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巧结合——数学抽象变具象
2019-09-10岳敏行
岳敏行
摘 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性的学科,对于数学学习能力有限的高中生来说数学知识是难以理解的,数学方法是难以应用的。造成这一现实情况的原因在于,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没有将数学思想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学习的精髓所在,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数学的抽象性,还可以引导学生积累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思想方法的一种,其有效地将相对独立的“数”与“形”结合起来了,在“数”与“形”的相互作用下,抽象的数学变得具象了。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学习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四大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在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贯穿于数学学习活动的始终。所谓的数形结合思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界定,在对數学“数”与“形”关系的分析下,我认为,其主要是指借助直观的“形”来解决抽象的“数”,借助明确、具体的“数”赋予“形”以实际意义。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参与中,倘若我们学生能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我们掌握数形互换的方法,进而不断地提升数学解题能力。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参与中,我一般会借助以下策略来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应用,在应用中加深对其理解,学会学以致用。
1.等价性策略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中,数形结合思想有效地将独立的“数”与“形”结合起来了。从小学开始,教师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引导我们要将“数”与“形”结合起来,在“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下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对此,我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中,结合数形结合的方式方法,将数与形进行等价交换。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发现,由于数学认知能力的限制,我们在拿到的问题时候,常常会读题目,复杂的题目往往会将我们引入到一个“深坑”之中,望题深叹,不知从何处着手。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时候,会在拿到题目之后,对其进行认真地阅读,考虑该问题适合用代数来解决呢?还是适合用图形来解决呢?在这样的解题意识的驱使下,我可以很快地确定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我会进行数形转换。在此需要注意一点,在进行数形转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等价转换。以函数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这一问题为例,由于函数值在平面坐标系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应的点,而且是唯一的一个点,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数形转换的时候,保证函数值与图像的一致性。然后利用直观的函数图像来确定数量关系,并在计算之后寻找到数量关系中需要求的那个点,以此作为解题的切入点,顺利地解决问题。
2.双向性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的一大特点就是“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二者之间的转化是具有双向性的。即在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既可以用“形”来解决数量关系问题,也可以利用数量关系来解决“形”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中,针对某一个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解法,这就需要我们将数形结合思想充分地应用其中,借助用数解题和用形解题的不同策略与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题目的限制,某一种方法不适合,但是之后在反复的操练下,我们才能在失败中寻找到成功的经验,借此为准确、有效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时候,一般会立足“数”与“形”的优势来探寻解题的方法。比如说,针对一些较为简答的数学题,有时候画图不仅浪费时间,还会因为画图错误导致解题错误,此时,我则会直接借助代数的方式对其加以解决。针对一些数量关系较为复杂的问题,在反复的阅读下也毫无头绪,此时,我会根据题目所呈现的数量关系以画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然后在图像的引导下,寻找解题思路。由此可以看出,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数学问题需要做到因题而异,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参与中不断地练习,反复操作,熟练掌握。
3.简洁性策略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数学教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呈现是较为混杂的,没有做到条理清晰。这就需要我们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时候,立足教材内容和题型特点,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分类,在分类之后,借助简洁化的方式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比如,我在运用数形结合这一思想方法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题型运用不同的方式。在解决选择题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将完整的图精细地画出来,只要根据题意画出大致的图像就可以了,在这样简单且直观的图像引导下,我们同样可以很快地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解决大题的时候,我们则需要以精准的态度来对待,根据题意做出精准的图像,借此在直观的图像中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形象呈现出来,避免因为缺少数据而导致解题失败。
总之,杂高中数学学习活动开展中,我们除了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外,还要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效率。
参考文献
[1]江士彦.浅析高中数学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0):89.
[2]李红梅.例谈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