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9-09-10宋海芹
宋海芹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中,互联网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各种外国文化涌入中国,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正处在人生的基础时期,接受到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的。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学生来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除了给学生讲述必要的语文知识外,还应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作用,让学生自觉承担起传递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利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 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
1.1 保护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有了一定重要的地位。学生在网上可以接触到很多的知识,却又可能忽略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承担了一定的育人作用。教师应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进行一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在掌握一定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到做人的道理。
1.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教育,重点是要接受到一定的启蒙,建立正确的思想判断,面对事情,有着正确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利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2.1 利用课堂作为载体,创新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课堂作为基本的载体,利用课堂,充分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发挥好手中教材的作用,让学生在接受到一定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才能开展更为合理地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创新教学模式,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教学内容时,本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展教学。比如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自己搜集资料,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选择和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部分,如:作者和闰土认识是因为作者家里是大祭祀的值年,那么值年是什么?利用这个问题,为学生渗透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值年时我们要做什么,利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提高对于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2.2 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给予学生直观化的展示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学会利用高新技术的辅助,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一股新的活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高一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助,让学生拥有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视觉,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更多的教学体验。
例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进行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化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这种趣味化的學习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分析诸葛亮身上足智多谋的性格表现,也让学生向其学习,学习他身上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优秀品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念,接受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3 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语文这门学科,并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余时间,在语文活动中穿插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得到一定语文知识的同时,还接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举办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校园文化节,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多种文化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更好地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语文课堂,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结合当前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夯实学生的人生基础,让学生成长为当前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月.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
[2] 白金声.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八大成果[J].语文教学通讯,2010(06).
[3] 韩士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
[4] 肖明珠,乔艳敏.小学语文教育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市郓城县陈坡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