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情境下的创新文化研究:回顾、趋势与展望

2019-09-10杨刚谢懿

关键词:研究趋势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杨刚 谢懿

摘 要:基于对1985~2017年国内人文社科领域创新文化研究的科学计量与可视化分析,结合CiteSpace工具绘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及突现分析等方法,总结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并对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和评价,旨在为我国创新文化培育路径的选择提供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创新文化研究涵盖范围广,该领域发表的期刊、博士及会议论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013年达到峰值。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文献高产作者分别为方本新、辜胜阻、牟绍波等,高产机构分别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但在合作频繁性上均有所欠缺。研究热点涉及企业创新文化、文化自覺、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横跨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国家等多个层面。

关键词:创新文化;文献计量;研究热点;研究趋势;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9)04-0128-10

Research on Innovation Culture in Chinese Situation:

Review, Trends and Prospects

──Bibliometric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

YANG Gang,XIE Y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mbs the sourc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culture, and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 and visual analysis of th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rom 1985 to 2017, combined with the visual knowledge map drawn by CiteSpace tools, using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co-word analysis. And the methods of emergent analysis, summariz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rends of the research field, and classify and evaluate the research hotspot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hoice of the cultiv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culture in China.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omestic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covers a wide range, and the number of journals, doctors and conference papers published in this field is generally on the rise, reaching a peak in 2013.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relatively rich. The authors of high-yield literature are Fang Benxin, Gu Shengzu, Mou Shaobo, etc. The high-yield institutions are Zhejiang University,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but they are lacking in the frequency of cooperation. Research hotspots involve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pen innovation, etc. spanning enterprises, industries, cities, regions, countries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Innovation culture;Bibliometric;Research hotspot;Research trend;CiteSpace

2006年,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1],自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如今更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纵观我国现实,由于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分散、封闭等碎片化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的存在,加之固有思维模式、制度藩篱、陈旧体制机制等阻碍因素,导致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未形成[2-3]。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这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营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催生创新精神的文化势在必行。《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纲要》等文件已经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4],通过相关政策措施调动各方面力量;需要发挥市场的导向和资源配置作用,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5];需要明确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各类主体的功能定位,构建开放的创新系统

[6]

等等。可以看出,研究创新文化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对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高效实施,政产学研用的协同配合以及全社会创新活力的激发都具有指导性意义。现有关于创新文化的研究较多探讨其概念、内涵、特征等,对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培育路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知识图谱系统分析该领域研究趋势、热点等方面鲜有涉及。因此,为了清晰把握创新文化的研究现状,本文在梳理创新文化来源、概念、内涵的基础之上,基于CNKI和CSSCI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分析,结合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工具从发文作者与机构分布、来源期刊分布、关键词聚类、热点词突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洞察[7],以期为后续关于创新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创新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一)创新文化的定义

创新依赖于文化,文化促进创新[8]。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创新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在讨论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差别时,将“文化”的定义限定在法律的范围之内。然而,技术创新的成功因素还需考虑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框架及传统的行为模式,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文化”[9]。那么,什么是创新文化?它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也未形成统一的答案。但是从现有关于创新文化定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即大部分学者都在强调行为主体的意识层面、精神层面,在强调这样一个对主体创新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起潜移默化作用的综合体,如表1所示。

这些共性所反映出来的是文化在创新中的力量是无形的。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在互联网、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创新对于一个企业、城市、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新文化的内涵也在这个趋势中不断丰富。目前国家所倡导的创新文化反映的是一种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价值取向协同,一种全社会对于创新的价值取向认同,一种能够催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二)创新文化的层面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化,都是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某个团体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及对内外部的结合问题这一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埃德加沙因在《组织文化与领导力》[14]一书中,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核心层是内在的基本假设,这种假设是无形的、理所当然的和潜意识的;中间层是价值观,是意识的高级阶段;外层是人为事物和创造物,如物体的空间布局等,这一层是有形的但却难以解释,因为置身于文化当中的成员很难意识到他们自己的创造物。我们所观察到的个体的行为模式或规律,在没有深层次分析文化的内部结构及挖掘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的时候,很难判断这些行为到底是不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对文化层次的划分,也反映了其涵盖的范围和边界。后来很多关于文化或者组织文化的研究,都繼承了沙因的观点,并进行了改变,比如将基本假设和价值观归入到同一层面,用来表示个体的意识等。创新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本质上也囊括了文化所具有的各种要素,而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目前关于创新文化层次的研究较为丰富,普遍是将创新价值观或者创新观念作为创新文化的核心层[15-16]。这已经形成一个共同的特征,但在中间层及外显层有所区别,使得各学者对文化的形成机理有着不同的见解。

二、创新文化文献计量分析

(一)数据搜集与方法介绍

本文的目标是分析中国情境下的创新文化研究现状与趋势,来源数据库主要包含中国知网(CNKI)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创新文化”概念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为了能够全面涵盖“创新文化”的研究历程,将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1985至2017年。其中CNKI文献检索主要包含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及全国性会议论文。论文主题设置为“创新文化”,来源期刊限定为CSCD、CSSCI、核心期刊、EI来源期刊、SCI来源期刊。创新文化本质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因此在学科选择上只纳入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几类。最终,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到期刊论文907篇,博士论文417篇,全国性会议论文78篇,在CSSCI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161篇。将上述两种数据库得到的文献以Citespace可识别的格式导出,并通过转换用以最终的数据分析。

Citespace也称“引文空间”,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17],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其知识拐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18]。有许多用于可视化知识领域的软件工具[19],但CiteSpace是更平衡、更强大的软件之一,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20]。前面提到的使用相关技术识别研究前沿的方法,是研究人员高频引用的文章集合,具有领域特异性的属性,通常由最近引用的四十到五十篇文献组[21]。CiteSpace生成的研究前沿术语捕获了共焦聚类的核心概念,并提供了知识域及其相关网络的一般概述[22]。

(二)CNKI可视化统计分析

首先运用CNKI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期刊类“创新文化”文献发表数量的时间趋势、作者文献产出分布、机构文献产出分布、“创新文化”文献来源期刊发表数量占比进行初步观察。图1中可以看出,“创新文化”最早的期刊文献发表于1994年,此后逐渐增加。从2004年开始呈快速发展趋势,并在2009年以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2013年达到峰值,发表83篇。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创新能力在GDP总和占世界92%的49个国家中位列24。2004年底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23],并于2006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创新精神,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这些来自国家层面对创新及创新文化的重视,可能是诱使创新文化相关研究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创新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在该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团队及组织不断涌现。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创新文化文献产出的作者分布上,方本新发表的数量相对较多,达到7篇,其次是辜胜阻、牟绍波与高锡荣,分别发表5篇、4篇、4篇。除此之外,有10位学者发表的文献数量为3篇,其余学者则集中在2篇和1篇。图3反映了创新文化文献产出的机构分布,可以看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列该研究领域前四位,分别达到22篇、19篇、17篇与16篇。其中,浙江大学的代表学者包括许庆瑞、魏江等,清华大学的代表学者包括陈劲、王平聚、曾国屏、吴金希等,武汉大学的代表学者为辜胜阻等,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代表学者则是方本新等。

图4反映了创新文化文献发表的来源期刊分布,发表数量排名前两位的期刊是《科技进步与对策》与《科技管理研究》,占比均超过10%。其次是《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研管理》等,大多集中于管理学领域和高校创新文化研究。通过CNKI检索功能得到《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中创新文化相关文献被引用量最高的是《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24]一文。该文发表于1998年,基于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对比分析了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化对其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将文化视为技术创新活动的软环境。《科技管理研究》期刊中被引用量最高的文章来自陈春花教授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研究》[25]。该文将创新型文化视为企业文化的一种关键类型,受到企业家精神、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内外部因素与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形式。

(三)Citespace创新文化研究可视化分析

1.文献产出作者分布及合作网络

Citespace文献分析结果的界面当中,包含分析时间、数据来源、时间跨度、网络分布等信息。其中网络分布(Network)中的N表示网络节点的数量;E表示连线的数量;density表示网络的密度,是由网络中的实际关系数除以理论上的最大关系数所得[26]。在CiteSpace功能参数中设置作者为主要分析项,得到创新文化相关文献作者合作频次较高的网络结构,并提取了其中的部分子网络,经过调整后,如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网络的N值为72,E值为15,密度为0.0059。其中圆圈的大小代表了作者的文献产出量;线条的粗细代表了合作的频繁程度;线条的数量代表了合作关系的数量;同一端点若连接多条线条,则表示该作者存在多种合作关系。该网络中发文最多的学者是方本新,与CNKI的统计保持一致。两两合作较为频繁的学者包括王平聚与曾国屏、孙建国与田宝、高锡荣与柯俊、李卫华与苏国红、段倩倩与侯光明等。而朱巖梅、李宗乘、李靖华之间则形成合作网络关系。由于CiteSpace的分析中包含了期刊论文、博士论文与会议论文,因此在作者发文数量上与前文CNKI的统计存在一定偏差。

基于前文中CNKI对创新文化产出作者分布的统计,结合Citespace的分析结果,本文对发文数量排名靠前的几位学者的成果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文最多的学者方本新,其研究成果集中在2005至2008年时间段。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价值网络:文化视角下的创新意义与功能》[27],该文指出创新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不断演进的过程,并从文化的视角系统性阐述了价值网络的创新意义及其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方本新在另外几篇关于创新文化的文献中将创新文化的本质界定为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外界发展变化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论述了创新文化的主导范式,即对创新文化及其变革的基本假设、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的形成与选择。他认为用新价值观取代传统的价值理论作为创新文化的范式,对于推进创新文化体系的转型与重构具有重要意义。方本新对创新文化最核心的层次——价值取向的深刻解析[28],为后期更多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今天,国家谈到的创新文化的培育问题与方本新的研究是一脉相承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切入:一是创新体系中多元主体的创新价值取向协同问题;二是社会公众的创新价值取向认同问题。但由于目前主体、区域等各个方面存在的高异质性,使得上述问题的解决面临重重障碍,有待学者的进一步考察。孙建国[29]、牟绍波[30]、辜胜阻[31]、高锡荣[32]几位学者的高被引文献当中,分别从企业、产业、区域、国家等层面探讨了创新文化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现实境况等问题,运用了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

此外,本文梳理了创新文化相关文献被引用量排名前10的文章,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早期的高被引研究中跨越企业、高校、城市、区域等多个层面,论述较多的是大学中的创新文化,并强调其在教育中的作用。直到今天,这个话题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企业创新文化的研究也是前期学者比较关注的话题,因为其对企业管理的变革、企业绩效的提升以及企业核心竞争的培育起着较大作用,并为后来的关于区域创新文化、国家创新文化以及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2.文献产出研究机构分布及合作网络

在CiteSpace功能参数中设置机构为主要分析

项,得到创新文化相关文献发文机构的网络图,该网络的N值为48,E值为6,密度为0.0053。通过合作网络的分析,可以发现创新文化研究力量的整体布局[33]。与CNKI统计数据不同的是,CiteSpace的分析将发文机构细化到学院层面。从图6中可以看出,发文最多的是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其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而在合作网络上,从节点连接强度来看,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其他机构的合作关系相对较多,而清华大学则是内部合作较为频繁,比如清华大学的科学技术研究所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之间的合作。这些节点之间的共性是空间距离较短或归属于同一母机构。

3.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研究热点是某时间段内该领域学者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代表了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对研

究热点进行分析能够帮助研究人员紧扣时代脉搏,

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共词网络结构图谱结合突

现词检测功能,能够分析具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热点的演变[34]。在Citespace功能参数中设置关键词为主要分析项,得到创新文化研究的词频与共词网络。词频分析是一种在文献信息中提取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频次的高低分布,来把握该领域发展动向和研究热点的方法。共词分析是对一组词两两统计他们在同一组文献中出现的次数,通过这种共现次数来测度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35]。中心度是在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的最直接指标。一个节点的中心度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36]。表4对分析结果中频次与中心度排在前10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两项指标排在前两位的均为创新和创新文化。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我国对于创新中的文化要素的重视,尤其强调创新文化对于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化机理以及创新文化的影响因素等等。且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都对创新文化做了深入探讨。

图7是对关键词共词网络聚类标签的命名,由于单从聚类名称很难得到热点词所包含的具体信息,因此需要结合子聚类以更为深入地分析各聚类名称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聚类#0与聚类#1为“创新”和“创新文化”,子聚类包含“文化素质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爱国主义”“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等,较多集中于宏观层面。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通过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发展创新文化与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等途径来实现。全球化客观背景下,世界许多国家走打造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整体框架较为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但体系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融通性上还存在一定缺陷。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式设计与选择应当在充分考察国外创新能力强的国家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的现实特征,针对性地借鉴和吸收。

聚类#2与聚类#7为“协同创新”和“影响因素”,子聚类包含“创新系统”“创新能力”“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发展模式”“生成机理”等。创新文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其生成机理及培育模式的研究不断丰富但尚未达成一致。协同创新作为培育创新文化的重要方式,是在系统理论的框架之下实现多元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协同与行为协同,实现各类创新政策的协同等。协同创新的实现机制与评价体系等是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对于我国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聚类#3与聚类#4为“文化自觉”和“文化創新”,子聚类包含“文化创造活力”“制度”“机制创新”“文化软实力”等。“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由费孝通先生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明白其文化的来源、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从而获得在新时代下获得文化的自决权和自主权[37]。目前这个具有总结性和启示性的判断已经成为共识。任何创新都源自继承与学习,中国的创新文化也必须源自对自身传统的继承,由于我们抛弃了传统,导致主体缺位。所以,“文化自觉”也是“主体自觉”[38]。约瑟夫的软实力概念来自国家层面,是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的精神力,包括政治制度的吸引力、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以及根植于情感的动态等[39],软实力可以对硬实力产生积极影响[40]。文化构成了软实力的底部和基础,文化创新的目的就在于营造利于创新的氛围,破除阻碍创新的旧有观念,形成能够集聚各种创新要素的吸引力。文化创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模式,要改变这种现状以实现对创新的认知和认同,就要变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继续实施多元科学普及等制度。中国情境下的创新文化具有独特的特征,如何从多来年中华文化的历史进程中挖掘其来源,并结合时代特性以指导今天的文化改革和建设,是学术界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聚类#5与聚类#9为“技术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子聚类分别包含“组织管理创新”“区域创新系统”“作用机理”“动力机制”“产业集群”“文化根植性”等。近年来,创新系统、创新网络、创新集群、创新生态等多个既有共性又各有内涵的概念先后诞生,都在倡导创新主体之间的开放合作与竞争,成为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国家或区域提高创新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支撑。由于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不断涌现,包括其演化机制、运行动力等,并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文化生态系统[41]的概念。

聚类#6和聚类#8分别为“企业管理”和“企业创新文化”,子聚类包括“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企业家”“创新型企业”等。2016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引领重要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并在近两年将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双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只有坚持市场导向,牢固树立企业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主体地位,才能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重大调整中找到立足之地。

为更准确判断聚类网络的大小及各聚类的最大子聚类等相关信息,在关键词网络的聚类分析图上进一步计算聚类尺寸大小(size)、轮廓值(silhouette)、年份的平均值、LLR值以及相对应的P值,如表5。聚类的尺寸大小是该聚类中包含的文献的数量,轮廓值大小反映的是轮廓内部节点的紧密和分离程度。LLR值反映了聚类中关键词的重要程度,LLR越大的词越具有对这个聚类代表性,不是单纯的次数关系[42]。从表中可以看出“文化传承创新”“自主创新”“创新绩效”“科技创新”“文化产业”“企业文化”“企业”“顾客价值主张”“财政管理”“产业集群”分别为各聚类的最大子聚类,并且LLR值均在0.000的水平上显著,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

关于创新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1985~2017年的整体时间段划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为1985~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7年。分析结果为图8至图9。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及其以前的研究中,词频较高的有“综合创新”“文化观”“教条主义”“思想体系”“僵化模式”以及几位领导人的名字。此时间段处于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尤其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塑造。确立正确的思想体系、改变旧有的僵化模式是这个时期的重点。这也为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奠定了理论、思想和文化基础。2001~2005年时间段更多论及企业创新文化,并有大量关于企业管理模式、企业家、企业创新体系的理论、实证以及案例方面的研究。2006~2010年时间段除在企业层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外,“产业集群”“作用机理”及“中国创造”等词出现的频率增多。侧面反映出创新文化的理论研究在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开始重点探讨作用机理、形成机制等。在研究层面上逐步扩散到产业、城市及区域层面,形成创新文化研究覆盖全社会的现象。2011~2017年时间段更加关注产学研多主体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产权以及价值创造等主题,跟随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趋势,愈发强调创新文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并不断在制度、政策上进行改革,以破除阻碍企业创新及产学研融通的藩篱,实现价值共创。

Citespace中突现词分析也可反映研究趋势[43]。图为突现度较高的20个关键词的分布,其中Strength代表突现度;红色部位代表突现的时间区间。图中可以看出突现时间持续最长的是“创新”,起始于1999年,结束于2005年。突现强度最大的是“协同创新”,强度值为11.5166,始于2013

年。突現时间出现最晚的是“影响因素”,开始于

2014年。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多元创新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价值认知、目标等因素的差异性会导致冲突的出现,如何能够实现高效协同,使得创新系统正常运转,是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难题。协同创新、创新文化、影响因素三者之间是无法分离的。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主体价值取向经历接触、冲突、整合三个阶段,最终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价值取向协同的过程也是创新文化培育的过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通过理论或实证的方式去识别多元主体价值协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障碍与困境,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需更多跨学科相结合的深入研究。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CNKI计量可视化分析的功能之上,结合信息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1985~2017年收录于CNKI和CSSCI数据库中的创新文化相关期刊、博士及会议论文进行了检索和文献可视化,通过运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及突现分析等方法,发现二十多年以来学术界在创新文化领域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创新文化相关文献最早发表于1994年并在之后数量逐渐上升,其中期刊论文在2007年以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并于2013年到达峰值,产出数量为83篇。在文献的统计区间之内,发文量最多的几位学者分别是方本新、辜胜阻、牟绍波、高锡荣、孙建国等。文献产出数量较多的机构包括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其中同济大学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相对较为频繁。但总体上作者之间、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跨机构和跨区域之间的合作。

(2)通过聚类网络对创新文化研究热点的分析发现,十个热点词聚类标签分别为“创新”“创新文化”“协同创新”“文化自觉”“文化创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影响因素”“企业创新文化”“开放式创新”,涵盖创新文化研究的大多数领域。其中“创新”与“创新文化”是出现频次最高和中心性最强的两个关键词。“企业管理”“企业创新文化”等相对来说是研究较为成熟的领域。而创新文化的“影响因素”“开放式创新”等领域还有待进行更为深入的挖掘。

(3)通过突现词的分析发现,“协同创新”是突现强度最高的关键词,“创新”是突现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持续了7年,“影响因素”是突现时间最晚的关键词,始于2014年,并仍未呈现下降趋势。

创新文化的研究与我国的创新发展战略是相伴而生的,热点词的突现背后可能映射了一项或多项创新政策的出台或调整。当前创新文化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得益于前人在该领域所做的理论上与实践上的铺垫。但创新文化包含各类复杂性元素,涉及众多个体的心理层面,不能期待在短期之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文化的内核层是个体或者组织的价值取向,而创新文化的核心在于对创新重要性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因此,要对创新文化进行深刻的把握,就要揭示出创新价值取向是如何形成的,这是需要付诸更多努力研究的问题。此外,从CiteSpace分析的研究趋势当中我们已经发现,文化视角下的创新发展经历了企业创新文化、区域创新文化、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等阶段。目前,创新文化的目标已经演变为各类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价值共创,如何实现主体对创新的文化认同最终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可能会是未来创新文化研究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MAREKHA I, OMELYANENKO V. Cultural Aspect of Innovation Strategies' Ecologization[J]. Economic Annals-XXI, 2016 (162): 9-12.

[2]孙玉涛,刘凤朝.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确立——情境、内涵和政策[J].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16-1724.

[3]张赤东,马驰,徐永昌,等.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论证——基于文献述评的角度[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0):14-19.

[4]卢方元,海婷婷.政府在环保产业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10):55-58.

[5]杨海波.创新生态视角下的科技管理模式变革[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6):43-46.

[6]创新互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15):5-14.

[7]LI X, QIAO H, WANG S. Exploring Evolution and Emerging Trends in Business Model Study: A Co-Citation Analysis[J]. Scientometrics, 2017, 111(2):1-19.

[8]MEDCOF J W, WANG C H. Does National Culture Influence Exploratory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7, 73(4):235.

[9]阿尔巴赫.文化VS技术创新[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0]张钢,许庆瑞.文化类型、组织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1996(5):26-31.

[11]宋培林.论企业创新文化──兼析我国企业创新文化的营造[J].当代经济科学,2000(5):60-64

[12]金吾伦.创新文化:意义与中国特色[J].学术研究,2006(6):5-10.

[13]王平聚,曾國屏.创新文化系统演进与结构研究——基于深圳的案例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3):40-43.

[14]SCHEIN, EDGAR 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 Washinton: Jossey-Bass, 2004.

[15]叶育登,方立明,奚从清.试论创新文化及其主导范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3):87-93.

[16]刘朝臣,鲍步云,彭建涛.企业创新文化的精神层结构及其建设[J].技术经济,2008(1):53-58.

[17]XU X, MISHRA G D, Jones M. Mapping the Global Research Landscape and Knowledge Gaps on Multimorbidity: A Bibliometric Study.[J]. Journal of Global Health, 2017, 7(1):010414.

[18]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19]COBO M J, LOPEZ-HERRERA A G, HERRERA-VIEDMA E, et al. Science Mapping Software Tools: Review, Analysis, and Cooperative Study among Tool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62(7):1382-1402.

[20]GRUBESIC T H, MATISZIW T C, MURRAY A T, et al. Comparative Approaches for Assessing Network Vulnerability[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8, 31(1):88-112.

[21]CHEN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M]. New Jerse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22]WEI F, GRUBESIC T H, BISHOP B W. Exploring the GIS Knowledge Domain Using CiteSpace[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15, 67(3):374-384.

[23]徐冠华.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5(10):1-7.

[24]盛亚,吴建中.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8(6):46-47.

[25]陈春花,刘国江.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3):294-296.

[26]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27]方本新,张宁.价值网络:文化视角下的创新意义与功能[J].科研管理,2008(1):138-143+187.

[28]方本新,王利敏.创新文化:基于新价值观的分析与选择[J].预测,2008(2):27-31.

[29]孙建国,田宝.变革型领导及其对创新文化的影响[J].管理评论,2006(5):15-22+63.

[30]牟绍波,任家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基于集群创新文化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325-326+332.

[31]辜胜阻,郑凌云,张昭华.区域经济文化对创新模式影响的比较分析——以硅谷和温州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6(4):8-14+45.

[32]高锡荣,柯俊.中国创新文化之现状调查与问题剖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6(7):10-15+22.

[33]王梓懿,沈正平,杜明伟.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新型城镇化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经济地理,2017,37(1):32-39.

[34]蒋贵凰,李晨光,范景军.我国城镇化研究热点演进的知识图谱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0):46-51.

[35]李杰, 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學出版社,2016.

[36]KLEIN A, AHLF H, SHARMA V. Social Activity and Structural Centralit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Telematics & Informatics, 2015, 32(2):321-332.

[37]周飞舟.从“志在富民”到“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晚年的思想转向[J].社会,2017,37(4):143-187.

[38]张超中,武夷山.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J].中国软科学,2010(10):63-75+85.

[39]SOLOMON T. The Affective Underpinnings of Soft Power[J].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4, 20(3):720-741.

[40]张梅,约瑟夫·奈.中国软实力的现状、发展与新时期的中美关系——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约瑟夫·奈教授[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12-16.

[41]陈长杰. 创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42]CHEN C, IBEKWE-SANJUAN F, HOU J.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 61(7):1386-1409.

[43]XIAO F, LI C, SUN J, et al. Knowledge Domain and Emerging Trends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A Scientometric Review Based on CiteSpace Analysis[J]. Front Chem, 2017, 5.

猜你喜欢

研究趋势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企业绩效研究评述比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