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中国传统绘画的程式特点
2019-09-10鲍晓
鲍晓
中国山水画兴起于六朝,成熟于五代两宋,所谓的成熟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法的完备,构图的“三远法”、树石法勾画法、各种皴法的创造等等;二是确立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观。山水画以体验“心性”为终极目的,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为最高境界;三是从两宋开始画家开始继承传统,借古开今。基本上走了一条以仿古为主,以古意为上的创作历程。只有站在艺术的传统高度才能有所发展和创新。历代大师的坚守才使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始终保持高品位格调,薪火相传,愈久弥新。
对传统的坚守不只是一种画法的继承,更重要的是文化品格和格调的体现,是画家对自然、历史和现实的精神体悟。
“文心”构成传统绘画的基点
传统绘画经过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浸渍,历代文人绘画的演变,形成了各个时期风格多样而又“一以贯之”的传统绘画面貌,构成了传统绘画创作主体,文人画家的人生理念与价值取向——“文心”“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是士大夫阶层“游于艺”的前提,旨在澄怀,意不明志。他们托身于画,以心灵的清澈捍卫着艺术的纯真,以人品的高洁维系着画品的质量。越是成就卓越者,表现越为突出。传统文化孕育了文人们的“文心”。这种传统绘画的基础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其核心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的精神是:道中庸,以达极高明。还有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两忘、自然等,追求和谐。所以传统绘画的基本道路是由“中”追求是“致和”。
怎样认识传统和把握传统
如果从传统的绘画形式看,无非就是古人擅长的山川丘壑、小桥流水、楼台亭阁;构图类似,皴擦点染技法相同,仅从视觉感受看历代画家基本都是一个风格面貌,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为基础,是难以进入传统绘画门庭的。它是在几千年文化的浸润下,由历代画家创造出的一种程式化、概念化的式样。山水,它不像西方的风景画那样写实,画家们在游山赏水,景观欣赏的同时“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把山水作为第二自然神游其中,山水成了画家个人怡情悦性和明心抒怀的手段。
传统绘画的构图、笔墨在貌似重复的作品里体现出一股纯正之气,一种“品格”。无论是作者还是观者,从品格的解读中,都能获得审美意义上的享受。现在对于中国画创作中品格意识的逐渐失落,甚至流于表面的粗俗,似乎文化对于品格的价值取向没有了约束。传统绘画说明了传统的经典在当代不仅是供人敬仰的纪念碑,传统的经典还活在我们的每一个人的血脉中。
传统的统一性,独特程式的特点没有妨碍历代画家个人艺术个性的呈现:王维的孤寂、倪瓒的萧瑟、吴镇的沉郁、徐渭的狂放、八大山人的冷逸……无不根于个人的遭際与心境、理念与操守,亦即在每个人的笔墨中表达人生的顺逆穷达与悲心酸苦。绘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人生的最终追求,乃是文人的一种文化自觉与操守。这种自觉与操守使中国传统艺术星火相传、生机勃勃。程式是“文心”的结果,是“文心”的外化。
学习传统是中国画的必由之路
这如同中国画的传统教育,自小从四书五经学起,规范个人的思想行为,诚修正齐“蒙童养正”,修成品德高尚、行为规范的正人君子,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开宗立派的大师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对于传统经典的学习比其他方面的学习都来的直接、深刻、启发大,这是通向绘画之门的钥匙。学习传统就是正笔正心,切合画道,笔无妄下,力排甜,才能在艺术上有所建树。传统的学习是起点,同时也是终极目的,在这过程中什么时候切合“道”了,画才能称其为画了。
“由技入道”“技道合一”
“笔墨”作为文化符号,彰显了中国画特有的深邃、平和、优雅的精神品质。明代画家董其昌说:“以笔墨是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笔墨的精妙达到了通“神”的境地。用笔的皴擦点染、起伏顿挫,用墨的浓淡干湿,五彩变化由此进入心灵之境,生命之意,体现了自然的本体“道”。简而述之,中国传统绘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脉相承,从没有中断,始终保持着高品位,体现着“道”,就是由历代的画家尊重传统、传承有序,使传统绘画形成独树一帜的东方艺术。同时,每个时代都有它鲜明的艺术特点:秦汉的质朴、魏晋的雅正风韵、唐代的富丽堂皇、宋代的萧散淡远,至明清复古归宗,形成了中国绘画的独特风格。一部绘画史的演变就是一部中国文明的发展史。
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历代的画家不仅没有泯灭自己的个性,相反他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拓历史,创造了一个时代。
程式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可以说没有程式就不是中国画了。从程式入手、从传统入手、从师古人到师造化。“外师造化,中的心源”是学习中国画的必由之路,规矩尽、才情生。入笔求道、道由笔墨、由技入道、技道合一。
作为中国画,它除了遵循一般美的规律之外,还要遵循中国传统绘画规律。中国绘画的精神特质,程式性、线条、笔墨等等,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特性,正是这种特征使我们从中领会到了传统绘画的精旨与奥义,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