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炼制”
2019-09-10张永梅
张永梅
一对二年级双胞胎姐妹的妈妈告诉笔者,一天晚上放学回家,两个孩子从饭后就钻进自己的房间,连续学习了六个小时……孩子的这份投入让家长惊讶和欣慰,也让家长对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实施的理解力发展实践(简称UDP)课程有了更多的期待。
问题的提出
当下,世界许多国家纷纷提出面向未来的人才素质模型。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把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作为关键能力培养。四大关键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必备品格,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小學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现在及未来社会必备的品格和素养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教育面向未来的战略性选择。然而,如何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和课堂,如何均衡地落实到每个学科、每个教学单元,传统的分科教学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分科之外的、超越学科界限的素养如何达成,都对学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当前,我们的教育实践在理念、领导、课程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理念上,反映论的知识观将学生视为知识的蓄水池,以致课堂实践仍以信息传递为主,探究性学习始终处于辅助的地位,评价方式也以检测学生的事实性知识的掌握为主,缺少对理解的真实性评估。信息传递式的课堂必然导致控制为主的师生关系,民主、协商、自由、平等的观念难以落实。学校虽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但老师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总是将其束之高阁。
首先,在领导方式和学校组织架构上,控制取向的管理导致权力聚拢、人财物权力上浮,进一步导致权责错位、个体自主性自由感丧失;交叉的管理造成诸多冲突,影响学校运行效益;非信任、高利害的评价督导,导致校园自由感、安全感的缺失。其次,在课程设计上,缺少协作,或者说是没有协作的基础,缺少对课程与教学达成共识的基本认识和理解,教师封闭在自己的学科内部,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罕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主要基于教材,主要关注事实性知识与技能,束缚了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考试和评价主要基于事实性知识和技能,忽略学生的概念性理解;主流的分科教学形式和固定的课时安排限制了师生的探究性学习;课程标准没有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分离,学生的学习与其生活分离。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转变观念,从教的本位转变为做的本位和学的本位,消除学科与学科的边界,打破生活与学科的界限,走向理解本位的跨学科课程与教学。
正是这样的一种背景,迫使我们对UDP课程开展研究与实践,以期找到一条落实核心素养、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路径。
研究与实践
课程是学校变革、教育变革的核心。我们以课程变革为驱动,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校管理进行了系统设计。
在学习目标设计上,批判性吸收了目标分类学的成果,解决了技能、过程、方法的割裂问题,弥合了知识与过程的僵硬对立,指向了学科理解与学科实践,为跨学科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说,将基本理解、关键内容、关键技能、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基本理解为统领,以引导性问题作为开启探究的钥匙,将学生的学习从(事实性)知识、技能的覆盖转变为在老师帮助下,以引导问题为探究线索,达成基本理解,形成学科观念和超学科观念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转变上,立足学生“自主性”的保护,竭力让学生经历学科实践,经历既有知识的产生过程,努力将教学由教师和学生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学生通过“协同工作”达成深度理解,让有目的的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即以超学科主题探究和学科探究为主,让学生积极经历生活实践与学科实践,发展学生理解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统整。
我们认为,除了学习者可以直接获取的知识外,真正的学习更多时候是学习者个体经历对知识的“炼制”过程。学习既是解构,也是建构的过程。既然学习的本质上是要经历一个概念的炼制过程,那毫无疑问,探究应该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此,在每个单元的实践中,我们都要让学生经历若干个 “进入探究——查找信息——梳理信息——反思与行动——评估”的围绕关键能力培养的探究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学生的必备品格。
在理解力课程实施中,我们转变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方式。在教学设计上,以基本理解、基本问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习目标,以三大关系(我与社会、我与自然、我与自己)为选题来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真实表现性任务为主要评估方式,以日常观察、轶事记录、纸笔测验等其他评估方式为辅助评估方式,以基于生活实践的探究性学习为主导。在教学实施中,采用全体老师协同备课,主副班老师协同上课,单科老师协助主题实施的方式,保障课程实施的超学科属性。
在学校管理变革上,随着课程变革的展开,教师每天协同备课、上课,需要更多的自主空间和时间,倒逼学校管理架构进行保障性调整,以满足课程实施的需要。首先,学校从原来一般意义上的扁平管理,转变为学区自主管理。学校成立了四个中心和三个学区。学区和部门是平行主体,划定职责边界,共同服务于教师。其次,由于UDP在各年段中的课程样态不同,随着课程变革的深入,学区内部的矛盾点不断地冒出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校两制”的策略,在全面实施UDP的一至三年级建立“特区”,为其开辟“绿色通道”,同时明确权利和责任,以学校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该项举措进一步为老师松了绑,课程变革与学校领导变革的相互影响也随之不断深化。
同时,将学校进一步划小,权责下放,在学区为组织单位实施自主管理的基础上,我们以“扁平化、小团队协作、契约、低耦合高内聚、权责一体、制衡、透明化、基于信任的评估、双向选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为原则,进一步划定职责边界,实施过程诊断,组建教师决策团,实施两级“双选”,用OKR(目标—关键结果)进行学校及团队目标的逆向设计与实施评估。极大地激发办学活力,建立起了服务型现代学校制度,保障了学校素养本位课程的实施。
以学习目标设计和学习方式转变为典型特征的理解力课程的实施,直接带动了学校管理的系统变革,学校管理的变革又极大地解放了实施课程中的若干束缚,课程实施与管理变革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又极大地推动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发展呈现令人欣喜的效果。以识字量为例,经初步统计,仅一年级上学期结束时,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就达到1600字左右。一年级开始坚持每日阅读,并尝试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生对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和兴趣强烈,善于知识迁移、解决真实问题,特别“喜欢上学”。
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理解力发展实践课程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对教与学进行重新设计;不是全盘照搬国外经验,而是经过改造,使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脚手架”。
叔本华说:“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唯有实践,才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