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

2019-09-10魏阳枝

学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支配自学学会

魏阳枝

现在经常参加一些优秀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偶然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已经被作为优秀教学样板被观摩学习的课堂中,没有语言表达的“静悄悄时间”整体都比较少。一堂课里,6成以上的耗时是老师在说,3成左右的耗时是学生在说,“沉默”的时间只有不足6%。对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分析思考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问题根源——对学生潜能估计不足

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问题上,其实早已形成几点共识。目前大家都普遍同意几种理念,包括“课堂上的每一分鐘都是属于学生的”“把时空还给学生”“打破教师话语霸权”。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却往往会出现偏差。顾虑学生耽误时间,担心学生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甚至迷信教师讲解等,这都造成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被教师挤占。事实上,只要学生真正在读、在想、在做、在活动,又怎么会耽误教学时间呢?实在是教师的‘说’耽误了学生很多时间。”

二、解决出路——减少、控制教师支配时间

确立“40分钟都是学生的”这一时间观念之后,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课堂教学时间加减规律”。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教师支配的时间越长,学生支配的时间必然就越短,反之亦然。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时间的支配有三种基本方式:教师支配、学生支配、师生共同支配。因此。把时间真正还给孩子的出路在于减少、控制教师支配时间。

以数学教学为例,这是一个动静交替的复杂、多向的过程。教学中有意义的沉默能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增值”效应:学生需要经常静下心来进行理性的思维、分析,老师也需要这样的“缓冲”来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对教学及时进行调整。

三、增加属于学生的“沉默”益处多多

(一)让学生在“沉默”中自学。

课堂中适当的“自学”(自学课本、自学例题)就是留给学生一个静的空间,从而也给学生以宽广的思考和创造空间,并使课堂呈现出错落有致、虚实相生的灵动的艺术效果。学生们可以利用这种“间歇”充分咀嚼、消化、吸收所学的知识,或者去回忆、思考、联想,也可以进行实际训练,学生们通过这种有益的“小憩”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精神上的准备。

(二)让学生在“沉默”中自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善于创设“愤”与“悱”的问题情境,并在此状态下加以引领,促使问题得到解决。在学生处于当“悱”未悱、当“愤”未愤的时候,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静静地思考,历经“顿悟”,感受“茅塞顿开”的喜悦。

(三)让学生在“沉默”中反思。

当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时,当学生沉湎于不假思索中,不妨给他们浇浇冷水,让他们静下心来再细细地思考:“我考虑问题已经全面了吗?”“我是不是已经考虑足够多的因素?”“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冷静的思维,才是教育成功的真谛。

四、“沉默”是金如何做?

(一)课堂之前:首先解决“教什么”

课堂上的“沉默是金”如何引导和把控,在课堂之前就要有所准备。

01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问题

“教”必须以“学”为前提,“教”不能离开“学”。要促使“教”回归本意,首先必须解决究竟“教什么”“为什么教”的目的问题,从而才能解决突出重点,坚守根据教学内容由主到次,合理分配教学活动时间的基本原则。

02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

学情分析非常重要,上课之前最好切实了解学生的通过各种渠道的“已知”、看不懂的“未知”、兴趣所在的“想知”、以及潜力所及的“能知”,从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喋喋不休。

03解决“怎么教”问题

在教之前,还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精心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首先要明确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不过,要知道,即便提炼得再核心的问题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引入、跟进、展开、深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串”、“问题链”。其次,还要特别重视来自学生的问题。

(二)课堂之上:学会把球抛给学生

01课堂上,要特别注意提高“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一节课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常常是同桌两人互动,可以及时知道对错,效率最高;同桌之间讨论不起来的问题,则需要小组(前后四人)互动;在此基础上的全班交流,则着重解决有争议的问题,以及展示与众不同的回答和观点。

02同时,教师也要学会倾听,耐心等待学生表达。

所谓“学会倾听”是指能够理解学生的表达、背后的思考;识别学生的亮点或合理性;提取学生潜在的疑问或思维受阻之处。

03教师还需要学会“把球抛给学生”。

比如当学生的解题思路卡住了,老师可以试着去询问“你哪里不会”“困惑是什么”等,甚至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提出一个启发性的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04教师还要学会随机应变、酌情调控。

提高应变能力需要有意识逐步积累经验,最有效的路径是坚持课后及时反思。写教学反思:贵在言之有物,切忌空话、套话;贵在持之以恒,养成习惯;贵在从“心动”走向“行动”,“思”“行”相伴。

(三)一点经验之谈:三讲三不讲

“三讲”即:讲核心的问题,讲学生思路和方法,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

“三不讲”即:学生会了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

“三思而后言”即:“话到嘴边思半句”,忌不假思索地全盘肯定或否定,语言切中要旨,既有一语道破思维的奥妙,又有富有启发性和留有思考的余地。

要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首先要确立“40分钟都是学生的”这一时间观念;其次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有所加、有所减;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前准备阶段多做研究、在上课互动环节多做尝试,打破教师话语霸权,真正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师严谨精炼的教学语言表达、也要有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除此之外,更需要给予学生静静思考的空间和培养学生独立反思的素养。因此,课堂不是老师“T台秀”的舞台,课堂要经得起沉默,要多制造一些静悄悄的时间。

猜你喜欢

支配自学学会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跟踪导练(四)4
学会分享
一言堂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