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考报道看主流媒体价值取向与传播特点

2019-09-10桑翔

教育传媒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传播特点主流媒体价值取向

【内容摘要】一年一度的高考历来是主流媒体报道的热点,也较能反映出媒体的报道特点。本文以199篇2018年上海高考报道为样本,借助框架理论,从新闻话题、报道时间、传播渠道、消息来源、情感倾向五个维度切入,通过数据与文本的双向解读,归纳主流媒体在高考报道上的价值取向和传播特点,为新一轮高考改革报道提供经验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高考报道;主流媒体;价值取向;传播特点;框架分析

一年一度的高考,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媒体报道的热点。每年的高考报道,各家媒体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通盘合力、精心策划,百花齐放,分析各家媒体的高考报道,能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当下主流媒体的价值取向和传播特点。

一、关于样本来源及背景介绍

在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不断加大、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高考报道的周期也被不断拉长。广义的高考报道,可以涵盖高考新政公布、等级考试开考、考前复习指导、高招政策咨询、秋季高考举行、高考评卷视察、高考志愿填报、自主招生校测、录取过程推进等各个阶段。狭义的高考报道,一般特指传统意义上6月高考前后的媒体报道。

根据上文定义,广义的高考报道时间跨度长、地域差异大、随机偶发多,不具有太多的参照性。本文将以狭义的高考报道作为分析重点,重点聚焦6月高考前后5天的媒体报道。

关于主流媒体的定义,国内学者们从政治、经济、宣传、经营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目前,引用较多的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胜林的观点,即主流媒体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有较大的发行量、收视率;有较多的广告营业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本文参考周胜林教授观点,将主流媒体范围圈定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央级主要媒体和《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发行量、收视率、广告额较好的上海当地媒体;同时,根据“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在统计时将上述主流媒体旗下的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一并纳入,共涉及22家单位。

根据上述两项定义,通过上海教育新闻舆情数据库,搜索到主流媒体2018年6月5日—9日关于上海高考报道作品共计199篇。

这199篇样本作品来自7家中央主流媒体和15家地方主要媒体,这些媒体既有《人民日报》、新华社、《文汇报》等综合性媒体,也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教育专业媒体;既有《光明日报》《新民晚报》等纸媒,也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广电媒体,还有上观新闻、澎湃新闻、周到App等网络新媒体;既有《解放日报》等党报,也有《新闻晨报》《青年报》等都市报,涉及媒体的覆盖面和品种较为广泛,具有一定的样本参考性。

二、关于高考报道的框架分析

本文结合高考报道的实际特点和研究需要,将本次高考媒体报道的分析框架分为新闻话题、报道时间、传播渠道、消息来源、情感倾向等五个维度。

(一)新闻话题

将新闻话题分为:(1)考务准备;(2)考前提醒;(3)考生情况;(4)作文题目;(5)试卷评点;(6)改革红利;(7)绿色护考;(8)暖心送考;(9)高考纪实;(10)考后信息(含成绩公布、志愿填报);(11)考试经济等11类,相关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从统计来看,所有媒体报道中涉及高考语文作文的话题最多,相关报道有47篇,占到样本总数23.62%,遥遥领先于其他话题。其中,涉及作文题目公布有13篇;另有行业专家点评、讨论作文题目报道34篇,仅点评作文题目一项的报道量就高于其他10大类中任何一类话题报道数,也远高于其他科目试卷点评报道(4篇)。不难发现,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对语文作文关爱有加,作文话题依然是高考报道中媒体关注的热点,也容易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

高考是牵动各方神经的大事,每逢高考前,教育、公安、交通、气象、市容、企业等社会各方都会积极参与,营造绿色护考环境,加上业务部门和行业企业主动提供信息,相关话题报道较多,占到15.82%,仅次于作文题目。

三天的高考时间跨度较长,有关高考动态性的消息较多,相关话题报道有25篇,位居第三。涉及话题包括外语听力考试提醒等,报道载体以电视、新媒体居多,发挥其动态更新的优势。

首批“00后”已满18岁,且大部分正是高三应届考生。鉴于媒体一如既往喜欢抓住代际特点做分析,“00后”考生和千禧宝宝等成为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的关键词,涉及考生特征话题的报道有23篇。报道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考生个性特征,认为这个时代给了“00后”考生更多选择机会,“千軍万马过独木桥”现象已改变,“00后”考生群体更从容、自信。

2018年是上海新高考落地的第二年,高考改革成效依然是部分媒体关注的焦点,共有相关报道17篇,基本以正向肯定为主,主要涉及的主题为:政策红利释放、考生压力减小、促进教学改革等。

此外,一些常规实用性的信息依然受到地方主流媒体的关注,如涉及考务、气象、交通等考前提醒,各考点考务准备情况,成绩公布时间、志愿填报等考后信息等。

(二)报道时间

对199篇样本作品经过时间处理,分为考前(6月6日)、考中(6月7日、8日、9日)和考后三个阶段。从报道数量走势来看(图2),媒体报道的峰值出现在6月7日高考第一天,进而渐次回落。考后6月10日的信息最少,仅有9篇,占到总数的4.52%。

对高峰值当天的报道进一步梳理后发现,较多的报道点集中在午后和晚上,主要话题涉及平稳开考、语文试题等。出现峰值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高考开考的新闻价值大于高考结束,媒体一般会对高考首日的报道兴奋度较高;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6月6日上午语文作文题发布,一波关于作文题目公布和点评的报道,相聚而来,引爆话题。

(三)传播渠道

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主要分为五大类:(1)报纸;(2)广播电视;(3)网站;(4)新闻客户端;(5)微信公众号。各自占比如图3所示。

比较发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报道量基本平分秋色。究其原因,在主管部门认可的新闻媒体单位中,报社的体量依然占有一定规模,以上海传媒市场为例,虽然经历《东方早报》整体转型为澎湃新闻、《新闻晚报》和《上海商报》关停,但依然存有7家主流日报,纸媒关于高考报道的叠加数量还是占据领先地位。

广播、电视由于频道多、24小时播出等特点,在高考动态活动报道中占据优势,同一条消息经不同剪辑可在多个频道、不同时段播出,使整体传播数量较为突出,占到总数的26.63%。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媒体转型的深入,来自新闻客户端的报道量增长明显,占比达到15.08%,仅次于报纸和广播电视,高于网站这一早先的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由于受到每天推送次数的限制,报道总量相对偏少。但客户端和微信号两者叠加的报道数,已超过新闻网站的报道量,这也印证了基于移动互联的新闻传播正在快速崛起。

从媒介的地域属性来看,199篇样本作品中90%以上系上海当地媒体报道,来自中央媒体的报道仅有18篇,占比不到十分之一,且其中一大半(10篇)来自《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两家专业媒体的报道。这主要是高考实行分省报名、命题、招生,话题的地方区域特征明显,引起全国性关注的话题较少。在剩余8篇央媒报道中,3篇为《光明日报》关于高考的专栏,恰逢这3期介绍上海高校,剩下的《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的5篇报道中,3篇关注的是上海“高考作文题”,1篇是图片新闻“考点准备就绪”,另1篇是带有偏负面倾向的“考试经济”,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中不难发现,中央主流媒体在报道高考时基本遵循新闻价值的五个要素,即“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①

中央主流媒体由于站位高,更看重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各地都在进行的高考,报道取舍时更看重其新闻价值。所以对具有显著海派特点的高考作文题,具有一定趣味性的“高考房一票难求”等较为关注。对各地具有相似性的送考、护考、考务提醒等基本无涉及。

地方主流媒体,由于与受众群高密度的接近性,对高考相关话题基本实现全覆盖。

(四)消息来源

根据样本作品主要信源的不同,分为:(1)媒体自采;(2)教育部门提供;(2)公安交通部门提供;(3)气象部门提供;(4)企业提供等四类。相关统计如图4所示:

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报道选题,来自媒体自身的策划采访,但仍有43.22%的报道线索来自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提供。

教育部门提供的信息有27篇,位居第一位。包括: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媒体记者提前踩点、了解考点和考务准备,考务部门发布考前、考中、考后提醒和动态信息等等;

公安交警部门提供的信息主要涉及两块:一是公安交警部门绿色护考举措,二是交警护考的感人故事,其中尤其以护考18年的警察爸爸广为媒体报道。

其他部门提供的有5篇,分别为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2篇;其余3篇报道分别为:出租车企业提供的租车信息、银行提供的加油站服务报道、某高校透露学生公众号压中语文作文题目。

(五)情感倾向

根据报道的情感色彩和倾向,分为三种:(1)正向积极;(2)中性客观;(3)负向批评。相关数据统计如图5所示:

从中不难发现,对高考这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涉及千家万户的大事,主流媒体有较好的社会责任和职业操守,大部分报道选择从正向积极的角度,或者客观公正的角度切入,尽量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这也与政府部门对高考新闻舆论环境重视密不可分。每年高考前夕,教育部一般都会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当年度高考安全工作,强调要“努力为广大考生营造安全有序的考试环境”②。

对9篇偏重批评的报道(表2)梳理后发现:有3篇批评由“高考房”引出的考试经济、迷信思想等;有1篇是对高考作文题目提出质疑,认为“人不该活在被需要里”;有2篇批评散布虚假高考作文题谣言;有1篇批评飙车族高考当天制造噪音;有1篇批评“马大哈”学生英语考试忘带证件;还有1篇质疑公办和民办教育的差异。

三、关于高考报道的结论与启示

在报道高考这样事关千家万户利益、牵涉社会敏感神经的大事上,主流媒体大多能坚持社会责任为先、正面宣传为主的价值取向,偶有少量媒体存在“夺眼球”“蹭热点”心理;在传播特点上,大部分主流媒体都能结合报道话题,发挥所在媒介屬性做好传播,并积极试水媒体融合报道。

面对新一轮高考报道,主流媒体可以继续发挥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创新传播手段,讲好高考故事,做强主流舆论,促进社会和谐。在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上,可以给出几点浅显建议。

(一)讲好高考人物的故事,弘扬主旋律

在全媒体时代,内容依然为王。《人民日报》一直倡导追求有品质的新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院长尹明华也认为,“无论媒介技术怎么发展,品位价值永远是稀缺的”③。具体到高考报道的品味和品质,第一条就是讲好“高考人”的故事,通过报道见事又见人,弘扬主旋律,提升传播力。

这里的“高考人”既包括为梦想而努力的高考生、为教育事业付出的高考教师、盼子成才的考生家长;也包括绿色护考、暖心送考的各行业相关的爱心人士。

在2018年上海高考报道中,有多家主流媒体将视角聚焦一位坚持护考18年的普通交警,通过其在现场和考生儿子“匆匆一抱”返回执勤岗位的感人一幕,挖掘其背后故事,构建起一个充满父爱、爱岗敬业的光辉警察形象。这篇报道后被各大网络媒体和百家号、东方头条等平台转摘,并在线上线下引起正面热议,很好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流媒体在报道高考时,要善于挖掘“高考人”的感人事迹,歌颂平凡小人物的身上传递出的伟大,弘扬主旋律,而不是一味地炒作高考状元,应积极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二)做好热点话题的引导,传递正能量

梳理近年来的高考报道发现,热点话题之一就是“语文作文题目”。针对高考报道中类似的高热度话题,主流媒体应做好准确的引导,激浊扬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不为抢时效而传播假新闻。在《新闻记者》近年来发布的十大虚假新闻中,常常有高考作文题入围。2018年高考语文开考不久,就有网络爆出“上海高考试题写彩虹”并有部分媒体跟进报道,事后证明又是一则假新闻,这是继2009年、2011年之后第三次出现虚假作文报道。在高考这样敏感事件上,主流媒体应坚持以权威、准确信源发布报道,不以谣传谣,误导视听。

其次,作文题目解读应正向积极。在客观上无法淡化高考作文题报道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在采访和报道时,应多从正向、理性、积极的角度展开,不传递焦虑和紧张情绪。尤其语文试题是高考科目中的第一门,作文又占据着较大比例,更需要主流媒体在报道作文试题时多作正向解读,避免影响考生心情和后续科目的发挥。

再者,报道话题应避免蹭热点思维。2018年高考期间就有媒体报了《某高校公众号“押中”作文题》的新闻,类似这种偶然事件,对当下的考生既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有可能会助长焦虑情绪,对下一届考生也不具参考价值,且存在较大的赌博性导向。

高考虚假报道,“小则引出低级错误,让人贻笑大方;大则误导考生、影响公平公正,给社会添加不和谐因素”④。主流媒体还是要守土有责,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好热点话题的正面引导,为社会、考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唱好改革红利的赞歌,做强主舆论

招生考试改革,一端牵着高校人才培养,一端连着中学素质教育,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主流媒体要善于结合高考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加强宣传策划,做好正面报道,凝聚社会共识,助力改革推进。

在2018年高考期间,不少主流媒体科学策划,推出讴歌改革的好报道。如《解放日报》推出的《静静落地背后,是一个定字》,报道在新高考的大棋局上,学校、教师、考生,每个人都可以静心落下精彩的一子。《文汇报》则从高考指挥棒带给高中教学改革,反映新高考的撬动作用,认为“考试压力小了,选择空间大了,回归平常心,‘新高考’红利逐步释放”;《新民晚报》聚焦由高考改革引发的连锁效应,从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各级考试“变脸”,突出“选才不再唯分数,育人更重创新能力”的主题。

这些“改革红利”报道的推出,对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其他省市高考改革的推进都有积极的意义,既为当下高考相关人群吃了“定心丸”,也给其他省市考生和家长提供了参考信息。

2019年2月,教育部确定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⑤,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至此已增至14个省市。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更需要主流媒体在报道高考时准确解读改革的意义、唱响改革红利的赞歌、宣传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让考生、家长、学校、老师和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宣传改革。

(四)加强移动互联传播,占据制高点

基于移动互联传播的新闻报道正在崛起,主流媒体要善于结合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特点,加强媒体融合,借力新技术服务高考正面宣传报道。

在2018年上海高考报道中,涌现了多篇基于移动互联传播和媒体融合传播的优秀报道。如上观新闻推出的报道——《高考作文名师快评:一脉相承、气味相投,“需要”与“被需要”非简单二元思考》,在高考语文考结束后第一时间为作文命题定向定调,告诉考生和家长作文题是“延续往年风格”“每个人都有得发挥”,缓解考生和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发挥党报新媒体的中流砥柱作用。

人文大报《文汇报》策划的“90后”教师与“00后”学生系列报道,经由报纸、新闻客户端、微信号等多平台融合推送,在网上被广泛转摘,在网下被热烈讨论,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肯定时代发展带给教育转变,如年轻教师敢于调整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00后考生有个性有温情,“实现教学相长的蜕变”⑥,也从一个侧面向社会传递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积极意义。

主流媒体要积极创新传播手段,結合各大媒介的传播属性和特点,做好做强高考的正面宣传报道,推进主旋律正能量的有效传播,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注释:

①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13年2月版,第5页。

②柴葳:《二〇一八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确保高考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中国教育报》2018年5月9日。

③尹明华:《传媒发展的文化理解》,《在北大讲传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④桑翔:《高考报道中的媒体社会责任》,《今传媒》2013年第3期。

⑤姚晓丹:《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光明日报》2019年2月27日第8版。

⑥张鹏、朱颖婕:《“00后”来了!有个性有温情的新一代》,《文汇报》2018年6月6日。

(作者系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评论部副主任)

【特约编辑:吴婧;责任编辑:陈小希】

猜你喜欢

传播特点主流媒体价值取向
全媒体视角下的弹幕传播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重大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的响应表现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
多屏环境下体育节目的传播特点及改革策略
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新闻传播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