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写作

2019-09-10庄胜南

高考·上 2019年3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写作

庄胜南

摘 要:有人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读是基础,是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可见,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读做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材为本,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读促写,真正有效地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阅读;写作;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可实际上,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阅读与写作的脱节。语文阅读教学就是阅读,作文教学就是作文,好象阅读和作文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结果导致学生阅读怕烦,作文怕难的尴尬处境。而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观下,如何将阅读和写作较好的结合起来,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同时让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最近几年,我一直努嘗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词句,为写作打好“地基”。

写作是多数学生最为烦恼的,不少学生感到没有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是苦思冥想出来的语句却词不达意,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文章缺乏文采而又无计可施,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厚积语句,缺少通过阅读积累语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到值得欣赏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时,将其勾画出来,反复体味,加以摘抄。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会要求学生把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这时学生们都踊跃发言,有的说朱自清明在描给春草时用“嫩嫩的”“绿绿的”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有的说“偷偷地”“钻”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有的说“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一堂课下来,大部分同学通过背诵、摘抄等方式积累了自己喜欢的优美文字,其中有一部分同学还能以图画配以文字的形式再现自己喜欢的段落。

古人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如此不断地积累词句并加以内化,到了该表达的时候,一些语言材料便从他的“语言仓库”里被“检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所以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多方面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写作就越有灵性。

二、以教材文本为模板,教学生模仿和借鉴。

清人唐彪谈到“多读乃藉人之工夫,多优秀乃切实求已之工夫”,而写又不是盲目的多写,要有所本,因此古人又重视模仿和借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初学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模仿和借鉴。现代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在谈到写作时也曾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由此可见,模仿和借鉴对于写作是极为必要的。

教材不仅是阅读文本,也是写作范本和丰富的素材库,里面包括各种文体,有一些是经典文章,在立意、选材、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因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作文教学,鼓励学生仿写是帮助学生强化阅读教学中习得的表达手法的有效手段,也是消除“作文难”心理障碍的最为现实、最为便捷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其写作的特点,传授写作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再读来理解、体会、消化、吸收,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模仿的目的。通过模仿能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进而促进他们去阅读,从而更有动力去写作。

三、深入研究文本,不让“读写结合”流于形式。

阅读与写作结合的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让阅读与习作两大支柱有机交融是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共同出路。但在传统教学课中,读写结合的教学对策要么无所洞见,要么流于形式。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没能找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共同要素,没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在两项学习活动之间实现有效的迁移。所以,为了让“读写结合”不流于形式,我们就必须深入研究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充分体现文本价值。

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孔乙己最后是“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文章末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讲到这里,我就让学生放飞联想和想象,为小说孔乙己的命运补写一个200~300字的结尾。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串起了小说背景、批判现实意义、人物悲剧根源等诸多的小说欣赏要素。所以,为了不让“读写结合”流于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就应该“因课制宜”,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材选文功能,在读写活动实施过程中,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指向、对“读”与“写”的组合形式、对“读”与“写”安排的侧重……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总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鸟之双翼,不能有所偏失,要同等视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可不是彼此不相干的两回事,认真阅读有助于写作。”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割裂语文的各个部分,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从中汲取写作的养分,并指导学生灵活的运用到写作中产,真正做到以读促写。

参考文献

[1]荀子《劝学篇》

[2]自清代唐彪《文章惟多做始能精熟》

[3]见《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53页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写作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