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习生物学概念之我见

2019-09-10李美在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有效措施

李美在

摘要:初中学生能否掌握生物学概念,直接关系到对生物学知识重点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影响初中学生思考、概括、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扰,提出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生物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3-0232-01

对于初中学生学习生物学概念,是许多老师感到头痛的问题,生物学概念的掌握是学生获得知识,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概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在概念掌握过程中,人们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一类事物的本质,最终通过逻辑定义,概念才能形成。生物学概念是从生物学现象和事实抽象出来的,都是建立在客觀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些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石,能否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它,直接关系到教材中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

1.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困扰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要老师提到概念的问题,学生总喜欢从课本上找,从课本里把概念背了下来,对概念没有实质上的理解。为什么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掌握存在种种障碍,以下分析几种原因。

1.1教师、学生对概念教学的态度不正确

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立足教材本身,目标定位于教学内容的落实,没有将教材、学生、教师有机结合。甚至错误地认为,概念只要记住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往往叫学生念书,或者总结成复习题纲叫学生读、背,没有强调概念的推理过程。更有甚者,恰到要深层理解的知识结构中,只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这种情况也是导致学生理解障碍的原因。?比如讲到基因“只告诉学生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没有给学生解释清楚怎样为有遗传效应,没有帮助学生理清基因与DNA和染色体的关系。所以导致学生对基因的概念理解总是抽象的。

1.2生活习语和前科学概念的困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概念往往干扰新知识体系的建立,带着直接的生活体验和观念接触生物学。如两栖动物,同学们往往理解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呼吸作用、呼吸与呼吸运动相混淆;日常生活中的果皮与果肉会影响学生学习果实的结构;又如“眼睛看东西”通常会导致学生认为“视觉在眼睛中形成”的;这些种种的前科学概念或是生活习语都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新的生物学知识。

1.3

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

由于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的差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同,体验和感受不同,导致理解和接受的能力不同。比如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环境不同,生物的种类不同。南方有荔枝,北方有银杏,南方的学生不了解银杏,讲到银杏是裸子植物时,很大一部分学生较难理解。同一物种名称,在不同地区所指不同;而不同地区的同一种物种,会有不同的名称。如“山芋”、“白薯”“玉米”“山药”等等。

2.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措施

2.1充分认识生物学生活习语和前科学概念

生物学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例证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生物学概念。如会飞的都是鸟、河里游的是鱼、人是生产者、蚯蚓是消费者、蘑菇是消费者等。获取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认知水平,我们才能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原有前科学概念的错误之处,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理解。比如,两栖动物的概念教学,我们可以采用:揭示学生前科学概念一一引发认知冲突一一利用类比的方法进一步完善概念一一分析整理,形成概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先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对两栖动物的理解,学生多半回答,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然后我们就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来推翻学生的说法,如海龟,鳄鱼等;引发学生与原有的概念发生冲突,我们再引导学生学习两栖动物的发育过程,分析两栖动物的发育特点。这样学生更能正确、深刻认识两栖动物的概念。

2.2注重概念的推理过程,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常被错误地认为,概念只要记住就可以了,没有注重对概念的推理过程,而导致学生对概念只是死记硬背,很容易忘记,很难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更不能应用概念解释或解决具体问题。所以抓住关键词,对生物学概念进行推理、分析是掌握概念的关键。例如学习抗体的概念,我们可以抓住抗体的本质“特殊的蛋白质”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去分析,这种“特殊的蛋白质”是由什么细胞分泌的,有什么作用,形成抗体的概念;此外我们还应跟学生分析抗体与淋巴细胞和免疫器官的关系,跟学生分析抗体对抗原是怎样起到作用。

2.3丰富感性认识,化抽象为具体

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或通过直观的图片、动画、模型、演示实验等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生物学概念。比如“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生物的性状。”我们可以播放图片来说明不同的形态结构,如番茄的红果与黄果、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等;又如在教学“果实种子的形成”时,我们可运用民间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针对概念,设计问题来引导学生形成”果实种子的形成”的正确理解。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也有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科学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在字面表述上,内函上或变化过程中有相似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地对其区别把握,往往容易混淆。例如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分化等等。对不同的概念我们还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比较,如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列表的方式进行归纳;对用文字较难简短描述、学生单纯从文字较难以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利用图形来比较,例如,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的分裂。这样可使学生清楚地掌握这一对概念,也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物概念时的困扰,有利于我们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学概念,也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气氛和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有效措施
浅谈提升企业现金流管理水平的措施
浅谈制造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的分析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煤矿机电设备检修管理问题研究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