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学困生阅读兴趣之我见

2019-09-10周长艳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周长艳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之基础。阅读能力更是学习各门功课之基础,它既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前提条件,还是一个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同时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阅读兴趣,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个人一些肤浅的看法,希望对学困生的阅读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学困生 阅读教学 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高年级要进一步提高阅读,特别是默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乃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既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前提条件,还是一个培养高尚品質的过程,也是一个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同时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小打好阅读的基础,特别是学困生的阅读基础更是毋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然成为了语文教学的瓶颈,纵观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不高。应试教育环境下,他们阅读时间受到相应的限制,更多投入到课内外作业,试卷及练习册的学习,追求优异的考试成绩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课外阅读更多成为了任务型的负担,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阅读总是不感兴趣,读一篇文章,不加任何思索,只是为了读而读“应付差事”观念盛行。

2、没有养成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没有体验到读书的快乐,更没有领悟到读书好处。

3、培养学困生的阅读兴趣更是阅读教学的难点,由于学困生身上具有一些特质不是老师一时间能够有办法改善的,他们大多具有反应慢,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个性孤僻,胆小怕事等特点。而且他们大多对学习没有多大的兴趣,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起来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课外阅读了。

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学困生阅读兴趣呢?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浅见,以求共勉。

一、要想培养学困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开始。

1、以鼓励为主,正面引导。当学困生有所长进时,就要及时予以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明白自己不足的是什么,努力的方向在哪里,便于自己主动逐步改进和纠正,看到光明和希望,主动增强内在的学习动力。

2、适时加以指点,使其养成正确的习惯。在教学中,要注意针对性地为学困生搭建跳板、提示方法、启迪思维,,使他们慢慢掌握学习方法,教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效率提高了,自信心也就增强了。

3、创设参与环境,多给他们“露脸”与表现的机会。

4、解决具体困难,走进他们的心灵。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多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鼓励大家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只有走进他们的心灵,没有距离感,你的教育和建议才可能被接受。

二、以读为本,培养学困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以读为本,教师要带领学困生走进文本,培养他们阅读习惯。英国教育家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为自己的习惯。”读书的习惯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这就要靠学生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可终身受用,它对学困生之后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1、培养学困生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为了使学困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教师要结合课堂给学困生推荐他们喜欢的课外读物,或向学困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困生爱读书、多读书或根据不同学困生的爱好,分别介绍各种读书方法,让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从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强化默读与背诵。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熟读成诵是培养语感、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教师要给学困生规定一定的背诵篇目,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慢慢提高。

3、引导学困生整理读书笔记。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的习惯,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等,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挖掘学困生的阅读兴趣,交给他们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困生的阅读的能力。

1、依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在一定阶段内对必读书目,阅读总量做出要求,同时允许根据各人兴趣自主选择读物,老师要悄悄关注既保护读书热情,又巧妙地在后续交流活动中纠正不适当书籍带来的偏差,,让学生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的阅读中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思有所想,让他们多种形式的记录阅读感受,或画、或说或演或写,逐步帮他们培养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2、精心设计课内外阅读内容安排、组织形式,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困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困生的阅读兴趣,让学困生真正走进阅读的“黄金屋”,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3、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很差。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变换不同方式。多借助录音、播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形式多样。

(一)适时举行故事会。让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把自己阅读的书籍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大家听,并学学那些说评书的学者们,比如讲到最精彩的部分,故弄玄虚,嘎然而止,再告诉大家,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书中寻找。这样会激发更多孩子想要去阅读的欲望。当孩子们有了一定语言和知识积累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奇特见闻时,会引起其他同学羡慕的眼光、伙伴们啧啧赞叹声,他就会很有成就感,他会想法设法,从书本上寻找许多更新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内在动力。

(二)还可以安排编剧表演。给孩子们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他们把书中的内容分角色演出来,尤其要给那些阅读无兴趣的学困生们提供更多地机会,让他们在表演中收获读书的乐趣与感悟,从而爱上读书。

(三)经常组织阅读成果汇报。通过举办读书笔记展览、优秀图书推介读书汇报等形式展示读书成果,亲子阅读论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果展示及汇报的优劣给予相应的奖励,并及时上榜公布,这样会极大的促进学生对读书的热爱。

总之,我们要让孩子们快乐的读书,主动的读书。阅读不能让学生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自主获取知识的途径。我经常告诫学生们:在书本面前不要成为一只“蚂蚁”,而要成为“蜜蜂”,不能只是简单的应付差事的去读,而是要把从书中掠取的东西酿成新的智慧。让我们携手带他们到书海畅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没有止境的世界,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读书。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