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策略的探讨
2019-09-10吴天娇
吴天娇
摘 要:目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正在逐渐成为困扰部分教师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在于体育课程与过去相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部分教师因为体育长期被视为“副课”,而缺乏对体育教学的研究与总结,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陈旧落后。二者结合,实际上就造成了初中体育教学的一种“供求”上的矛盾。本文即从灵活采用体育游戏、合理进行个性教学、改革创新学习评价三个方面,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同仁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开展策略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普遍较高,但有时“目的不纯”。初中生随着学段的上升,学习负担日益沉重,中考压力越来越大,在部分学生眼中体育课程成了一种放松的方式,寄望于得到身心上的休息。对于体能锻炼、体育知识学习等内容,他们的参与度其实并不高。体育课程看似正常进行,实际上在缺乏学生配合的情况下,并没有完全开展起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教师要准确把握住学生心态,从轻松有趣的环节入手,一步步将学生带入状态,逐次展开体育教学活动。
一、灵活采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上文已经提到了初中生在体育课程中可能会抱有的心态。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阐述体育课程对其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等内容,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初中生天性中对于“大道理”就有一定的抵触。此时不妨“顺应”学生的意愿,组织一些集体性质而且趣味性又比较足的体育游戏,吸引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这样一方面能够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状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为其他教学方法的开展创造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
例如,开始部分教师可以组织一个报数蛇形跑比赛。即把学生分成几队,每队围成圆圈,学生分为“1”数和“2”数。教师喊“1”,“1”数学生开始绕着前面的同学做蛇形跑;教师喊“2”,则“1”数同学停下,“2”数同学开始跑。看哪队出错次数最多,就集体表演一个节目。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千奇百怪非常有趣的错误,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参与热情较高,起到较好的锻炼基本身体素质和反应敏捷度的作用。
二、合理进行个性教学,促进学生共同提高
个性化教学在各科教学中已经有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比如分层教学就属于个性化教学的一种主要途径。体育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吸取其他学科的经验,根据学科需要适当调整应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个人爱好、性格特征等各方面情况,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千差万别,教学内容总是整齐划一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深刻认识并改正自身缺点,对某些存在特殊优势的学生来说也没有充分发挥的机会,很难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甚至可能会造成体育“学困生”。
例如,学生A体型比较胖,对于正常的课堂体育训练很难坚持完成。教師可以将此类学生组织在一起,为他们安排更多的有氧运动,从降低其体重、提升其基本身体素质开始做起。又如学生B,体能比较充沛,但是身体协调性有所欠缺,在篮球等运动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某些技术动作很难掌握。对这类学生,教师则可以让他们多练习一些技巧性项目,帮助他们补齐短板,提升其综合素质。
三、改革创新学习评价,赋予学生强大信心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学习评价的依据基本就是学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特别是基础较差、平时又比较努力的学生,很容易受到信心上的打击。因为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体育课程同样如此,不能以简单的考试成绩就为学生下定义。同时,这种评价方式因为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其科学性和准确性也是存疑的,教师下一阶段的教学方向可能会因此出现偏差,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改革创新学习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乃至提升学生在学习评价上的参与度。
以上文提到的学生A为例。学生A的首要任务是减重,体育成绩发生质的提升必然是在减重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因此,即使其短期内的体育成绩没有明显的进步甚至稍有退步,教师也应针对其在减重上的努力程度给予适当的鼓励与肯定,赋予其继续努力的动力。对于学生B,本来体能就比较好,在一些常规项目的考试中成绩一直较为突出,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身体协调性训练没有什么起色,教师应指导其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存在偷懒等现象,必须进行批评教育。通过以上方式,就能保证学习评价的基本公平,对教学的指导作用更大。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课程的问题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上体育课,而在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心参与程度有多高,是否能够切实达到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应该准确把握住学生特征,从学生较容易接受的角度进行切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学习活动,并逐渐具备参与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及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大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志梅.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青少年体育,2018(09):40-41.
[2]韩金龙.核心素养下初中体育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