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世界我做主

2019-09-10顾晓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主学习幼儿园

顾晓华

摘  要:在这个催人奋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必须紧随知识更新的步伐,才能培养出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具有自主探究精神的人才。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这一主题,展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优化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自主学习;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62-01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可渗透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但区域活动以其鲜明的特征,在培养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上有着更强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可令我们感到困扰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区域活动的常规难以管理,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性不高,那么我们教师如何运用区域活动的优势,使孩子在活动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学会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呢?

1.以“区域活动常规的建立”为重点,培养幼儿常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让幼儿意识到区域活动的自主性、有秩序性,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意识和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针对以往区域活动中,孩子的自我管理差,不能自觉维护常规,活动经常需要我们老师介入提醒孩子的常规。正因如此,我们随机组织孩子进行了“如何建立区域常规”的讨论。

案例:通过环境来告诉幼儿该区域的活动规则。如,关于进区人数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贴“小脚印”的方法来暗示孩子该区活动的人数。

通过和幼儿一起谈论,用绘图的形式初步规划出了各区的一些规则。反思:虽然我们用图画的形式来明确了各区的规则,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部分孩子在活動中不十分遵守,于是,我们就将那些违反常规的孩子集中一起进行讨论,让他们把对图画内容的理解讲述下来,随后在二研开展前教师用文字结合图片来进一步规范规则。分析:经过这样的具体操作和实践,我们发现孩子不但自觉遵守了活动常规,也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幼儿的自控能力也有所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发展。

2.以对材料操作为重点,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和自主学习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活动材料来实现,活动材料是区域活动实施与开展的核心,实践中我们提供真实的,并结合生活来激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

案例一:在“科学区”设置了“制作小馒头”这一活动,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操作中,孩子只是捏捏面粉,团团粉团,随后放在蒸笼上就完事了,而另几个孩子在团了面粉之后,干脆站在一旁看其他区域的孩子玩。整个“制作小馒头”的过程激发不了孩子的探索和参与的积极性。“美劳区”里孩子正在动手制作电话筒,可在结束时,我们发现孩子的作品都是大同小异,没有一个孩子能进行创新,做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反思: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进行了反思,原来在“科学区”里我们提供的材料过于简单,对孩子没有挑战性,而“美劳区”的示范作品过于完整和单一,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难怪孩子没有更大的创作欲望和求知欲。找出问题的所在后,我们在第二研活动稍做调节。

案例二:音乐声中孩子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我们发现“科学区”的孩子注意力特别专注,原来是我们放了“馒头的制作示意图”。“美劳区”里我们增设了电话、火箭、电视机等范例作品,而且以半成品为主,发现孩子的兴趣十分浓厚,不但做出了品种不同的手工作品,而且每个孩子都做了好几样呢!孩子在制作时的那份专注让我们敬佩。分析:可见,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不但要投放一些真实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而且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在孩子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就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如在做“馒头”的活动中,个别幼儿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不知从何下手,我想:作为老师我们如何做到让幼儿体现在活动中的自主呢?是不是直接告诉幼儿制作的方法呢?其实我们可以事先让家长带幼儿参观叔叔阿姨是如何制作的:或让幼儿讨论你知道馒头是怎么制作的?让他们自己去探讨:或是如“案例二”中让幼儿学会看图标如何制作小馒头的过程。

3.以记录表为重点,让孩子拓展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以往的区域活动中,对孩子的区域活动记录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可是在实际中,这样的方法不但没有促进我们的工作效率,而且我们老师忙于记录经常忽略了对孩子的适当引导,孩子也因如此,常常在一周里经常光顾同一个活动区,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同一个区里玩的次数。可见我们传统的记录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帮助的。

为何不让孩子自己来记录自己的活动情况呢?这样不但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个区域玩的准确位置,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于是我们在三研里改变了记录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进行记录。

教师改变了以往“孩子玩区域老师来记录的现象”,转化为“孩子自己记录,老师在活动中起隐性作用”的局面。这样的记录方式十分恰当,对孩子的自我评价起到了很好的肯定作用,并能促使孩子对自己今后的活动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从而更主动的获取知识。

4.结论

在“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学习的实践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以下存在的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提供和变换材料,调整指导策略,提供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充分发挥其功能给孩子以创造、发展、学习的空间。二是如何更好地设置区域的空间,以免幼儿之间的互相干扰而影响学习。

总之,只有不断地积累好的经验并积极运用,我们的区域活动才会熠熠生辉,才更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润贞.幼儿园“方案教学”活动主题的选择[J] 宁夏教育科研 ,2011(02)

[2]席艳霞.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中激励性语言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自主学习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