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辅导员视角下的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
2019-09-10孔丽华
孔丽华
摘要:职业教育未来将会得到更大发展,更多学生会进入职业教育接受学习。中高职贯通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很多文章探讨的都是中高职贯通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研究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方面的不多。本文从高职辅导员视角提供中高职贯通学生带教与管理的经验与思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贯通、学生管理
我们现阶段的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是一个人不仅要脚踏实地,还需要仰望星空,需要有理想信念,有奋斗目标。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的学生跨越未成年到成年两个重要的年龄段,因此学生的特点也囊括了未成年学生的特点和成年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管理上更加复杂。传统中职学生由于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具有监护人的义务,在学生管理方面一切以学生人身安全为第一位,许多方面比较趋于教条化的规章制度方面的管理;高职学生由于学生为成年人,学生管理方面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许多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方面沿用前3年中职管理,后两年高职管理的模式,学生从一个比较严格的“班主任管理”到相对轻松的“辅导员管理”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和不协调。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牢牢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立足于自己的岗位,注重把握中高职贯通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国家和时代所需的人才。基于此,笔者在带教中高职贯通学生中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一、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中的做法与经验
1、提前了解学生特点,为开展工作做准备;边带教边总结,为后续工作提供思路。
笔者与中职阶段班主任、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特点,自己带教过程中总结他们与以往高中升上来学生的不同。中高职贯通学生特点:思想上比较单纯,尊敬老师;理论学习薄弱、技能实训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政治上要求进步人数不多;就业不太积极,相当于一部分同学怕苦、怕累,不想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对学生特点有了了解,就有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与重点。
2、多渠道培养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可与热爱,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工匠精神,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笔者通过多给中高职贯通学生擅长领域的展示与学习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有了信心,有了对专业与学校的热爱、有了奋斗目标,班风、学风、学生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通过形势政策课(如: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对制造业相关举措的介绍)、就业指导课、主题班会(如:观看《港珠澳大桥》、《大国工匠》、《上海工匠》等相关纪录片),拓展学生对制造业发展前景、国家对制造业的最新政策、最新行业技术动向的了解,学习工匠精神,增强理想信念,树立专业信心;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行业展览、技能大赛、国际合作教育交流、专业社团等途径进一步开阔学生眼界,增强专业技能与技术,提升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
3、关心学生就业,全方位与全程分类指导,合力拓展资源,提升就业率。
对于中高职贯通学生,工作更需要细致入微。笔者指导学生撰写修改简历,反复讲解就业政策,鼓励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磨练心态,积累经验;多途径发布招聘信息,联系与系部合作的企业、校友,拓展就业资源;与所带学生一一面谈,了解他们就业或升学意向,帮助分析自身优劣势;就业困难学生,与系部、学院就业办、家长合力做好推荐工作;关心毕业生求职就业心理状态,对于面试受挫的学生,及时疏导,给予支持;对于犹豫不决的学生,与其一起理清思路。
4、发挥党员旗帜作用,示范引领与服务学生,做到党建引领,推进学生工作。
辅导员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合力,特别是需要充分发挥学生朋辈的引领与互助力量,才能更好地培养好学生。作为学生支部书记,笔者依托支部“大手牵小手”品牌活动,在学生政治思想、学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与结对互助。学生党员担任低年级的班导生,分享入党心路历程,分享学业、技能大赛、求职就业、专升本經验,带教班干部,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带领参加志愿活动,教师党员开展大赛前的学生心理辅导……这一些列具体举措,特别是学生党员朋辈作用的发挥,最终使得学生入党人数、奖学金获得人数、技能大赛获奖人数、就业率都在不断提升,全面推进了学生工作。
二、中高职贯通学生管理中的反思与建议
在带教中高职贯通学生中,笔者发现学生遇到问题,很多时候是家长冲在一线,与老师沟通来帮孩子解决。这说明学生心理上还是非常依赖家长,家长也习惯过渡保护自己的孩子。家长的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心理成熟跟不上身体成熟,对人对己对事的责任心不强,解决问题能力较弱。这也许跟以往中职阶段,学生是未成年人,由家长监护和负责的惯性持续了下来,双方都没有意识到作为成年人,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因此,建议在学校教育中:一方面,有意识地对家长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学着对孩子放手;另一方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教给他们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锻炼学生,这样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M]. 人民出版社,2019.
[2] 蒋洁. 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下学生特点及管理设想[J].科技创新导报,2017,(2):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