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轻松而敏捷地掌握英语学科
2019-09-10刘蓉
刘蓉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启发下引导学生发现,在学生发现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
如今,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在批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更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合理的教学对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的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成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该学科的目的。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一、激发求知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
长期以来,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一直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因为我深知:Well begun is balf done。所以,几年来,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力求寻找到最佳的方式,例如:(1)由复习单词导入课文。(2)由老师介绍课文的背景材料或简单地先复述课文。(3)由课文的内容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问题,让学生先作简单的讨论。(4)如果课文有较强的幫事情节,则让一组学生以课本剧的形成大讲解课文之前先行表演。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产思考的习惯
实践证明:无论记忆多少语法规律,对于语言习得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然而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能够提高语言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因此,创设情境学语法,既学了语言又学了语法,一箭双雕,符合用英语来学英语的原则。但学生还须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归纳出规则,使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因为认识规则的监控作用不仅能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规则,促进理解语言材料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规则进行言语交际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原则,努力创造英语交际的氛围,充分利用纪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造句说话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因为只有贯彻交际性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动态。
五,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关注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在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的时候。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就要研究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要十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优化英语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永无止境的。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仍要加倍的努力、付出。只要我们努力、付出,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通过多种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既教知识,又教给学生去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