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金融行业发展问题及对策

2019-09-10尤晓艳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

尤晓艳

摘 要:我国汽车金融行业,随着民用汽车的快速普及得到了迅速发展,汽车金融市场需求庞大,但汽车金融行业整体经济效益并不理想。面对这一客观情况,本文从分析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现状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以金融视角归纳了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问题。并结合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环境以及社会配套体系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一些学术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汽车金融;发展问题;缺乏创新

近几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民用汽车的销量逐年攀升。国家对于汽车贷款等汽车金融业务的管理愈加重视。目前来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优势,同时行业内部发展问题、有关法律法规体系等都比较科学和稳定。但就我国近几年各大权威国营金融机构出具的汽车金融业务经济效益财务报表数据分析结果来看,我国汽车金融企业与其他金融业务相比发展优势并不明显。

一、国内汽车金融行业发展问题分析

(一)宏观发展问题

1、汽车金融社会行业配套体系仍然不够完善

如上文所述,目前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仍存在一些由于发展体系不成熟造成的发展障碍。首先,我国虽然针对汽车贷款等业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在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汽车金融问题时,并不能明确的界定其违法以及违规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汽车金融行业经济纠纷问题还难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其次,由于国内汽车金融行业缺乏较为权威的行业内部管理机构,导致行业内部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竞争严重。最后,我国汽车金融相关缺乏权威的信用管理体系。导致国内的汽车金融业务运营风险较高,且金融机构需要投入的风险管控成本较大,汽车贷款等具体业务流程繁琐,贷款审核时间较长,业务运作效率低下。

2、汽车金融市场整体缺乏活力

目前,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市场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国内的几家主要国营银行之间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汽车金融行业市场竞争关系。而且这些国营银行利用自身庞大的稳定市场优势和资本优势,能够快速的瓜分到一个地区几乎全部的汽车金融市场,导致一些私营的金融机构很难开展汽车金融业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汽车金融行业的市场垄断现象。同时,一些地区几家国营银行之间不断就市场竞争问题投入了大量的竞争类营销精力,导致整个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汽车金融业务营销市场疲劳,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对汽车金融行业整体的信任度。

3、汽车金融行业缺失复合型专业人才

一方面,我国高校对于汽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够合理,导致我国大部分金融机构开设的汽车金融业务,在运营管理以及业务拓展等方面都缺乏专业人才。同时,大多金融机构也缺少完善的针对汽车金融业务的在职培训渠道。导致大多金融机构的汽车金融业务很难发展,特别是基层业务人员对于业务经营管理的优化以及业务类型及范围的拓展等日常工作往往力不从心。其次,部分金融机构在招聘汽车金融专项人才时,招聘考察的方向过于片面,部分人员只是具备一些传统的金融行业知识,对汽车产品缺乏了解,只是对汽车产品比较精通或具备汽车营销市场人脉优势,但对金融行业的一些营销技巧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瓶颈。

(二)微观发展问题

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同样存在一些企业内部的业务发展问题。其问题表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管理问题、业务类型问题以及营销问题三大类。首先,目前受国内汽车金融行业权威征信体系缺失的影响,汽车金融行业各类业务运营风险普遍较大,但是部分金融机构对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管控手段不足,对于消费者还款能力的审核信息收集不够全面准确,导致各类“坏账”情况层出不穷。其次,各大地方金融企业在发展汽车金融业务时,大多将发展重心放在了市场竞争上,对于业务形式的开发投入不够,导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业务形式单一,大多数汽车贷款等金融业务缺乏特色,市场同质竞争严重。最后,部分金融机构汽车金融营销渠道过于传统。传统的口碑式营销模式很难在目前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信息时代取得显著的营销效果。

二、国内汽车金融行业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一)宏观发展问题对策

1、完善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相关社会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从政府层面,完善各地区针对汽车金融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以及检察院等司法機构可以共同参考我国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一些更加具体的管理法规以及行业规章制度,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汽车金融行业经济纠纷案例实际矛盾双方的权责情况,制定各类情况具体的取证流程以及界定标准,并给出具体的处罚意见,切实的能够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各类汽车金融行业的经济纠纷社会问题。其次,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内部也可以组织成立一个具备行业权威性的行业内部管理机构,针对国内汽车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实时的制定一些汽车金融行业内部的发展建议以及行业规章制度。最后,可以由我国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几家国营银行共同就汽车贷款等业务建立专门的征信系统,完善针对汽车金融行业的消费者信用管理体系,从行业内部配套服务体系的优化层面为行业运营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信息服务。

2、重视扶持国内的汽车金融行业龙头企业和明星品牌

为了减少汽车金融行业同质竞争带来的资源消耗,各地政府可以针对当地汽车金融行业市场环境以及金融市场整体发展形式,选择一个具备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国营银行作为地区汽车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并扶持其中的一个具备明显市场优势的汽车金融品牌作为地区汽车金融行业明星品牌,这样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市场资源,同时,也整合了人力资源以及研发及创新能力资源,更加有利于地区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地区政府可以通过对一家龙头企业业务发展的管控,达到对整个地区汽车金融市场进行调控的目的,通过重点调控培养龙头企业发展实惠的汽车金融业务,重新获取地区消费者对汽车金融类产品的信心,改善整个地区的汽车金融市场质量。

汽车金融作为一个金融产业不断发展下产生的新型金融产业类型,其发展所需的人才也必须具备过硬的金融业务能力和职业创新素养,同时还要对汽车这一主要金融载体具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类专业复合型人才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开展系统的、专注的职业化专项教育。国内各大高校可以考虑重视汽车金融专业,并多鼓励校园内部建立汽车金融行业社团等学习交流组织,提高汽车金融行业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影响力,从校园环境中就吸引足够多的未来人才加入到汽车金融行业的学习深造中来,为我国的汽车金融行业运用发展以及研发创新输送更多更加专业、更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一些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机构比如上文中提到的龙头企业,也可以尝试建立企业内部的汽车金融行业业务开发研究小组,从市场调研、分析、业务类型创新、运营模式创新、营销手段创新等方向全面开展国内汽车金融行业的学术研究工作,为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

(二)微观发展问题对策

企业内部汽车金融行业发展的优化主要有三个方向。首先,管理层面需充分发挥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模式的成熟风险控制体系优势,从企业整体财务风险管理、业务运营风险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等,多个角度开展汽车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完善企业内部针对汽车贷款等,主要汽车金融业务的审核环节流程及细节规定,从风险控制角度进一步排查信贷运用、资金周转、固定资产评估等贷款审核环节的各类审核数据收集的全面程度和准确度。同时,按照汽车行业生产、流通、购买以及消费各个环节的具体特点,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消费者信用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企业内部针对汽车金融业务的风险管控混乱现状。其次,企业应该将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重心放在业务创新和市场开发上,积极通过对传统汽车金融产品形式以及合作业务模式的创新改革,把产品特色来做为市场核心竞争力。最后,企业应该积极的拓展网络自媒体等新型营销渠道,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等平台来扩大广告的受众群体,提高营销效果。

总的来说,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具备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是我国目前金融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子行业之一。各大金融机构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等社会各界已经越来越重视汽车金融这一新型金融产业形式的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客观总结了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存在的宏观障碍以及微观问题。并从金融行业发展视角,提出了对应的宏观层面的优化体系、激活市场、培养人才,以及微观层面的加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积极进行业务形式创新、扩展营销渠道两大方面的具体优化策略。但是,本文受篇幅限制,对于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现状以及问题的分析主要借由其他同类参考文献中归纳信息得来的,有待进一步进行实证调研。同时本文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优化。期望,这些研究方面的不足能在笔者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得到补充。

参考文献:

[1]袁钢明.汽车金融服务费是“行规”还是“行业毒瘤”[J].價格理论与实践,2019(05):30-31.

[2]陈昂.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预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2):34-35.

[3]郑劼.车市遇冷,金融遇热[J].汽车观察,2019(01):70-73.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
方言文化类APP平台的发展问题和推广策略
企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问题分析
治理视域下武汉市养老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对灵璧县近期发展的研究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我国中小建筑企业发展及融资问题研究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浅议绿色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