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9-10刘晓峰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刘晓峰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学越来越得到各界的重视。高中美术是一门陶冶情操、生动有趣、色彩鲜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艺术学科。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影响,高中美术教学和管理层面存在诸多问题。要想更好的进行高中美术的课程学习,就要将对现在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找到问题根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高中美术在高中素质教育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在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对高中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高中美术开课次数不多等[1]。本文浅述高中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研究从而寻找出相应对策。

一、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学习兴趣

在高中课程学习的所有科目中,美术课不是高考中必考的科目,所以在学生和家长甚至老师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数语外的学习成绩把在校一周仅有的几节美术课都变成自习课让学生反复地进行题海战术的演练,有的学校甚至从高一开始就没有开设高中美术这门课程。对于那些报考美术院校的艺术生来说,美术课程的学习仅是为了应试考试,盲目地学习,并未从内心真正的对美术学习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

(二)教学形式老套

现在大部分高中美术学习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坐在下面看老师在黑板上绘画,画完之后学生在根据老师画好的作品进行临摹。这种教学模式确实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但是枯燥、死板的教学气氛往往激发不出学生对高中美术的学习兴趣,只是以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把一节美术课的学习内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达不到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2]。

(三)评判标准死板、单一

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评判标准仅是以学生临摹的作品和原作品相对比,从而进行分数的评判。美术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具有创造性和想象性。这样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长期在这种固定思维模式下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对于高中美术的发展。

(四)美术老师教学水平较低

对于现阶段的高中美术教学中,美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由于国内教育体系导致这些现象在偏远地区极为普遍,当地老师因为教学设施不完善、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限、还有一些相关政策无法为他们提供外出进修的机会。这样长期下来造成美术观念的老旧、与外界的教学理念出现严重的脱节,影响老师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高中美术知识的探索。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活跃美术课程气氛

只有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美术的学习效果,老师应该针对这种现状并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寻找对策让学生提升美术课堂的参与度,积极地参与到美术课程的学习中去,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

以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一》中第二讲《瓷器》为例,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每个时代陶瓷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各种时期的陶瓷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艺术的追求。在课上不光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还要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情景教学法

由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美术课程的学习模式不是单一、固定的,老师应该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丰富高中美术课堂内容。通过使用情景教学法来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枯燥的学习氛围,提高高中美术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角度评判标准

在高中美术作品的考核中,老师应该抛开传统的评判标准,根据每位学生作品的实际创作情况和创作理念进行多角度评判。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形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创造性。

以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一》中第十八讲《现代设计艺术》为例,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在课下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作品,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分别阐述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作品特点进行风格分类,并在画室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别人肯定的喜悦,再由参加展览的学生进行投票,票选出本次最受欢迎作品、最佳创作和最具潜力奖项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为日后的高中美术学习提供学习动力。

(四)多元联动

任何学科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所以老师在课上应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美术课堂中进行艺术作品鉴赏时,应该鼓励学生去赏析艺术作品中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和这幅作品所代表的时代背景。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美术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以鉴赏《蒙娜丽莎》为例,老师在和学生一起鉴赏的过程中介绍达芬奇在画这幅画时为了增加人物整体的立体感使用了化学原料二氧化锰,这让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更加多元联动化,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也加深了对高中化学试剂的印象,做到一举两得。

(五)优化课程结构

高中美术课程的学习对学生高中在校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据调查显示,在国内绝大多数地区对于高中美术课程结构设计的存在缺陷。高中一年级的时候美术课程的安排相对多一些,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比重开始减少,到了高中三年级由于高考的缘故几乎很少开设美术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极其不利于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

高中美术课程分为美术临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鉴赏。其中这三种知识模块的难易程度是循序渐进的,正好对应着高中三个年级,所以课程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学生美术学习知识架構不完善。以艺术作品鉴赏为例,主要是对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去探究画家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绘画技巧。老师要加强在学生鉴赏层面的解析能力,为以后作品提供创作灵感,同时这种思维的发散也有助于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

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中美术在高中学科的组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日后艺术作品的个人风格提供了巨大帮助。高中美术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该

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用辩证的思维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叶炼.浅析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11):176-176.

[2]邹琴.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7(16):159.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