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和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

2019-09-10邱玉清

成功密码 2019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信息技术

邱玉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不仅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融入了课堂之中,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将信息技术以及数学课堂相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课堂;有效把握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以基础的数学学习内容为主,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由于数学是一门符号较多且数字较多的抽象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内容。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对其进行指导与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能够让课堂教学更加活跃,还能通過信息技术来开展数学教学。

一、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教材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便可以采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情境创设,使得学生学习时能够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学到知识,并且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望。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地使学生进入新课程中,再进行数学教学。教师还可以通过媒体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自如地进入学习状态中来。例如,当教学关于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便可以采用多媒体来播放“分金条”的故事,让学生快速进入这个情境之中,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内容。

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主动思考

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是鼓励学生大胆发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如果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进步自然而然也是微乎其微的。数学是一门需要质疑的课程,比如在进行解题的时候一道题也有多种不同的解法,而这些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对于所谓的知识点只有一个概念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问题中的疑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好奇心,将学生带入问题的深处。例如,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角》这篇章节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首先在多媒体中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模型,并且向同学们进行提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对等腰三角形进行度量、证明等探索手段,最终得到等边对等角的答案。通过创设质疑的情境,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求知欲、创造性思维,最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

三、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利用多媒体的力量来充分展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形象,动静结合,使得教学更加声情并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中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突破重点以及难点。例如:当在教学“圆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则可以为了让学生对其进行更好的理解而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进行圆的分割。接着教师便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来对圆进行分割以及整合,并且让圆变成一个长方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对于圆形的面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还使得这些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学生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教学,采用多媒体使课堂更加活跃,并且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快乐,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田中涛, 辛斌.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堂融合的有效把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3):111-112.

[2]林雅梅. 课堂教学的增效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效融合[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7):89-90.

[3]蒋朝英.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中小学电教月刊, 2009(3):27.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浮石乡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