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2019-09-10张红兵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

张红兵

摘 要:在高中时期,学好立体几何十分重要,不仅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影响着学科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采用适合的解题方式,在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立体几何知识而言,由于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需要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而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方法。在本文中,针对立体几何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希望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立体几何;数学;高中;解题技巧

在高中阶段,立体几何是重点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少学生会感到一定的难度,由于想象力不够,无法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从而无法快速找到问题答案。作为几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指导,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建设有效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这对学生的高效学习十分有效,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中,可以理解几何知识,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几何知识,并且,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几何问题,总结出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平面图形,还应该对立体图形进行全面掌握,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初步接触立体几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制作相应的空间几何模型,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观察、比较立体图形,经过不断的揣摩、思考,在学生的头脑中,会逐渐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绘制辅助线,经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立体空间感,进而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几何知识,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不断观察,深入探究,学生会逐渐形成立体空间观念,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另外,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空间感,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积极构建几何模型,丰富学生的立体空间感。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并且,让学生亲自制作相应的立体几何图形,经过站在不同角度观察模型,有利于学生掌握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进而进一步延伸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学生除了可以掌握基本立体几何知识,还能够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解题途径,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提升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图形中线与面的关系,才会正确解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经过亲身示范,使学生理解点线面的内在联系,并且,让学生动手描绘出来,总结相应的规律,进而掌握相应的绘制技巧,经过不断延伸,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绘图方法,自身的几何逻辑思维也会得到有效培养,为今后立体几何的深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这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具有很大的丰富作用,在图形的联想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帮助。

二、转换图形,以运动观点解题

对立体几何进行学习的时候,学生要具有灵活的思维,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题型。比如说:教师对“最值与范围”的有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变换图形,合理应用运动变化原理,全面剖析幾何问题,经过这样的解题方式,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的找到答案。例如,在直三菱柱ABC-A’B’C’中,底面是直角三角形,如图一所示,∠ABC=90°,AC=6,BC=CC=2,在BC1中,P点可以随意移动,求PA1+CP的最小值。

解析:如图2所示,将A1、B连在一起,顺着BC1展开△CBC1,与△A1B1C1处于同一个平面,将A1连接C,PA1+PC的最小值为A1C,因为∠A1C1C=90°,∠BC1C=45°,因此,∠A1C1C=135°,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得出,A1C=5,因此,CP+PA的最小值等于5。

经过上面的问题,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最小距离的概念,并且,理解有效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将题型做出相应的变化,让学生高效学习,经过“最小距离”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变化概念,有效提升了解题效率。

三、建立未知关系

对立体几何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可以充分应用“设而不求”的方式,根据已知条件,对最佳的未知数进行设定,构建已知和未知数量的内在关系,经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不过,对于未知数的设置,可以不用求出,若立体几何问题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并且,不具有充足的已知条件,此时,就可以采用“设而不求”的方式,经过参数的设置,对既有问题、已知条件进行设置,从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正四棱锥S-ABCD中,截取A1B1C1D1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在地面上不的面积为S1,下部地面的面积为S2,P为侧面面积,求多面体的对角面积。

利用所学知识可知,多面体的对角面为等腰梯形,根据上下地面面积,可以得知上下底的长度,而高度就是多面体的高,若直接代入计算,不仅增加了解题难度,也增加解题过程,利用“设而不求”的方式,可以假设对角面的面积为S,上地面边长为a,下底面边长为b,高为h,斜高为h’,经过计算,可以得知:

经过上述方法,除了可以减少计算步骤,还可以减少计算难度,解题效率也能明显提升。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根本上,提升了解题的准确率。

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立体几何教学中,空间概念的建立是有效的解题方法,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变换图形,积极参与相应的探究活动中。经过图形的变换,可以巧妙的应用解题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经过反复求证,可以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而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几何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培养,为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卢亦思.高中数学中立体几何问题的两种解析方法[J].农家参谋,2017(14):130.

[2] 杨明哲浅谈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解题技巧[J].考试周刊,2017(71);83.

[3] 左芳荫.探讨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解题技巧[J].新课程(中学),2017(1):94.

猜你喜欢

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浅析“向量法”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