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埔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教育活动
2019-09-10谢先梅
谢先梅
【摘要】埔寨幼儿园身处农村环境,相较于城市幼儿园突出的问题是资金不足、硬件设备较为落后,但是埔寨幼儿园有丰富的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在幼儿教育活动中,乡土资源的巧妙运用可以使幼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利用埔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呢,本文围绕这一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乡土资源;幼儿教育;民俗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来不断地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以及生活空间。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幼儿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教学活动。这就要求幼儿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挖掘当地丰富的自然、民族、文化等乡土教育资源,以便使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乡土教育资源,指的是一个地区蕴含具有教育价值的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乡土地理、文化古迹、历史沿革、当地的民间艺术、风俗习惯等等。埔寨幼儿园地处乡镇农村,我们要充分挖掘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将其运用到幼儿的教育之中,使幼儿园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推动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巧用传统工艺、民俗活动,丰富幼儿教育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教育活动应以生活为中心,让幼儿参与实践,可以在生活中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埔寨镇有着历史悠久的“烧火龙”活动,并且非常有名,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可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将“烧火龙”引用到幼儿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例如,我们可以开展《美丽的烧火龙》系列活动,用本土的民俗活动加强对幼儿的教育。在《美丽的烧火龙》系列活动中,可以先让幼儿认真观看烧火龙的表演视频,然后老师讲解火龙的制作,再展示火龙的图片,在老师的引导师范下,幼儿可以尝试把美丽的火龙画下来。这一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幼儿学到埔寨“烧火龙”的知识,还可以激发幼儿绘画创作的欲望。
与此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开展“火龙亲子作品展览”,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合作,就地取材,一起制作火龙模型,开展火龙手工作品展。这一活动融合了埔寨的火龙文化,幼儿有熟悉感,乐于动手,在活动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增进亲子感情,还能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火龙模型,幼儿对埔寨火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颗爱家乡、以家乡为荣的童心也便慢慢萌生,并一步步升华。
埔寨纸花是丰顺县埔寨镇独特的特色传统工艺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传统工艺品,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美工活动,如,在《妙手“生花”》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纸花模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纸来折花朵、用剪刀来剪出花朵,经过努力,一个个千姿百态的“纸花”在孩子们的手里跃然而出……这样的美工课,幼儿们不仅上得开心,又能学到新的手艺,更为重要的是体验到了埔寨传统工艺的“绝技”。
二、巧用自然资源、自然材料,丰富幼儿教育活动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动材料,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田地里,有许多自然材料可利用。”埔寨幼儿园作为扎根农村的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我们老师就要尽一切努力,开发这些自然资源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可以建起“农家乐”园地,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旧时农村生活的真实情景,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体验活动中寻找乐趣。例如,园内可以开辟种植园。幼儿园充分利用园内的一些空地,开垦成菜地,老师可指导幼儿开荒、播种、除草、施肥,让他们学“农民”体验农耕的快乐。我们在种植园里种上豌豆、蚕豆、花生让幼儿观察它们发芽的过程;种上草莓、青菜、萝卜、土豆,让幼儿感知植物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种植的过程中提高了劳动意识,学到了基本的种植知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埔寨镇盛产青枣、火龙果、龙眼、荔枝等水果,并且有许多的种植基地,如青枣园、火龙果园、荔枝园、龙眼园等。每学期我们可开展参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果实飘香季节,老师可以带着幼儿进农场参观体验,感受独特的农家文化,让幼儿亲历实验基地,体验果实成长的历程和收获的喜悦,丰富幼儿的认知,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让家乡的本土文化走进课程。这样,幼儿不仅能获得各种知识、技能,更能在体现陶行知先生“玩中学”的教育精神。
三、巧用民间文化、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教育活动
埔寨隶属于世界客都梅州,有着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故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幼儿讲客家民间故事,并引导幼儿去描述客家民间故事,以训练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去吟诵客家童谣、歌唱客家山歌等一些简单的乡土内容,让幼儿初步接触与家乡有关的一些文化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吟唱《月光光》《小郎读书》《数字歌》《排排坐》《缺牙耙》等客家童谣,通过利用童谣的游戏化、情景化和生活化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引导幼儿学会童谣的基础上,将童谣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更好地理解童谣的内涵。通过增加客家童谣教学的内容,可以在幼儿心中播下喜爱客家文化的种子,让客家文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也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能引发他们积极的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游戏,如放风筝、跳皮筋、丢手绢、捉迷藏、跳房子等等,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能够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这些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要将这些游戏融入到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之中,让幼儿的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这样,一来可以传承民间传统游戏,二来可以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以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幼儿教育中,乡土资源能够丰富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幼儿对当地的民族文化、自然资源、风俗习惯等有着初步的了解,是一笔教育价值较为丰富的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从幼儿園的自身条件出发,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故此,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将乡土资源融入到教育活动之中,让幼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士清.浅谈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
[3]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