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的生存方式

2019-09-10王征

产权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能化时代信息化

王征

不知不觉之间,信息化大潮汹涌而来,每一个当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了信息化的洪流,男女老幼概莫能外——不管本人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信息化带给人们生活的变化,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产业革命。

信息化的到来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一本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就使得当时思想前卫的人们认识到,在实现了当时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工业化之后,还有一个更加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就是人类社会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多年以后,当年阅读托夫勒著作的新潮青年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信息化也不再是书本上供人们谈论的抽象概念,它已经实实在在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尽管现在享受着、建设着信息化的人看上去也许并不显得时尚,也许一出生就赶上信息化社会的新生代们会觉得“这是很平常的呀”,请允许这里套用一篇经典文章的句式说一句:“请你意识到你正处在幸福之中吧”。当代社会信息化带来的便捷,是三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不敢想象的。这种情况再一次印证了恩格斯的那句名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从概念上探究,信息化乃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因此信息化离不开智能化工具。说到这,信息化就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过去常说,工具是人的肢体的延长,那如今信息化时代智能工具的诞生,就不只是延长了人们的肢体,还大大延伸了人们智力的作用范围。鼠标、键盘、拇指,轻点轻按之间,代替了过去无数繁重的劳动。岂不见过去人流拥挤的场所,在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调度以后,都变得清净安闲了吗?可以说如今信息化、智能化大到國家治理,小到柴米油盐,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于在新世纪中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而言,离开了信息化环境、智能化工具,恐怕会寸步难行。

信息化的冲击

如果说智能化前些年听起来还觉得神秘的话,那现今谁在实际生活中还不接触几个智能服务终端呀,最不济也能把玩一个智能手机呀!而倒退十几年、二十年,别说是智能手机,就是连那种笨重的砖头式手机(人称“大哥大”)也是土豪们的象征。现如今,别说是青少年,就连不少中年人也都成了“低头族”,发微信、抢红包,微信群俨然又成了通过虚拟空间维系人们关系的有效手段。这些现象,恐怕与我们早先想象的信息化时代的“高大上”境界不太吻合,但它毕竟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正如哲人所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里的“合理”,并不表明正确,而是说它自有其存在的依据。这里之所以引经据典并不是为了掉书袋,而是表明,人们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时候,未必真正做好了迎接的准备。我们往往还在很大程度上还在用传统社会的生活习惯,来安排信息化时代的生活,这就难免时时感到困惑。

君不见,公交、地铁上,不论坐着的还是站着的,都在一刻不停地刷屏;岂不闻,在有的老人的寿宴上,孙辈们只顾低头刷屏,冷落了老寿星,惹得老人掀翻了桌子。倘若说,整天泡网吧的那些少年是患上了网瘾的话,那么对那些连走路、开车、甚至蹬着三轮车都在盯着手机屏的人来说,岂不是也就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吗?即使再普通一些,整天盯着手机屏看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的,其中不看路而径直掉进河里的人更算是极端的奇葩了。当然,通过智能手机和其他终端,人们不但得到了便捷,也得到了不少信息,问题是有时人们花出的时间更多。信息时代的一个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大数据的运用,使得人类信息量的储备在成几何级数增长,各种储存设备的存储量也不断翻番,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们面临成为信息奴隶的危险,美国科幻大片中智能机器人打败人类的情节也不再是毫无可能。而且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微信、微博传播的大都是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经常阅读这些东西,不仅难以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甚至会弱化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不利于知识结构尚不全面的年轻人系统、全面、完整地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所以说,大量接收这些短、平、快的信息,不能代替系统完整的阅读。

信息化的理性对待

毋庸讳言,如今信息化带给人们生活的变革,是革命性的。但如果我们把眼光眺望到更加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就会意识到生产力的突进带给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最近重读《共产党宣言》,发现经典作家对此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革命导师在谈到工业革命的后果时曾经精辟地指出:“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这就好比我们现在,3G还刚刚推开,4G又出来了,5G也即将应用。有人说,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就技术革命带给社会生活的冲击而言,明显地是带有共性的。如果说,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机车的冲击碾碎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那么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冲击恐怕就是使得选择恐惧症患者变得更加无所适从。曾几何时,人们苦恼的是生活中可供选择的机会太少,而现在的年轻人反而也会因选项太多而为难,从信息化的角度来讲,不仅现在获得信息的便捷程度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而且获取信息的成本也及其低廉。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前信息化时代,进行科研、发表论文,要靠人工检索资料、手写誊抄、铅字排版、纸质版印刷,除去科研过程本身,这些事务性的环节就要占去很多时间,在信息化时代,这些过程所占时间也就是过去的零头。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过去发表论文周期要多么长来印证如今论文写作今不如昔是明显站不住脚的。但问题是,倘若一味地依赖信息化工具而放弃了思考,那才是真正的危机。同样道理,从主观感受而言,不一定现在享受琳琅满目的网络娱乐产品就比过去在剧院里听戏、树荫下听评书、露天操场看电影带来的审美愉悦更强。因从心理学和美学角度讲,只有融入更多的能动性,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才能够体会到更多的美感;相反,整天泡在网吧里,或者宅在家里沉浸于虚拟空间而不接触社会,只能带来虚度时日的空虚。而信息化时代媒体的特点,就是让受众牢牢地被吸住,欲罢不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网瘾患者的悲哀,就在于面对目不暇接的信息,迷失了自我。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信息化产品的魅力和它的副作用是一样的强烈,这里就更不提利用技术手段钻信息化的漏洞的黑客和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诈骗的害群之马了。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信息化时代,把握住自己的钥匙还是在自己手里。其实早在智能手机乃至互联网出现以前,电视的普及就曾经像黑洞一样吸去了人们不少的业余时间,使得人们减少了与家人的交流、耽误了锻炼身体,更影响了学生们晚间的自习时间。所以记得前些年《大学英语》里有一篇课文,就是设想周末晚上全美国电视停播一小时,让人们体验一下没有电视的生活。作者认为,人们将会发现摆脱了电视可以做相当多的事情。据此,更有理由认为,除去必要的时间,人们丢开手机、离开电脑,可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以上只是从被动的角度来阐发的;从主动的角度来看,更应当利用信息化时代的条件,获取更多有用有益的信息,搞好工作和学习,进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创造和贡献。比如,现在不少人每天乘坐班车或地铁的时间加起来大于3个小时,多数人这些时间都是花在了玩手机上,尤其是年轻人。而其中大部分时间又是在浏览一些碎片化的信息,比如轶事趣闻之类。实际上,现在各类移动终端的内容资源中,各类专业知识的储备都非常丰富。倘若每天坚持系统学习,几年下来几乎相当读了一所通勤大学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利用好了智能工具的人,就等于在信息化时代掌握了一把金钥匙;而那些玩手机、玩电子游戏上瘾的人则是辜负了信息化带给人们的便利。

(作者为济南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济南市委智库专家)

猜你喜欢

智能化时代信息化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