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多方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2019-09-10邢峰

青年生活 2019年34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构建

邢峰

摘要:十九大报告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于“落实”二字,切实树立新的思政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整合多方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关键词:构建  协同育人 全面成长

一、产学合作教育基本情况

在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它发展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校企合作的形式日益丰富,面貌焕然一新。产学合作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部分,旨在提升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各项素质。

“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到工作岗位上去实践,产学合作过程是实践高校立德树人指导思想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各个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在培养本专业优秀人才方面作出了贡献。

二、突出技能、全面培养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

针对职业院校的技能培养特点,作为培育技术人力的摇篮,职业院校与企业积极合作,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

(一)聚焦技能,螺旋渐进式激励驱动

以我工作的学院为例,学院围绕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对接智能制造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专业内涵,坚持需求驱动、发展引领,探索顺应产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育新途径,通过政、企、校三方螺旋渐进式激励驱动,创设生态共融职业人培育环境,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力资源配置需要,为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重视课程思政,助力产学合作

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贯穿入课程教学,强调工程实践中“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实施,贯穿培养严谨流程习惯;德育贯穿培养工匠精神和蓝领精英意识;将技能比武常态化,营造崇尚技能的专业氛围,贯穿培养坚韧、专注的意志品质;通过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创项目等贯穿培养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堅持立德树人,提升职业素养

重视立德树人,所有课程有机合理地整合成职业素养、职业发展、职业技术、职业能力四类综合课程。四类课程以技能为本位组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整体,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多次反复,从不同角度涉及同一职业活动,加深理解,强化实用技能的掌握,课程按照基础培训、专业培训、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围绕职业实践活动由泛到精、由浅入深渐次开展。

(四)大赛引领,“四驱动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以世界和全国技能大赛作引领,企校联合,组建顶尖专家团队,形成双元核心教练队伍, 通过跟踪大赛技术指向,发现短板,针对性进行技术补缺及提升培训,打造高素质师资团队。通过“技能学习驱动力”“技能教学驱动力”“以赛促研驱动力”“创新创意驱动力”四种驱动力筑技能培养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能级提升。

(五)扩大产学合作行业辐射,提升综合能力

学院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调动各项资源,除了参加技能类岗位的产学合作,还积极投身服务型企业。学生产学合作单位涉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民营企业等,真正使学生产学合作教育覆盖到了各行业,积极发挥了自身优势。

三、产学合作教育成果推广应用效果

通过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学校三方联动,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不断应用于专业实践,取得如下成果:

(一)发挥专业,与多单位实现共赢

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作用,保障人才供给的市级教学团队和名师。服务政府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开发新职业标准及鉴定装备:配合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以及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完成上海市职业研究发展中心的三大机电类职业标准的开发及题库的提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能级不断提升,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与中联重科、宝钢等数十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产学合作项目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又迫使学生能够积累许多社会经验。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四、目前产学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企业和学校在价值取向、知识结构、社会责任等方面势必存在差异,双方合作过程中潜在的文化分歧、利益冲突、制度和执行障碍,可能会影响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合作绩效的提升。针对出现的这类问题,高职学院不断探索,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

(一)探索需求适配路径,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针对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需求,不断探索需求适配路径,提升产学合作。选定人才培养方向的基础上,针对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类企业的相关岗位能力进行特征提取,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企业,匹配产学合作教育实践、阶段生产实践、订单培养、全方位战略合作等适合的企校合作模式。在企校合作过程中,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不断修正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实现人才有效供给。

(二)提升师资和硬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能效

在产学合作进程中,职业院校教师专长与企业所需存在相当差距且企业技术人力培养计划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不符。学校现有设备与企业设备落差较大,教学设备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要求,导致企业合作意愿降低。

技能型师资队伍及实训装备等办学基础条件达不到与时俱进,为了解决这项困难,利用政、企、校三方合作平台,建立三方互利人才和师资的交流机制,提升师资业务能力。硬件设备的局限问题,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创设真实工业生产情境,打造智能制造实训链,契合功能延展性需要,促进产业链和教学链融合、岗位链和实训链“双链双融合”。

(三)加强学生产学合作专业锲合度

很多参加产学合作的同学工作岗位和类型与所学专业契合度不高,主要原因为产学合作单位多为学生兼职单位,以服务行业为主,技能型实习单位一般为大型企业,学生进入这类单位实习的难度较大。针对这个问题,高职学院机电工程系通过练内功、提内涵,吸引企业主动合作,因地制宜,以产学合作教育实践、阶段生产实践、订单培养、全方位战略合作等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专业对口的产学合作资源。

参考文献:

[1]杨育箐,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00-201

[2]冯艺,浅析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4):123-124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构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物联网工程专业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现代建筑技术协同育人基地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