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的工业化

2019-09-10徐佳宾

中印对话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工业工业化基础

徐佳宾

新中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工业探索和建设,一直持续了30年,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历史性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以后,工业化成为了几乎所有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奋斗目标。而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新中国初期进行的大规模工业探索和建设,一直持续成立后的前30年,为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历史性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重工业优先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几乎为空白。为此,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前30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这种工业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开始的156项重点工程为中心,以及限额694个项目组成的大规模建设工程,为新中国奠定了初步的工业体系;第二阶段,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三线”建设,最初是在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到70年代扩大到长城以南、京广线以西的广大地区。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原有工业集中布局在沿海一带发展,积极开发内地老、少、边、穷地区经济而提出的战略决策,为新中国不断优化工业布局体系奠定了基础;第三阶段,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陆续跟多个欧洲国家建交,从西方发达国家成套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设备,之后又追加了一批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投产,为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是中国的“一五”计划。“一五”期间,中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1956年,中国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规定的任务。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包括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儀表、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中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加了基础工业实力。

在经济实力薄弱、百废待兴的成立初期,新中国决定把重工业的发展放在工业化发展甚至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是经过了慎重考虑,也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首先,中国是个独立的有尊严的大国,这就决定中国必须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尤其是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次,中国的选择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的制约。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的阵营严重对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员,必须通过发展重工业来保障自身的国防安全。再次,是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装备工业部门,主要集中在重工业,而一国科技水平的高低也主要体现在装备工业上。

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进行的。在新中国成立伊始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工业化较好地利用了举国体制,集中一国资源,针对重点产业,进行系统布置。这是后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

新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向来重视国际合作。在成立后的前30年,新中国工业化的原则总体上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由当时国内外政治环境决定的。然而,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在相对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这表现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身处社会主义阵营,引进了苏联的“156项工程”项目,以及在上世纪70年代,利用中美关系改善的机会,从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成套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实现中国产业升级,推进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二战后,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推进工业化。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起的工业国中只有中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并实现了真正的工业化,背后的原因发人深省。首先,中国具有制度优势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在短短时间里,就推动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基本实现工业化。其次,中国具有人口大国优势。人口大国形成的内需市场,为中国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提供了市场保障,丰富的劳动力为中国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提供了人力资源。再次,科研技术人员的优势。新中国初期,全国从事专门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不足500人,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几乎都是空白,而到70年代,中国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庞大的科研技术人员队伍。

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新中国工业化理论和实践的开端,为中国以后的工业理论和道路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借鉴。凭借着新中国前30年打下的工业化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推进对外开放。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在前30年基础之上形成并完善的。

猜你喜欢

重工业工业化基础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