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心之乐 滋养心灵

2019-09-10林晓旭

世界家苑·学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体验

林晓旭

摘要:青春期的高中生,正处于生活和学习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容易感情用事,情感与情绪正处于激动又不稳定的阶段。通过高中音乐鉴赏课,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排解不良情绪,欣赏古典音乐,培养坚定的意志,欣赏优秀的流行音乐,激发健康的情感,形成音乐对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完善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中音乐鉴赏提倡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思想,意在用音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来分析音乐教育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关键词:情绪的语言;心理渗透;体验

1 欣赏音乐,排解学习压力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帮助人脑分泌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消除负面情绪,使人产生兴奋、幸福等情绪。一些音乐在治疗抑郁症等心理问题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的确,音乐的力量是我们有目共睹的。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以及升学的巨大压力之下,心中难免会产生厌学情绪,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们调节学习压力,重塑对于学习的自信心。有一次上课,我一进教室便看见学生一副昏昏欲睡疲劳样子,甚至还有抱头托腮沉浸在习题中的。我没指责学生,而是播放李云迪弹奏的《钟》,一时间优美的旋侓弥漫整个教室,学生慢慢被生动美妙的音乐所吸引。到了最后快速那段,学生全身心都沉浸音乐的高潮中,翻飞的手指演奏出万钟齐鸣的壮丽景象,仿佛有股力量瞬间灌注在学生身上,使他们的精神都为之一振。接着我开始了课堂的教学,播放了《破铜烂铁敲起来》,学生们看得很投入,听得很入迷。此时学生的情绪已经非常放松,有的同学还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节拍,精神状态变得非常好。过后学生们以更加饱满的状态进入了下节课的学习。

这节课给我的感触很大。它再一次验证了一句话:音乐是情绪的语言。音乐不仅可以唤起情绪体验,帮助我们释放消极的情绪,还能吸引,转移人的注意力,使人改变或者抑制情绪,从而使人获得良好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教学中通过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是一种缓解压力,形成健康心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 古典音乐培养坚定的意志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音乐的魔力在于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境界,帮助人塑造积极坚定的品质。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介绍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充分挖掘音乐家优秀品质,进行心理渗透。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相关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人物性格,激励学生、鼓舞学生、启发学生。通过了解贝多芬辉煌而命运多舛的一生。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使他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憾。介绍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首演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作曲家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发扬不畏困难的精神。

在欣赏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分组畅谈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并写下来。他们的困难各种各样,有生活中的,有学习上的也有情感方面的。面对困难,该怎么做呢?面对人生残酷的考验该怎么继续呢?欣赏音乐《第五交响曲》,在音乐的涛声中感受作曲家的精神,把痛苦变成动力,把自卑变成自信,把退缩变成前进,以自信、坚强的姿态直面困难,对命运发出挑战的强音。命运与贝多芬开了极大的玩笑,在他创作的巅峰时,耳朵失聪。贝多芬选择了,以顽强的毅力谱写下动人的乐章《第五交响曲》。学生通过了解贝多芬所处时代背景以及他与命运抗争的伟大故事,更进一步地体会到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情感品质。我让学生们再看自己上课之前写的小纸条,有的同学脸上露出了微笑,有的同学轻轻地撕掉纸条。其中有个女同学在下课的时候跟我说,她一直很苦恼英语的口语,因为她说英语总带着家乡口音,怕被人笑话,所以一上英语课很害怕回答问题。在了解貝多芬的故事后,她很佩服贝多芬的毅力,她把贝多芬当成学习的榜样,不畏困难,迎难而上。

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自我意识,自制力比初中生更成熟,可一旦遇到挫折,特别是在考试中受到打击,就会自我怀疑,产生焦虑。有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高中阶段是成绩明显退步的阶段。也就是说高中阶段是一个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和茫然的时期。以音乐教学方式来进行心理渗透,能够不断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帮助学生们坚定自己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确立面对挫折不轻易放弃的意志品质。

3 正确选择流行音乐,激发健康的情感

心理学家认为,音乐提供的刺激使“自我”得到满足。“自我”是原始的,本能的,而且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当“自我”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个体会产生紧张状态,滋生焦虑的情绪。而“自我”的需要得到满足则能消除紧张状态,使个体产生快乐的体验。流行音乐以旋侓优美、琅琅上口、歌词浅显、形式自由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流行音乐本身就是十分情绪化的音乐类型,大部分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流行音乐能够与高中生产生心灵产生共振的根本原因,是流行音乐有助与激发高中生健康情感的前提。接近生活的流行音乐,例如校园民谣讲述的故事就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样,比如《朋友》、《同桌的你》、《短发》、《美好的年华》等。朝气蓬勃,极富校园味道,毫无矫饰,完全是率真性情的流露,契合高中生对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些优秀的作品有利于学生释放心情,教会学生勇于表达、珍惜友谊、热爱生活。

音乐欣赏,使高中生的情感更细腻、丰富,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营养剂”。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是一种整合教学,目的是借助音乐这个载体,协助高中生在面临自身与外部的矛盾时,心理能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促使人格与个性日趋完美。

4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探讨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音乐教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能力,还要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相信随着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探索,更加优秀的教学模式会被开发出来,并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推广、普及,帮助高中生走上心理健康发展之路,为我国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加华.浅谈音乐欣赏对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3).

[2] 郭剑.发挥音乐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意志品质[J].甘肃教育,2013(24).

[3].何淼.巧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J].青春岁月,2013(07).

(作者单位: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凤洲中学)

猜你喜欢

体验
侧重欣赏实效,着眼音乐创造
技校英语课堂开展职场体验式教学初探
景观的语言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