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才有出路合作方能共赢

2019-09-10王蕊

中印对话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印两国贸易逆差贸易

王蕊

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经济形势向中印国内改革施加了外部压力,促使两国进一步激发国内经济潜力,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推动双边及区域合作与开放。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十亿人口级别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格局中居于重要地位。中印两国虽然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但都实现了稳定、发展与繁荣。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也有望在2019年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中印两国的同时复兴为实现亚洲世纪提供了重要机遇,也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力。

全球化逆风,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持续蔓延,自由贸易体制与多边主义面临严峻考验,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尤其是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和技术限制行动破坏了全球贸易投资环境的安全、稳定和可预期性,加剧了全球经济下行风险。这对于经济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期的中印两国而言均不是一件好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9年7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将中国2019和2020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0.1个百分点至6.2%和6.0%,将印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下调0.3个百分点至7.O%和7.2%。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贸易环境恶化也导致中印贸易下滑。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上半年,中印贸易额为447.3亿美元,同比下降4.5%;同期,印度商工部统计印中贸易额为420.8亿美元,同比下降7.1%。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不确定性增多的世界经济形势向中印国内改革施加了外部压力,促使两国进一步激发国内经济潜力,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推动双边及区域合作与开放,寻求更多经济增长点。例如,中国不断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主动扩大开放,对接国际规则;印度也着力深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为中印贸易投资合作提供了良好机遇。面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主义,中印两国也采取措施进行反击,并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合作机制下协调立场,捍卫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两国还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努力营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区域经济合作环境。

正确认识贸易差额问题

中印作为同时崛起的新兴市场大国,在经贸合作中难免遇到一些摩擦,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并妥善处理。印度是货物贸易净进口国,根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19年上半年,货物贸易逆差总额为816.5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为25312亿美元,占印度逆差总额的31%。这也是印度始终纠结的一块“心病”,成为中印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客观来讲,这一逆差主要是由两国产业结构差异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导致的。一方面,印度人口众多,其生产制造能力无法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因而对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存在较大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实力较强,世界许多国家在中国投资设厂,生产加工的产品向印度等国家出口,增加了印度对华贸易逆差。

从两国的贸易结构来看,印度对华出口以资源型产品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可替代性较强,且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级产品对华出口的增长空间受到一定限制。而中国对印出口以机械电子等工业制成品为主,产品性价比较高,对于价格敏感的印度商人而言可替代性较差。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印度与东盟、日本和韩国的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生效,上述国家的产品在印度市场享受关税优惠待遇,而中印之间除覆盖范围较小、自由化程度较低的《亚太贸易协定》外,并无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协定。尽管如此,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仍逐年扩大,这说明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主要是由两国产业结构差异和全球产业链分工导致的。随着印度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且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此外,莫迪政府积极推进“印度制造”计划,大力发展以电子产品为主的各项产品的本地制造。中国企业是印度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大量零部件自中国进口,因而进一步推高了印度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随着印度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短期内难以扭转,且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

强化合作的可行路径

当前,逆全球化风潮与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印两国形成巨大考验,双方应妥善处理摩擦和分歧,凝聚更多共识,深入挖掘潜力,共同推进积极务实、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

加强沟通,协调立场,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中印两国的经济发展均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稳定、开放的外部环境,因而双方应继续加强高层会晤,利用中印战略经济对话、金砖国家峰会、20国集团峰会等平台,积极开展对话沟通与政策对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营造自由、公平、非歧视、透明、可预测和稳定的贸易投资环境,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同时,中印两国应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协调立场,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发展权利,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加强中印双边磋商,推动RCEP谈判尽快完成。RCEP是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但印度由于贸易逆差问题在谈判中的态度较为保守。中印应积极开展双边磋商,就双边货物贸易以及与之相关的服务贸易和投资等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争取制定出互惠互利的解决方案,尽快完成RCEP谈判,为中印经贸合作提供制度性框架。印度应正确认识对华贸易逆差的实质,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提升自由化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则应在市场开放方面适当给予印度一定的灵活性,并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一南亚博览会等平台,扩大自印度进口,提升市场吸引力,增强印度尽快完成RCEP谈判的意愿。

加强投资合作,促进两国产业链融台。印度改变贸易逆差状态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印度莫迪政府積极推行“印度制造”计划,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希望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工厂,这也成为中国扩大对印度投资、促进两国产业链融合的良好机遇。印度应进一步加强国内改革,优莫迪政府积极推行‘印度制造’计划,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希望将印度打造成世界工厂,这也成为中国扩大对印度投资、促进两国产业链融合的良好机遇。”

化营商环境,培养产业技术工人,为外商投资创造更好条件;而中国可推动对印产业投资与园区合作,发挥印度人口优势,将纺织服装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向印度转移,助力印度制造业发展。

扩大服务业开放,促进中印服务贸易发展。印度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的六成以上,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与货物贸易相比,其服务贸易具有更大优势,因而在对外经贸合作中,印度希望进一步扩大服务出口,以弥补其在货物贸易领域的赤字。中国正主动有序地扩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这就为印度软件和信息等优势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印度在专业服务人员方面也具有较大优势,双方可积极探讨在瑜伽、厨艺、音乐、舞蹈等特色服务领域的劳务合作,进一步挖掘中印服务贸易潜力。

加强基础设施合作,促进两圈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印度总理莫迪承诺投入更多财政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积极利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外部资金来源开展项目建设。中国在交通、能源、通讯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成熟的实用技术,印度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中印双方还应加强经济走廊建设。一个是加快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尽快建立长效机制,编制规划纲要,选择并推动一批早期收获项目;另一个是共同研究中尼印经济走廊,打造跨越喜马拉雅的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推动南亚次大陆更好融入亚太区域。

猜你喜欢

中印两国贸易逆差贸易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美国2016年贸易逆差创四年新高
中印两国贸易发展环境分析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纪录
中印明年继续联合军演
7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0.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