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

2019-09-10韩哈斯毕力格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韩哈斯毕力格

摘 要:语文课文教学中的文化价值是指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以及了解中获得心灵上以及精神上的成长。学生不仅要成为知识的接收者,还需要在此过程中成为知识以及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课文教学设计、组织以及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教学;文化价值追求;教学处理

在初中语文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目的,帮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树立正确、积极、客观的文化价值追求,从而更好的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并进一步成为优秀文化的承担者和创造者。

一、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的内涵和作用

1.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的内涵

为了促进语文课文教学文化价值的实现,教师以及学生需要明确文化价值的定义以及内涵。一方面,语文课文教学中的文化价值是指学生能够从课文学习以及了解中获得心灵上以及精神上的成长,这种思想意识上的发展是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另一方面,语文课文学习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学生实践文化、自主创造文化这一方面,学生不仅要成为知识的接收者,还需要在此过程中成为知识以及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

针对上述语文课文文化价值的内涵,教师在开展语文课文教学设计、组织以及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促进学生文化价值的获取和学习,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对现有文化积累的输出和表达,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成为文化价值的创造者。

2.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的作用

(1)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效率

課文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及方式之一。通过对课文文化价值的学习,学生能够尽快掌握以及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主要内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建立终身发展的语文学习和思考能力。同时对课文文化价值的追求实际上需要学生将基础性知识、表达方法、文章理解等内容杂糅在一起,因此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将所有的语文知识进行串联,并最终提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效率和能力。

(2)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语文课文学习中,学生不仅仅要对基础性的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同时也需要对语文的综合素养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而在课文的文化价值探索中,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以及方式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化价值的内涵和层次。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各种思维以及能力将有效的提升以及发挥。

二、实现初中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的教学处理方式

1.情景创设,在体验式学习中追求文化价值

随着语文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课文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走入课文学习的情景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境创设的教育方式在课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与课文中的思想以及情感产生深刻的共鸣,从而更好的理解以及应用课文中的文化价值。

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出。而且通过多媒体的放映,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结合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环境所带来的便利性,一些故事性、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特点,展开相关话题的探讨,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境和情境。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母亲》该诗歌中,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从深情的朗诵环境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从而建立对诗歌环境的了解,窥探以及理解出相关的文化价值以及底蕴。

但是多媒体的应用应当把握好度,因为有时候它会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教学内容来自由选择教学地点,将教学环境与校园环境、生活环境有机融合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空间位置上的情境共融。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和博物馆,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切身的体验中让学生懂得语文,将多角度感官感受与文字语言相互联系,在体验式学习中让课文学习更加立体化、互动化。

2.联系生活,降低文化感知的难度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这不仅仅体现在语文自身的特点上,同时也体现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上。文字作为一种含蓄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工具,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是非直白的、曲径通幽的。因此在文字背后揣摩出、评价出作者的心境、情感,甚至是更高层次的个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都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为了降低语文课文学习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将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好的联系共同点,发掘价值以及意义坐在。

因此,老师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的过程中,可以在教育中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初中生感觉语文不是离自己那么遥远,而是就在自己身边。只有学生对语文没有了距离感,觉得它与自己亲近,才能真正学好。例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课是鲁迅的《社戏》,在讲这一课时,老师不能只限于教材,而是要走出课本,进入生活。“社戏”是一种民间活动,类似的还有“扭秧歌”“庙会”“凤阳花鼓”等等,老师可以让学生多说出一些这种民间活动,尤其是自己身边的。这样一来,将课本与生活联系到一起,会使初中生更热爱语文课。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有效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通过视频、课件等直观化的形式带入生活,教师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故事阐述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育实践中感受到课文营造的教育情境,并与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文化价值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到生活实践中。因此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化价值教育课堂需要立足生活、立足实践,不要束之高阁、言语空洞。

三、结束语

课文教学作为文化价值感知以及运用的重要方式,需要在教师转变相应的教学目的以及行动。对此在实际的教学处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情境创设、生活联系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以及课堂情境中。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输出、应用所学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玲玲.立足课文,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资源,2019(06):31-32.

[2]吉骁智.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J].才智,2019(22):190.

[3]朱海玲.略谈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9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运用生活元素调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策略
加强教学资源开发,活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简析
论初中语文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