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撑起我的家

2019-09-10徐建莉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徐建莉

摘要:古文云:不识祖不成人。这句话通俗地讲是指不了解祖先,就不会长大成人。由此可见,家风家教对于家庭的发展和延续是至关重要的,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立足社会,行走天下的根基。笔者结合自身的家庭,简单讲述家国情怀如何撑起我的家。

关键词:家国情怀;战火纷飞;风雨飘摇;和平发展

(一)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提起爷爷,我的记忆是模糊又清晰,陌生又熟悉。爷爷在世时,我只见过三回,说起来大家可能都不相信。我绞尽脑汁地回忆往事,拼凑起来的故事仍是零散的、琐碎的。关于爷爷传奇的人生,大多是听父亲讲给我们的。

爷爷原名徐教文,参加革命后改为徐前,青年时期就加入壶关县(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长治)牺盟会决死队和农会,积极宣传抗日并组织群众开展借粮斗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爷爷曾任安阳县(今河南安阳)武委会主任,在安阳建立民兵组织,领导地方武装,为开辟、建立和发展抗日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领导了平息安阳会门暴动、白龙庙战斗和平汉战役阻击战,并领导组织了安阳战役的战勤保障工作。爷爷骁勇善战,身先士卒,深入敌后亲临前线作战,在阻击日寇和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犯中,为扩大和巩固解放区做出了显著贡献,在安阳地区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声誉。

父亲回忆说,大概在他七八岁时,有一天,爷爷从安阳派人接他和奶奶过去,他这才第一次接触到爷爷的革命事业。后来,爷爷为了革命,他们父子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

就是那一次安阳之行,让父亲终生难忘。如今七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回忆起来,仍然心潮澎湃。父亲常常翻看相册里那张泛黄的2寸老照片,照片里的爷爷一身戎装风华正茂,那是爷爷参加革命后邮回老家的第一张照片,父亲视如珍宝。每当看到父亲翻看相册陷入沉思,我知道他的记忆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父亲常常教育我们,家和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没有国,哪有家?當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时,为了祖国这个大家,我们就得舍弃小家去英勇战斗。

(二)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爷爷转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潮中,曾参与接收苏联在大连的移交工作,历任北京军区驻天津、太原和北京铁路局军运处处长、副处长,长期从事部队的军事交通运输工作。爷爷为工作殚精竭力,廉洁奉公,为完成各项军交工作尽职尽责,被授予上校军衔,副师级。

此时,父亲在南方上学,1958年考入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矿产地质勘探专业。在校期间,父亲一直担任团组织和学生会工作,并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是院校的优等生。由于各忙其业,他们见面的机会也很少,通常书信往来。

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平静美好,其实,考验我们这个家族的时刻才刚开始。1964年,组织大调查,查出我家的社会关系有问题。原来,我的姑奶奶当年嫁给一位国民党军官,1949年随军撤往台湾,从此再无音信。因为这层海外关系,爷爷被停职审查。父亲正值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西北地质勘探局。“文革”开始后,爷爷受到反党集团的迫害。1966年秋,父亲很担心爷爷,专程从大西北悄悄赶往北京。父子俩谈了很长时间,具体谈的什么,由于年代久远,父亲已记不清了,唯独对爷爷说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不管出现任何事情,我决不会叛党,决不办对不住党的事。”父亲给我们讲这句话的时候,常常声音哽咽,眼眶湿润,我们都不忍直视,也不敢多问当时的情况,这是他老人家心中永远的伤痛。

一号文件下达后,爷爷被遣返回河南。即使在那种艰难的处境,爷爷仍然坚持党性原则,从不曾屈服,同时尽己所能,保护和释放了许多受迫害的老干部。危难之时方显英雄本色,此时的爷爷体现出一个老党员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父亲分配到大西北后,长期从事野外地质勘探工作,曾参与130地区、武都地区的踏勘、科研评价工作,四处奔波,居无定所。尽管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都十分恶劣,但是父亲却无怨无悔,一直从事着地质勘探最基层的工作。

在那风雨飘摇的岁月,爷爷和父亲都经受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冲击,都坚守住了对党的信仰。家和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当国家遭受苦难时,中华儿女们都要相信党,相信国家,不计个人得失荣辱,和祖国同呼吸共患难。

(三)在这和平发展的盛世

山高遮不住太阳,拨开云雾终见天日。1980年,中央平反,爷爷重返北京,安度晚年。

同年,知识分子落实政策,父亲也面临着去向问题。当时,长治地区有几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急需技术人才,经父亲申请,组织部同意调回长治。回到长治后,父亲参与武乡关河水库改造工程、壶关东水西调等重大工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在水利部门工作的十几年里,父亲的足迹踏遍了长治地区的山山水水,勘探、测绘、调研、找水、打井等等,一大堆工作忙个不停。有时候,我好几天见不到父亲。

尽管工作很忙,父亲对我们的学习要求却非常严格,常常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技术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多做贡献。当年,我从一千多人的小学语文报考队伍中脱颖而出,以全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被分配到回族逸夫小学(长治地区唯一一所少数民族学校)。我也曾经有怨言,也有不想干的时候,是父亲教育我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教育的责任重大,同时要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我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教育培养好下一代。这么多年来,我对待工作从不敢懈怠,是因为背后一直有父亲关注的目光。

在这和平发展的盛世,父亲回到家乡参加经济发展建设,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水利地质事业。我们这些子孙后代逐渐长大,相继参加工作,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家和国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有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人生舞台。

(四)感言

爷爷和父亲这一对父子,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一直处于长期分离的状态,他们都不善于表达,感情联络也不多。是什么维系着我们这个家族的发展和延续呢?我想,是家国情怀,是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

“言传不如身教”,父辈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不只是我爷爷和父亲,上至老爷爷的祖辈们都非常重视家风家教的训诫和传承,而我们也会以这样的家风家教来教育下一代,继续传承发扬下去。一个家族的家风家教代代相传,并在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这就是一个家族的灵魂。

纵观近一个世纪的沧桑,我们家族的兴衰荣辱和国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就是我们国家的灵魂。我们秉承家国精神,担当时代重任,继续砥砺前进,助力社会的发展进步。愿千千万万个家庭团结在一起,铸就家国之魂,凝聚民族力量,在奋斗的路上人人都做追梦人。

参考文献:

[1]赵顺涛,倪启福,赵攀.黄秀佳:一位人大代表的家园情怀[J].人民之友,2016(9):46-47.

[2]陈宏.章章爱国文,拳拳爱国魂——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拓展阅读[J].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6(10):17-26.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