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探讨
2019-09-10李雪菲
李雪菲
摘 要:在幼儿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强幼儿的语感,培养幼儿的语言素养,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所以,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游戏化教学方法,为幼儿创建情景教学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语言;教学;幼儿;游戏教学
引言:
通过游戏化语言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合理地应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给予幼儿更多使用语言的机会,进而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素养,使幼儿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汉语的魅力。
一、幼儿游戏化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启发智力
对于幼儿园的语言游戏教学来说,其通常具有非常充足的智力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比如讲故事、猜谜语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将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作为开展教学的目标,将其定位于智力游戲,而非智力训练。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规则性较强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所获取到的语言信息可以说是幼儿在遵循一定规则与基础上,深入地理解与合理使用语言的一个过程,具有非常强的规则性,以此来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自身的想法与感受。
(三)趣味性较强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游戏,语言游戏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其属于一种典型的耳听口说型游戏,将语言知识作为开展游戏的主要材料。换句话说,语言游戏就是玩弄文字的游戏。利用语言游戏【1】,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与幼儿身心发展相符的游戏内容。
二、幼儿语言游戏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不足
因为教师的能力限制,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比较局限化,具体体现为,仅仅只对某一章节或者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述,而无法真正做到将知识融会贯通。
比如,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语言游戏时,只是将教材中的基本语言知识传授给幼儿,而无法对其讲述一些扩展性的知识,导致幼儿无法将知识串联起来,进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也无法实现游戏教学的目的。
(二)游戏生活化不足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往往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一些小知识带入到课堂中,从而使幼儿产生熟悉的感觉,激发幼儿的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仍然只是采用传统枯燥的讲述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三、幼儿游戏化语言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教师应该在游戏化语言教学过程中,积极地为幼儿营造出愉快的氛围,结合幼儿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充分考虑幼儿实际所具备的语言能力,为幼儿创建教学氛围,并合理设计游戏内容与游戏环节,给予幼儿更多游戏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全面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能够保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全面实现游戏化语言教学的目标。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词语接龙游戏,如:大地——地方——方向——向上——上学——学习——习作——作业等。通过这种简单的词语接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词汇,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二)创建生活化教学情景
教师应该在游戏化语言教学中,为幼儿建立生活化教学情景,以此来拉近幼儿与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打消幼儿的陌生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日常生活,寻找与幼儿日常生活相关的小事情,将其合理引入到游戏化语言教学中,让幼儿更加充分地感受到参与游戏的乐趣。
(三)维护幼儿的主体地位
所谓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指的就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将幼儿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翁,不再让幼儿被动地听课,而是使其的思维能力与肢体活动都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2】。所以,在实际的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的观念,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更好地引导幼儿加入到实际的游戏教学活动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只发挥引导作用,多给予幼儿动脑与动手的机会。同时,也要与幼儿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幼儿的喜好,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为其设置游戏环节,以此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游戏化语言教学,确保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幼儿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唐涤秋.浅谈幼儿园成语古诗教学的内容选择与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45+165.
[2]尹丽珍.探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