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法律应对

2019-09-10杨青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
关键词:融资困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

杨青

摘要: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民营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并没有因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而得到较大的改善,融资难更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融资路径有限、待遇倾斜、信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在--的背景下,为民营中小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改革经济体系、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提供法律支持,缓解其融资难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法律应对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民营经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和推动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近年来民营企业再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束缚其进一步发展、探究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并对该问题加以法律应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

(一)规模小、创新能力强

民营中小企业自创立初期始就存在这基金存量不足的先天缺陷,民营的背景又让其存在着资信程度不高的劣势,所以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而这也是中小民营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超过30% 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营项目都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因此他们的创新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强。

(二)发展迅速

据统计截至 2018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 6700 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 6500 万户,民营经济占 GDP 的比重超过了 60%。民营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微企业。据国家统计局 2014 年发布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截止 2013 年末,全国共有小微企业法人单位 785 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 95.6%。民营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且发展迅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措施,对于其发展起到了十分大的帮助作用。

(三)抵御风险能力差

民营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规模较小,资金基础不是十分雄厚,导致了它们在经营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风险,往往对它们都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例如资金链断裂、投资人撤资、市场波动较大等情况都可能会造成其出现破产的情况。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不是十分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其中融资难得问题是其发展道路上最大的难题。

二、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有限的融资渠道

企业的融资渠道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中,企业通常使用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这两种;在外源融资中则有股权融资、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商业信用融资等。在民营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出于成本以及风险程度后能力的考虑,内源融资通常是其融资的首选方式,但在目前这种高度货币信用化、证券化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外源融资渠道已成为高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民营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融资。但民营企业尤其是占其中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总体上处于起点低、实力薄弱、经营效益差、负债率较高,管理不规范的初级发展状态。企业财务不規范、离公司制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绝大多数小微企业出于管理理念或费用的考虑,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客观上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十分不理想。文章第一部分中各大银行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这部分企业的不良贷款率都很高,在此情况之下,银行更不敢“迎难而上”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信贷支持。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具有极高的要求,民营中小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的难度极大。

(二)倾斜的融资待遇

为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创设定向中期借贷便利,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等措施,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民营中小企业营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政府虽然给予了民营企业融资政策方面的倾斜,但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二者之间的待遇仍有较大差别。大多数银行在放贷时通常优先考虑国企,其次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一般排在末位,所以民营企业最终获得的贷款十分有限。民营企业天然的劣势在于其无论是投资还是经营都存在一定的障碍、手续繁琐、效率低下、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产出比较低,银行在进行贷款审批时,考虑的因素涉及各个方面,贷款对象的所有制因素通常是其关注的焦点,而民营中小企业的这些劣势必然影响到其在借贷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信用危机

民营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市场竞争中弱势地位明显等特征,因此其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相关的经济实体进行合作,融资行为自然也包括其中。一般来说,民营企业主要置身于以下两类信用系统,即与银行建立联系的纵向信用系统,注重国家形象与信誉的银行往往经民营企业信用等级视为主要规范与标准,以等级程度为依据进行贷款额度分配;与企业相关的横向信用关系,横向信用关系与企业交易经营活动密切相关。

根据相关调查,我国的信用机构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间的协作在实践中的发展也不尽如人意,这愈加加重了民营企业的信用危机。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规模不大,固定资产有限的特征也使得担保公司往往选择放弃对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所以民营企业贷款抵押较为困难。

(四)亟待调整的政策思路

自2018年伊始至今,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三次定向降准,并搭配MLF、PSL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通过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优惠信贷政策等措施支持正规金融机构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投放。央行和证监会也分别推出了“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和“信用保护合约”,为部分债券发行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信用支持。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的工作方针。

从上述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出,整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施政思路,一是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通过政策指引对冲银行内部风险管控约束,激励银行向民营企业融资;二是推动融资结构转型,推动发展直接融资,希望借助资本市场来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笔者认为,目前应对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是亟待调整的。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现有政策不符合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以监管考核强行推动银行为民营企业融资,既与银行自身的风险偏好相悖,也与“控风险”的政策目标相冲突。二,现有政策与商业银行的利润激励不相容。商业银行作为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其以高出大型国有企业贷款6 ~ 8 倍的成本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新信贷支持,是与其自身的利润激励及不相符的,也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理念相悖。三,当前干预措施是短期行为、不可持续,一旦政策退坡问题将集中爆发。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大力扶助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其发展、繁荣市场经济,但在偿债期集中到来时,大量流动性需求将引发更为强烈的信用紧缩、遗留坏账风险并引发经济大范围的波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时的资信水平,由此将其纳入银行主导的正规金融体系之内,并且与银行的风险偏好和利润激励相匹配。

三、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法律应对

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是民营企业自身、金融体系、信用担保体系、政策法律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破除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是系统性工程,政府、金融机构、民营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来解决困境,并且对其施以政策和法律的保证。笔者在本文中重点从政策和法律角度阐述应对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各种手段。

(一)开拓融资路径

融资路径的多元化是保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以改善的首要条件。开拓融资路径,保证融资路径的多元化首先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企业生命周期及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大量初创企业、高新企业不适合通过债务渠道融资。为此,不断推动中国金融结构向直接融资转型,以股权融资特别是风险投资满足高风险、低资信主体的融资需求仍是十分必需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科创板是发展直接融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发展直接融资的关键之重。建立健全转板制度,实质化畅通垃圾股退市通道,促进股票市场优胜劣汰。鼓励有条件的省份依托地区性股权交易中心打造“科技板”和金融小镇,为高新企业提供培育孵化、股权交易、债权融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其次要创新融资模式和融资产品,以融资模式创新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撑力度。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加快“投贷联动”融资服务模式的全面铺开; 创新“政金联动”模式,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综合运用产业引导基金、政府性股权投资基金、转贷基金、纾困发展基金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二)金融体系改革

中国经济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很高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很难同时并存,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这一矛盾的长期存与我国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业和金融抑制程度高的两大特点有关,而这两大特点又与中国的改革策略有关。一方面要走向市场经济,另一方面要保持平稳转型。在此背景之下,政府通过银行干预经济的做法就变得很普遍。但银行主导、政府干预,不太适应以民营企业为主、创新驱动的新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特殊情况在于,正规金融部门利率被压得很低,金融机构就更加无法为风险相对较高的民营企业服务。因此,抑制性金融政策直接造成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大部分民营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得金融服務,被挤到了非正规市场,进一步抬高了非正规市场的融资成本。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因为金融环境恶化了,而是金融体系没有跟上经济转型的步伐。现在经济增长要靠创新、要靠民营企业,而目前的金融体系恰恰既不适合支持创新也不擅长服务民营企业。因此,要让资金顺利地流到民营企业,需要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可以首先从货币政策着手。笔者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焦点在于短期内维持经济的稳定与中长期的疏通政策传导渠道。短期内央行可采取一些结构性的政策措施,持续助力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同时也要保持货币政策的松紧适度,同时强化逆周期调节。但长远来看,还是要将促进货币政策框架转型放在首位,将银行间 7 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明确为货币政策工具,放弃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干预,同时完成利率市场化,鼓励金融机构做市场化的风险定价。而在政策目标上,要逐步从关注 GDP 增速转向关注通胀率和失业率。除此之外,货币政策有效传导还需要金融部门的进一步改革,消除产权歧视,同时平衡创新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以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压力。

(三)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的担保公司普遍规模较小,层次低,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新兴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首先要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信用凭证流转、拆分和认证标准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提交了《关于应用保险机制,助力民营企业融资增信》的提案。提案认为,之所以银行不愿意给民营企业贷款,关键在于缺乏增信手段和风险分担机制。若在供应链金融中引入信用保险和信用再保险业务,通过运用信用保险手段控制风险及增信融资,则可以打通此处制约融资的“堵点”。该模式以真实贸易背景和应收账款为前提,民营企业为应收账款购买信用保险,出现账款兑付违约时,由保险公司代为清偿。此种模式中,民营企业以远低于担保公司增信所要求的门槛和成本保额资金获取了保险公司的增信,有了保险公司的信用加持,民营企业以应收账款为抵押去银行进行融资的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保险公司也可将该信用保险再保险,吸引众多国内国外保险公司参与,实现风险分散。该模式解决了传统供应链金融信用凭证流转、拆分和认证标准的问题。以此模式为基础构建新型信用担保体系,并将其与传统供应链金融进行相互补充,势必能缓解民营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的窘境。

参考文献:

[1]孙杰男. 浅谈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 ,2015(15):34-35.

[2] 张亨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及创新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45-46.

[3]宗志娟.民营企业融资的障碍及解决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1):43-44.

[4].沈坤荣,赵亮.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应对[J],江海学刊,2019年(01):8-12

[5].于文超,殷华,梁平汉.税收征管、财政压力与企业融资约束[J],中国工业经济. 2018年(01):21-22.

猜你喜欢

融资困境民营企业中小企业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河南省家庭农场融资困境问题分析
德州市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