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声夺人,引人入胜

2019-09-10张燕燕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张燕燕

摘 要:导入教学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方法

新课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得到广泛运用,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更是成为了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以说,一个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钥匙,更是架起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的金桥。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心入其境,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感猛烈叩击学生心扉,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受到情感熏陶。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

(一)导入过长或者过短

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效果,教师应该对课堂导入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存在过长或者过短的情况。有些教师只是用简答的几句话就完成了课堂导入,并没有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有些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耗时过多,学生难以明确教学重难点[1]。这两种情况有没有将课堂导入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

(二)课堂导入无趣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天性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只有新鲜的事物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堂导入内容比较呆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尽快的完成教学任务,直接忽视的课堂导入,只是和学生简单的打招呼就开始新课的讲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巧

(一)故事激趣巧开头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能开阔儿童的视野,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导课环节如能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情境,产生“我想读、我要读”的热情,必将使孩子自然有效地进入读准、读顺的自主阅读阶段。例如在学习《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骆驼祥子》整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在黑暗旧社会的逼迫下,祥子怎样从一个勤快、善良、要强、体面的小伙子一步步地在绝望中走向毁灭,最终被那吃人的社会所吞没。引起学生对主人公的关注与同情,从而对节选自小说的课文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又如在教学《给予树》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头:同学们,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2]。这一天,亲人、朋友互赠礼物,传递关爱。有一户人家有五个孩子,他们家并不富裕,妈妈在圣诞节前夕给每个孩子二十美元,并提醒每人至少准备四份礼物。小女儿金吉娅并没买回礼物,她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金吉娅小小年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可以看出她有金子般的心灵。你们想认识这个小女孩吗?翻开课文读一读吧。

有故事的课堂必定是充满活力的课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适时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盎然,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问题巧开头

问题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学习的动力、起点,是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主线。课前由学生自主生成问题,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生探究新识的过程,其实是“生疑―质疑―释疑”的问题解决过程。因此,课堂伊始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在释疑解惑中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着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形成积极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互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例如讲《春》一课时,我一开始便满怀激情地说:“春天,有着冰消雪融的滋润,有着草长莺飞的生机,有着繁花似锦的鲜艳,有着烟雨蒙蒙的温柔。你看,那春天的潮湿空气、潺潺流水,是春天带给大地的乳汁,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滋润;你看,那桃红柳绿、绿草如茵,是春天给大地渲染的缤纷色彩,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妍丽;你看,那春天的鸟语花香,是春天给大地带来的生气,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快乐热闹与蓬勃生机;你看,那春天的蒙蒙细雨,是春天给大地朦胧柔情。春天,在我们的眼里生机勃勃,妩媚多姿。今天,我们学习的朱自清的《春》,描绘春的内容很多,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吧!”在这样激情的开头语中,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言语营造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盎然春景,使学生在深邃的意境中禁不住想要对文本内容一探究竟,学习欲望和氛围自然高涨起来[3]。

(三)音像导入法

音像本身具有的新鲜、生动、趣味,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音像导入法能集语音、图像等功能于一体,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音像导入法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语文教师引渡新篇目、新知识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有效手段。

例如《口技》一课,我利用音像导入法播放了北风呼啸、海浪拍击、列车飞驰、机器轰鸣、战场厮杀、婴儿诞生的啼哭等各种声响的录音,让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听这些模拟声进行辨别。有的学生说是真的,有的学生说这是模拟声,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當我告诉学生这是口技表演时,原本信以为真的学生大为惊叹,佩服这些口技巧演员的高超水平,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开始全心品味文本。

(四)悬念导入法

青少年好奇心较重,总想凭着自己的本事找到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的这种好奇的心态,善于在导入部分设计出引人入胜的悬念,巧借“且听下回分解”的妙术,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精”“奇”“新”的悬念扣住学生的心弦、抓住学生的思绪[4]。

如在学习《五柳先生传》时,笔者运用了如下的悬念来进行新课导入:五柳五柳,我们为何要唤作五柳先生,为什么不唤作六柳先生或其他?有谁知道五柳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五柳”又有着怎样的品质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来探个究竟。设置这样的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导入环节十分重要,需要灵活把握小学生的学情变化,以便设计出能够真正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开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方式与内容,切实优化课堂导入环节的教育效果,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重要价值及其导入方法[J].学周刊,2019(26):86.

[2]刘娜,张新伟.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法简述[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34-135.

[3]王丽华. 发挥课件优势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导入[A].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4]孔文娟.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也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方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55.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