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江祖延
江祖延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有效推进,小学数学基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在不断的更新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法便是现在各个学校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化的教学方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师要精准的把握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积极的探索高质量应用合作学习法开展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的激发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本文将就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探究
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胆采用该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入手就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合理划分小组,实现优势互补
要想使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其最大的效能,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积极的做好前期的准备性工作,即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小组划分,而要想进行有效的小组划分,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需要数学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如可以通过课堂的现场测试、摸底考试等途径,来对学生的数学知识技能储备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也只有全面化的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基本特点,才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精准的小组划分。另一方面,小组划分是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在具体的划分过程中教师要让组与组之间實力均衡,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即遵循组间平衡、组内互补的原则,如将学困生和优秀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组合,将个性活泼好动和个性文静的学生进行有机结合,让单个小组的内部成员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同时要合理的分配优秀学生和学困生,让每个小组之间实现相对均衡。此外,数学教师还要结合后续的情况变动,对每个小组进行合理及时的调整,如某段时间内小组A中的3名优秀学生均有事请假了,显然教师需要对该小组进行临时性的调整,确保小组的划分始终是合理与科学的。
二、精选探究问题,助力高效合作
问题是小组合作探究的主要研究对象,良好的问题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欲望,进一步的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格外的注重对问题的精挑细选,让每个问题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都能更好的助力学生的合作学习。一方面,教师要把控好问题的数量,如问题的数量设定要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来合理的设定,一般而言数量在3~5个为最佳,如果教学内容简单则可以适当的增加问题的数量,如果教学内容难度系数较高,则可以适当的减少问题数量的设计,确保学生能在课堂有效的将这些问题解决。另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问题设计的质量。所设置的问题要符合教材的教学内容主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指引性,并且有一定的新颖性、开放性、挑战性,新颖性保证学生能有足够的兴趣去探究问题,开放性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知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小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学乘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什么?如何借助小数乘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说一说你对小数乘法的认识等等,让学生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学习。
三、全面发挥引导,注重教师帮扶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自主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将课堂由原来的灌输式教学变成现在的探究式学习,极大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撒手不管、教师就无事可做了,恰恰相反,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做的工作更加的繁重,更需要教师积极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发挥自己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内容时,一方面,需要教师积极的做好小组的划分工作,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还要和学生一起设计课堂讨论学习的任务。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及时的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如有的小组对“商的近似值”内容存在疑惑,而一时也难以解决这些疑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鼓励学生去讨论,认真的去阅读教材,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指引合作学习的方向,不断的帮助学生破解合作学习中存在的瓶颈环节,助力学生较好的开展合作学习。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总体效能,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的提升对该教学模式的重视力度,并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做到合理划分小组、精选探究问题、全面发挥引导等,将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的限度,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乃至小学阶段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宝建.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研[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40+146.
[2]黄恩泽.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273.
[3]朱守俭.合作学习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37(06):1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