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运河考

2019-09-10富耀南

档案与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吴国太湖大运河

富耀南

中华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说就是一部水利史。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对水性认识的深入,开始借助自然河流湖泊,疏通水道,开挖新的河道,以利农耕。于是一批人工运河应运而生。

中华民族治水的功臣,当首推大禹。4000年前的尧舜时代,中国常遭洪水侵袭,“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1]。大禹由群臣推荐,接替父亲从事其未竟事业,担起治水重任。他巡行广大地区,“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2]。他全身心扑在治水上,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使漳、卫、济、漯、沂诸水得以疏通入海。同时,还疏浚了大陆、雷、夏、大野诸泽,使“三江既入,震泽底定”[3]。这就是几千年来人人都知道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见中华民族整治河道约在4000年前就已经开始[4]。

如果征诸历史,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当推江南运河。

江南原始社会的先民总是“傍河而居”。史载吴地为“土惟涂泥”的“荆蛮洪荒之地”。洪水泛滥,地势低湿,海水倒灌,土地泥泞,人民“水行而山处”,与鱼鳖为伍[5]。

公元前十一世纪,陕西周原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偕二弟仲雍南奔荆蛮之地(今太湖流域),最后落脚梅里(今无锡梅村),建立勾吴古国。[6]吴国建立于沼泽水乡,滨海临湖,河湖密如蛛网。吴国从商末泰伯建国伊始,到诸樊、阖闾、夫差,前后650余年,十分重视河道的治理,开凿了一系列关系吴国命运的运河。

泰伯渎,一名伯渎港,也叫伯渎河,为吴国始祖泰伯所开。泰伯率族人在梅村一带建立勾吴古国后,面对沼泽水乡,不畏艰险,断发纹身,拿起铁锨,率吴地百姓,以洪荒之力,开凿一条沟通苏锡两地的河道,目的是泄洪与灌溉,“备民之旱涝”[7]。它西起今无锡古运河伯渎桥,向东经今坊前、江溪、梅村、鸿声、荡口,入锡苏交界的鹅湖(鹅盹荡)、通蠡湖至苏州,全长87里,宽2丈。泰伯渎西接梁溪河,以通太湖。这是泰伯率吴地百姓,用最简陋的生产工具完成一项壮举,可以说是中国运河的“先河”。

胥溪,又称堰渎。春秋末期,吴王阖闾为了与楚国争霸,在周敬王五十四年(公元前506),命伍子胥开凿了胥溪。它从苏州城胥门西出通太湖,这一段称胥河,再过太湖达宜兴荆溪,经溧阳、桐汭(在今江苏高淳),并凿通了今东坝与下坝之间的岗阜,通过固城、石臼等湖泊,直接安徽芜湖,到达江口,全长450里。胥溪的开掘,大大缩短了吴楚之间的水运路程。吴王阖闾利用这条河道,派伍子胥率兵3万人,突然出现在汉水之滨,大举伐楚,取得了胜利。

胥浦。吴国为了便于出海开展对外贸易,越过今杭州湾的一些地区与南边的越国作战,开凿了一条从太湖通向东海的河道。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吴王命伍子胥开挖了胥浦,自太湖长泖,接界泾向东,纳惠高、彭港、处士,沥渎等主要河流,在今上海金山与浙江嘉善间,经淀山湖、泖湖到达东海。胥浦也是利用天然河湖开挖而成的。

浙东运河。春秋末年,吴灭越之后,为了加强对越国的统治和掠夺,吴王阖闾征发吴越百姓开凿了今绍兴至上虞的运河,史称“山阴故道”[8]。

常州府运河。吴王还征吴地百姓开凿一条通长江的水道。它从吴都(今苏州城)出发,向西北经浒墅关、望亭,接无锡梁溪河、古芙蓉,穿过常州,再经奔牛,至孟河入江,全长170里。由于奔牛以西属宁镇丘陵地带,阜高岗耸,不易开挖,所以转从孟河入长江。此水道为大运河江南段的始基,沟通三江五湖,“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浸溉”[9]。

通江水道。这条水道从吴都“出平门(吴都北门,今存),上郭池,入渎,出巢湖,上历地,过梅亭,入扬湖,出渔浦,入大江,奏广陵”[10]。也就是说,这条水道从苏州城北门出发,经过护城河,入巢湖,利用泰伯渎,经过梅村,至扬湖(无锡芙蓉湖),由渔浦(今江阴利港)进入长江,直达广陵(今扬州)。这是又一条通江水道。夫差在开邗沟前又疏通了这一条水道。

练渎。此河发源于太湖包山(一说太湖鸿鹤山),西南入平湖,北通官渎。相传为吴王训练水军而开。而释文鉴的《洞庭记》认为是吴王游西湖归来,路过此地,见这条河道“洁白如练,景之涵空”[11],故称作“练渎”。其连接自然河流而成,在军事训练上发挥作用。

邗沟。吴国最后两位君主阖闾、夫差为北上攻打齐国,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在疏浚江南通江水道之后,沟通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以便运兵北上。在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开挖了邗沟。夫差动用过江的5万兵力,加征当地民夫3万多人,从邗城(今江苏扬州)西南引江水,在蜀冈下掘深沟叫邗淏沟,再向东北通射阳湖(射陂)叫渠水,折向北,至末口(今淮安)通淮河。《水經注》说,“中渎水自广陵北出武广湖东,陆阳湖西。二湖东西相直五里,水出其间,下注樊良湖,旧道东北出,至博芝、射阳二湖,西北出夹耶,乃至山阳矣”。这是最早通江淮的水利工程。

此外,吴国所筑的运河还有百尺渎、闾江等。百尺渎,又称百尺浦,是吴越两国用来运输粮食与军需物资的重要河道。此河在今浙江省海宁县盐官镇西南四十里河庄山边。周敬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越王勾践讨伐吴国,就是沿百尺渎北上,在槜李(今浙江嘉兴南)把阖闾打败[12]。可见百尺渎在公元前496年之前就有了。

闾江。在今无锡胡埭与常州武进交界处,为阖闾所开挖或整修。它经阖闾城边,南通太湖,北通直湖港、北阳湖后与大运河相通。

现在有的学者始终守成,将邗沟(公元前486)视为中国大运河的发端或原生长点,值得商榷。这样就人为地把中华民族开挖人工运河的历史限定在2500年之内。其实数十年来,许多历史学家早已有不同看法。大运河史专家蔡桂林说,淡泊名利的泰伯挖运河就是想造福黎民,正是他领导开挖的这条87里长的河流,成了华夏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人工运河的“先河”,是日后“京杭大运河”的“第一筐土”,永垂简编。泰伯也因此成为剪裁自然的卓越功臣,盛誉史册[13]。

2011年2月17日,在无锡市新吴区梅村举办了中国吴文化源头与梅里古都学术研究会。来自上海、杭州、苏州、绍兴、南通等地80多位专家学者,对吴文化源头与梅里古都之间关系进行了论证,对一直存在不少争议的中国最早的运河——伯渎河予以确认:“伯渎河”是商末吴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吴国后,为了安身立命,为了农耕灌溉、排洪,率吴地先民开凿的一条人工河流,为江南最早的人工运河。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家王健研究员对泰伯渎是中国最早运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引证民国著名水利史专家武同举所讲:“征诸历史,最古为泰伯渎”[14]。并表示:“泰伯开凿运河的传说有许多历史资料可考证,有相当的可信度,不可轻易否认”[15]。无锡请考古工作者对伯渎河进行抽样考古发掘,其结论是土壤为商末堆土。历史研究最讲究求证,泰伯渎存在3000多年,还实实在在流淌在江南大地上,留下来许多遗址遗迹。

2009年8月,大运河遗址联盟会议在无锡举行。大运河史专家嵇果煌在书面发言中,论证了在宋《太平广记》以前的历史文献中没有伯渎港的缘由,肯定了泰伯渎是中国最早的人工运河的历史地位[16]。

历史总是在历史的逻辑中前行。如果没有江南运河中两条通江水道,吴王夫差率5万兵力、几千艘战船、粮草如何能跨过长江到达邗城呢?又如何达到“吴城邗以通江淮”[17]之目的呢?谈京杭大运河,自然包括江南运河。

参考文献

[1][2]《史记·夏本纪》。

[3][5]《尚书·禹贡》。

[4][7]《夏商周断代工程》,《瞭望》第47期。

[6]《锡全考乘》卷1。

[8][10]《越绝书·吴地记》。

[9][17]《史记·河渠书》。

[11]转引自《吴县志》卷20《水》。

[12]《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3]蔡桂林:《千古大运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月,第11页。

[14][16]嵇果煌:《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8月。

[15]吴多兴编著:《姬吴史踪》,五洲传播出版社,2016年3月,第136页。

猜你喜欢

吴国太湖大运河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吴国平
美丽的地方
“书香通州”全民阅读启动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大运河
太湖“开渔”迎丰收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