功的第一要素。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发现”,去“超越”,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还要体现在为学生创造教学环境,创造各种实践机会,创造多方面解决问题的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满足学生好奇、探究、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体育内容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一)精选教材

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材进行加工,解决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感受到上体育课以及从事体育活动的快乐。运动学专家也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选择不同强度的锻炼项目,才能在运动中较好地完成心理锻炼。因此,要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精选一些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各地方特点的教材,加强教材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实践性,降低体育教材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信心。

(二)增加游戏

通过体育游戏既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又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游戏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摸索或讨论取胜对手的方法,使整个游戏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比赛氛围,学生一旦参与,积极性就很高,可以有效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

(三)加强左侧练习

研究结果证明,人的左右半脑的功能不同,左半脑与词语思维,逻辑分析等有关,执行着抽象思维的功能,右半脑与感性认识有关,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传统教育忽视右脑功能的开发,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要便学生左右半脑协同活动,学会用全脑来思维,因而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

三、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开放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对于学生来说,“会学”比“学会”更重要,教会学生锻炼比带学生锻炼更重要。因此,在教学组织中,不要集中过多,提倡“形散神不散”。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越出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时,教师要给予准确恰当的评判,多鼓励,少批评,允许学生创造性地理解练习动作,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从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老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二)发现法

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快地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原理及方法。

例如短跑教学中采用发现法教学步骤:

1.设问:你在5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2.观察:让学生相互数出同伴50m跑的步数;

3.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最为合理?

4.讨论揭示:学生经过讨论,教师用挂图、录像结合讲解,提示步频、步幅与跑速的关系,证实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身高的指数法的理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5.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6.实践提高:50m反复跑,确定自己步频和步长,摸索改进技术。

通过发现法的教学可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景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例如各种体育节、单项运动会、球类比赛、野营军训、郊游,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四)合作讨论法

学练方法是自己讨论确定的,极易超越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例如进行篮球三攻二、二防三简单战术配合教学,学生在场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从而形成比赛阵型。而比赛阵型受攻守变化规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叠、斜线站位,3人进攻可采用传切、突分、掩护等基础配合。这是一种团体训练、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五)自编自导法

体育课在准备操、游戏、舞蹈等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自编自导的方法,首先教给学生基本的动作,在一定掌握的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创编的规律,以及生理要求等,然后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让他们自行创编游戏,或编排健美操、舞蹈等,并鼓励学生进行演示,由于学生自编自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六)体育竞赛法

体育内容有很多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乃至一场仅需几分钟时间的拔河赛,每一个成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胜利了,大家分享集体的荣誉;失利了,每一个成员都承担着责任并进行自省。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了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每一次的经历都需要大家默契配合,斗智斗勇,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总之,体育教学以其生动,直观的特点,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效果。通过体育运動和思维训练的巧妙结合,不仅有利于诱发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改善。因此,只要我们体育教师能得当运用,准确把握,一定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新时代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探析[J]. 罗建萍,徐武.体育与科学. 2001(03).

[2]体育与素质教育[J]. 张晓波,李俭.理论与改革. 2001(03).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