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我们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019-09-10周瑾毛伟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9期
关键词:自尊心尊重教学实践

周瑾 毛伟

摘要: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自尊心是指人对自己个性品质肯定的评价。表现为充分肯定自己的长处和成就,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推动人的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呵护孩子的成长!

关键词:自尊心; 教学实践; 尊重

记不清是哪一天了,我校有幸请到了市教科所的刘老师为我们讲座。刘老师的幽默,让一往枯燥无味的讲座变得轻松有趣。特别是刘老师在讲座中讲到有关自己的两个小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一:刘老师在读三年级时,一次习作后,语文老师将他写的作文拿到班上读。老师深情并貌地读着,下面不时却传来了:“老师,他是抄的,他是抄的……”老师看了他们一眼,装作没有听见似的,继续读着。而且还在班上表扬刘老师,说:“这是他见过写得最好的作文。”紧接着,这篇作文又被其他的语文老师拿到其它班去读了。刘老师暗暗高兴,渐渐地喜欢上了写作。后来所写的很多书都出版了。长大后,在一次偶遇中,他见到了这位老师,问起当年的事,才知道,其实老师早就知道作文是抄的,但为了不打消刘老师的写作兴趣,他们都没有说。

故事二:刘老师小时候很聪明,却很调皮,上课总喜欢“接嘴”。数学课上,由于他的“接嘴”总会换来这样的话(四川话):“刘X,你鸡下巴儿吃多了哇!”“刘X,你是接瓜瓢哇!”“刘X,你又接嘴哈!”……由于数学课中,总听到这样的话,刘老师后来数学竟然不及格!

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第一位老师明知道学生的作文是抄的,却没有揭发、批评,而是很好的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喜欢上了写作。也致使这个孩子长大后写的很多书都出版了。相反,第二位老师,从言语中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这个孩子的数学竟然不及格。

“亲其师,信其道。”好好反省我自己,有时,无意间我也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啊!

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十分调皮的小男孩,上课从不安分,经常搞破坏,让我非常的头疼。一天,镇政府搞活动需要每班抽派一些同学参加。当我去宣布这件事的时候,他高高地把手举起来,嘴里不停地说:“老师,我要去,我要去,让我去吧!”他急切地希望得到我的首肯,可我不假思索地对他说:“你平时表现那么差,还想参加活动,万一又给我摆个烂摊子怎么办!不行,你不能去!”他失望至极地、缓缓地放下了自己的手,把头埋得很低,好像要钻到桌子下面一样。我心中虽然掠过一丝同情,但这一丝同情很快就被他平时的表现所带给我的愤怒淹没了。现在想来,这样做,实在不应该。

杜威曾经也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受到应有的尊重是人类个体基本的精神需求,因为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价值,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需要我们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若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

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需要我们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 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 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教师跟学生对话,要以肯定学生的优点为先、为主,让学生在激励中显示自我,实现自我;触及缺点、错误,要让学生多作自我剖析;出现分歧,要允许学生争辩;出现对抗要作冷处理,善于等待。

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需要我们教师要宽容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在认识上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在情感上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在行动上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教师的宽容会使学生感受到一份关爱和抚慰,所收到的效果远远胜于惩罚。宽容是一种无私的爱,可以缓解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转化学生的逆反心理,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需要我们教师要信任学生。教师如果信任学生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有责任心的人,那么学生必定会成为一个很自信的人。可是现在的我们在平时的态度、行为中对学生流露出不信任的表情,这样深深地刺痛了学生的自尊心。其实回想我有很多的事情大可交给学生自己去干,但往往就是不放心,从时间上、行为上一步一步地为学生做出决定,长此以往,學生变成了一群毫无主见的人。其实,我们应坚信许多事情我们都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安排。学生终究要长大,终究要踏入社会,我们应该让他们明白:“是他们自己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从而建立起他们做人的尊严感。

参考文献:

[1]马国艳.自尊心是推动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动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207-208.

[2]徐同玲,刘少华.尊重学生自尊  促进学生成才[J].学理论,2012(24):186-187.

猜你喜欢

自尊心尊重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用关爱让单亲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做好三件事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基于音乐学科的“精教活学”策略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