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运用
2019-09-10黄惠仙
黄惠仙
摘 要:数学作为生活中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初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形式运用到了各门学科当中,初中数学也不例外。教师应当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借助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本文将以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策略运用为重点,从引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方式和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围绕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系统地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素质教育推行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日益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数学教师的专业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也逐渐成为衡量教育价值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运用,成为教师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一个契机,同时也是创新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由于教育资源的分布的不平衡性,互联网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窗口。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一、引入信息技術,创新教学理念
虽然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不少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的全面现代化,但是对于初步接触信息技术的学校来讲,对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程度尚不高,技术普及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待发展。教师应当立足初中教学的发展前沿,引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教学技术,以满足学生的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这对于初中数学发展来讲有着较大的意义。
例如,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一课,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掌握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能力,能够把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能力,并且知道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在教室里就有一些实物可以直接进行观察,如黑板,教室,粉笔,桌椅和窗户等常见的物体。这些比较常见的规则的物体抽象出来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都可以实现这些简单现实物体到几何图形的抽象。但一些比较复杂的现实物体,想要抽象出几何图形来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现实物体到几何图形的抽象。如形状比较复杂的高楼大厦,机械齿轮的组合等实物。当教师引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思路,就可以通过直观的形式将实物抽象为几何图形的变化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的想象力问题。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方式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教学得以发展的途径。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及和推广,对于初中数学的发展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而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珠联璧合,能够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极大地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实现理想化教学提供了可能。
例如,在《点、线、面、体》这一课中,学生需要对于本课内容的学习,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构成元素,认识到点线面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初步建立几何直觉,能够准确判断运动形成的简单的几何图形。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完成。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调集更多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理想的教学形式,协助学生实现几何图形的动态变化,进而使得数学教学更加直观和省力。当教师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讲解本节知识时,就可以强有力地实现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学生的想象效果也会得到完善和拓展。信息技术手段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先进技术,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不断地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技术,为学生的数学课堂提供更加理想的学习体验。
三、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其教学效果也实现了不小的提升,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带来了希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息息技术可以为师生互动提供更好的条件,不论是视觉效果的呈现,还是技术方面的支持,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
例如,在《直线、射线与线段》一课中,学生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画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导致板书效果不理想,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技术手段,把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属性十分形象准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且可以精准地展示三者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促使初中数学教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以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冬梅.浅析新课标下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2):42.
[2]王三平.数学课堂在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