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

2019-09-10叶彩波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循序渐进有效性

叶彩波

摘  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最终落脚点。然而,写作文却是最令孩子困扰甚至害怕的事。我常反思,我的习作教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教得很认真、批改得很仔细,感觉能做的都做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写、害怕写。仔细想来,习作教学的随意性、无计划性,是问题的根本原因。习作教学需要系统的训练,循序渐进。

关键词:小学习作教学;有效性;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135-01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对于家长的咨询,老师对于有效提高作文的方法的解答大多是:多读课外书。毫无疑问,多读有质量的课外书对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但是书读的多了,作文就会写了吗?学生写作文就好比电脑的输出工作,孩子的阅读和生活体验就如同电脑输入的过程,由输入到输出,还需要一个复杂的编码过程,否则电脑不会自动输出。想要电脑自动输出,需要一个架构清晰的系统。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也需要一个系统。否则,习作教学就成了被教材牵着走的四不像了,无效且消耗了学生最宝贵的说话、写话、写作的兴趣。

1.梳理教学内容

纵向来看,目前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至六年级,写人习作共有七次。同一主题,反复练习,如果不进行系统的梳理,分层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三年级的写人作文,放到四年级也能过关,但是写作能力却没有得到一点提升。教师在制定计划的同时,可以根据计划让学生针对本学期的习作内容进行积累,也可以由教师列出书单,让学生摘抄、积累其中与习作内容相关的句子、段落。以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内容为经脉,在每一学期安排主题式的作文训练。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1—《我的自画像》,教学中在对这篇习作进行指导之后,我在周记中安排了以人物为主题的写作训练,包括:《我的同桌》、《我的老师》、《我妈妈》、《我爸爸》等,就写身边最熟悉的人的外貌。课上我让学生回忆要描写人物的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个表情,课后观察,再写下来。讲评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几段课外读物中作家笔下的外貌描写。学生读了若有所思,主动提出要修改习作甚至重写。写完身边熟悉的人,我又让学生观察书本插图,选择感兴趣的一组人物插图进行外貌描写,描写过程中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人只写外貌还不够,在四年级习作教学时,再有写人类习作写好外貌的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对人物动作进行分解,习作教学的内容是写好人物动作。因为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所以不同年级学生的作文呈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有变化的。

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整合之后,习作教学有了针对性,效率也就提高了。学生在写作文时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每次只需针对一点进行练习,作文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字数、篇幅的要求,教师要先调动起孩子习作的兴趣,有表达的欲望,练得多了,自然不愁篇幅了。

2.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多数学生畏惧习作是因为他们觉得无话可写,一来学生生活阅历、经验有限,二来当下学生课外学习负担比较重,没有心思留心生活,所以引导学生自主积累素材也应该是习作教学的一个环节。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背诵经典段落

文学大家的作品给学生习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但是其中语言学生是模仿不来的。不妨让学生把它们背下来。这样,学生在背诵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反复朗读,既能更深刻的体会文字背后的内涵,又可以吸收和积累语言素材。

(2)记录生活点滴

学生的生活看似无趣、平常,但谁又能说有那两天是完全相同的呢?其实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事只是没有细细体味而已。记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生活点滴的好办法,但是记日记贵在坚持。通过记日记,学生不得不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找出点不同来,其实在回忆、叙述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习作的素材。

(3)丰富班级活动

学生经历有限,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各种体验,让学生真正有话可写。

3.珍惜写作成果

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对于任何一個学生来说都是件不容易的事。作文写完,老师们都会非常认真的批改,眉批、标注等等。但是又有多少学生会认真地读完老师的批改?一篇习作经历几次修改,好不容易被誊上了作文本,是不是这样就结束了?其实它的作用还有很多,学生的习作作品是教师最珍贵的教学素材,需要教师精心梳理、归纳。

(1)优秀片段展示

每个班级中习作能力总有高低,能把文章写得文从字顺、结构清晰还不乏精妙语句的学生总是寥寥数几。但其实几乎每篇习作中都能找到些好词、好句或好段。这样好句、好段的展示,尤其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2)常见错误分类

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细节的问题无非就是错别字、关联词、病句、结尾、分段等。习作讲评课中,老师可以留意将学生习作中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再进行专题训练。例如,错别字之“的、地、得”,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学生习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习作教学现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将课文学习和写作指导有机结合起来,梳理并制定出适合年龄特点的教学目标,系统的、有计划地开展习作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性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

[2]解君.小学语文评讲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6(13)

猜你喜欢

循序渐进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在儿童音乐启蒙教育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