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语言·真悟情感·真学语文
2019-09-10
【课堂实录】
师: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英雄城南昌,老师想带大家穿越一回。我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要去哪个朝代呢?
生:唐朝。
师:对,大唐是个神奇的国度,出现了一大批性格迥异、诗风不同的诗人,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遇见一位美丽的诗人,说他美丽,不是因为他俊朗的外表,也不是因为他磁性的声音,是因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师板书题目)
师:我们之前也学习过杜甫的诗,还有人记得吗?
生:《春望》。
师:你能背诵一下吗?
生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这位同学不但背诵流利,还感情充沛。
生:我们还学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师:请你来背诵一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好吗?
生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谢谢这位同学。提起杜甫都感觉他很落魄。
生:对,很穷,很可怜。
师:其实,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是北方大族。他的祖父杜審言,是近体诗的开创者之一。我们把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的是……
生3:是唐朝以前的诗。近体诗是唐朝以后的诗。
师:对,杜审言是近体诗的开创者之一,他还是当时女皇武则天的宠臣。如果这样你还觉得杜甫祖上不是颇有荣耀,那提到他的远祖杜预,大概大家就会知道,杜氏一直是大族了,杜预是西晋开国大将军,是灭吴统一全国的主要将领。为什么杜甫越来越落魄了呢?这好像也不能埋怨杜甫。唐玄宗后期朝廷由奸臣李林甫把持,李林甫向玄宗建言:野无遗贤。什么意思呢?
生:民间没有贤才了。
师:非常好!因此,杜甫屡试不第,生活愈发清贫。先后在河南、西安担任一些守城门之类的小官。761年,年近半百的杜甫多次易居迁徙之后,终于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来一座属于自己的草堂。饱经沧桑、颠沛流离、贫病交加的杜甫终于迎来了后半生中难得的宁静安定的生活。此时诗人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4:我觉得应该很高兴。
师:终于安定下来,应该是喜悦、闲适。现在网络上有一句流行语,叫苍天饶过谁?八月的一个傍晚,狂风大作,诗人的心情好像也不怎么好了。
师:学诗,首先要“识体”,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有两种:绝句和律诗。今天我们学习的《茅屋》不同于这两种,是歌行体。歌行是较为随意抒情的,对格律和平仄的要求没有绝句和律诗那么严格,抒情更加直接,更具表现力。杜甫弃最擅长的律诗不用,而改用歌行体,说明他有较深较强的情感需要表达。那到底要表达什么情感呢?老师先来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一遍,大家体会一下杜甫的心情,稍后,请一位同学用一个字形容杜甫的心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诗人的心情?
生5:惨。
师:惨可以用来形容诗人的状态,能不能换一个形容心情的词呢?
生:悲。
(师板书:悲)
这首充满着情感的诗,是不是用这个“悲”字就可以完全概括呢?我们来逐层赏析。
一、秋风卷屋茅,欢喜变悲伤
师:首句起势很猛,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深秋八月,狂风乍起,卷走了我屋上几层茅草。看似写景的一句话,和诗人的心情有关吗?
生:有!
师:我想也有。首先,这句点明了季节。
生:秋天。
师:秋天,极易引起人们感怀,我们学过马致远的《秋思》,“枯藤”——
生:“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师:诗人连用九个意象,把秋天写得凄凉悲苦。我们看杜甫笔下的秋天——秋高风狂。我们如果要给这里的秋风加一个形容词,那么应加什么呢?
生:大,狂,猛烈。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怒号。
师:对,一个“怒号”可见,秋风之大,之猛,之狂。这里的“怒号”仅仅是写秋风吗?除了秋风,还有一个人想“怒号”,谁呢?
生:诗人!
师:对极了!“怒号”既是写秋风,也是写诗人。诗人“号”什么呢?
生:“号”屋顶被吹飞了。(生大笑)
师:杜甫所在的成都,秋又来得相对较早。农历八月,已是进入了万物凋零的秋天。我们想,春天刚筑起的一座茅屋,诗人还没有享受到一年,突然就要接受风雨的考验,茅草随风而上,飘飘洒洒,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被一阵秋风撕得粉碎。我们来看PPT中这幅图,在秋风怒号的背景之下,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生:白发苍苍,很孤单,很可怜。
师:在秋风的衬托下,诗人显得更加渺小!面对秋风把茅草吹飞,作者有什么办法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是——
生:无奈。
师:我们在悲上再加一个字,来形容杜甫此时的心情——
生:悲伤。
(师板书:伤)
二、归来自叹息,三叹生活苦
师:一夜秋风起,茅草随风去,茅草都到哪儿去了?我们到诗中找一下原句。
生: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师:飘到了三个地方——江对岸,树梢上,池塘里。这些地方的茅草还能找回吗?
生:不能!
师:难道茅草长了眼睛,这么会飞吗?没有洒落到地上的吗?
生:有!
师:那地上的那些茅草,诗人为什么不去捡回来呢?
生:捡不回来了!
师:为什么?原文中是怎么说的?
生: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师:散落到平地的茅草,也收不回来,南村群童公然抱走了我的茅草。那诗人为什么不去把茅草抢回来呢?
生:因为诗人老无力。
师:老师一开始就介绍了,此时的杜甫年近半百,按理说,49岁还算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会连小孩都抓不到呢?
生6:我认为是因为杜甫身体不好。
师:诗人身体不好是什么造成的呢?
生:穷。
师:对,贫困的生活使得年仅49岁的诗人成为了一个苍颜白发、体弱无力的老人。老师觉得,此时杜甫一定在想,我若不是老而无力,定然将这群小子抓回来暴打一顿。(生大笑)可是,此时,人又捉不到,只能嘴上逞一下威风,只能把这群小孩子称为——
生:盗贼!
师: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位悲天悯人、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他真的会骂这群小孩是盗贼吗?
生:应该不会。
师:杜甫后来专门为此做了一番解释,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中写道——不为困穷宁如此?我们想一下,诗人是在为谁解释呢?
生:南村群童!
师:好!诗人为南村群童解释什么呢?
生:“群童”如果不是因为穷困,怎会冒风来抢我的一文不值的茅草。
师:除了替南村群童辩解,他应该还在为一个人辩解,你觉得是谁呢?
生7:我觉得应该是杜甫!
师:对,为诗人自己解释一番:我如果不是穷困潦倒,也不会因为茅草被抢就心急如焚。茅草找不回,群童抓不到,只得“归来倚仗自”——
生:“叹息!”
师:那么问题来了——诗人叹息什么呢?生:叹息茅屋吹破了。
师:叹息自己茅屋被秋风吹皮,无处遮身。刚才老师还介绍了诗人的身世。
生:叹息自己是名臣之后却沦落至此。
师:杜甫已经49岁了,还要靠朋友接济才能建成草堂,他还在叹息什么呢?
生:叹息自己一事无成。
师:当诗人看到本该玩耍的小孩子,却跑来抢我的茅草,此刻,他叹息的是什么?
生:叹息百姓生活很苦。
师:叹息山河破碎,世风日下。我们总结一下,应该是在叹息“三苦”。叹自己之苦,邻人之苦,百姓之苦(安史之乱)。此时诗人的心情,已经不仅仅是悲伤,而进一步加深为悲苦。
(师板书:苦)
三、屋漏逢夜雨,生活显悲凉
师:正当诗人愁苦叹息之际,天色也变了——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大家一起来读第三节。
生: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第三节中哪几句把诗人写得最悲惨呢?
生: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师:屋顶茅草被风吹走,如果天气晴朗,也还能挨过长夜。然而呢,天降大雨,而且毫无停歇之意,杜甫坐在屋子里,真可谓是——
生:惨啊!(生大笑)
师:还有两句话,写得好像比这两句话更悲惨。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师:“布衾”就是被子,诗人说他的被子就像铁一样,铁是什么样的呢?
生8:凉!
生9:硬!
师:铁是又凉又硬,那我们从颜色上来考虑,铁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对啊,铁是黑色的,诗人的被子怎么会是黑色的呢?你的被子会是黑色的吗?
生:不会!因为他很久没有换洗了。
师:诗人为什么不换新被子呢?
生:因为穷!
师:“布衾多年冷似铁”,被子像铁一样硬,一样凉,一样黑;由于穷困,又没有办法换新。这样勉强盖着也就算了,偏偏还有“娇儿恶卧踏里裂”,因为太冷,小孩睡不好,来回翻滚,还把被子给蹬裂了。
生10:好惨!(生大笑)
师:破鼓众人捶,墙倒众人推。“屋漏偏逢”——
生:“连夜雨。”
师:屋顶残破,雨脚如麻,密集的秋雨洒遍了整个屋子,淋湿了自己还无所谓,自己本来就“自经丧乱”——
生:“少睡眠。”
师:不但淋湿了自己,还淋湿了——
生:孩子。
师:还淋湿了正在熟睡的儿女,诗人此时,已不是悲伤,悲苦,而有点——
生:凄凉。
(师板书:凉)
师:前三段,写诗人的自身遭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事情的发展顺序。
师:对,也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白天,后写晚上,可见作者日夜——
生:不宁。
四、祈愿房万间,大美悲壮现
师:诗人感伤的笔触正引得我们伤感之时,突然笔锋已转,悲伤之气一扫而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怎么解释?
生:怎么得到。
师:怎么才能得到广厦千间,大庇寒士啊?这里的诗人好像在哀求。哀求谁啊?
生:上天。
师:无人可问,只能哀求苍天。此时国家经历安史之乱,已无太大精力照管民生了,作者已经不仅仅在为自己痛苦了,他现在在为谁痛苦?
生:天下苍生,黎民百姓。
师:虽然国家已无力顾及百姓,但诗人依旧心存幻想:“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要天下寒士能够住进风雨不动、安稳如山的房子里,即使自己挨饿受冻至死,也心甘情愿。这是诗人从自己的痛苦体验中,迸发出来的美好愿望,这是什么精神啊?
生:舍己为人。
师:这种精神一直为我们国家所传承。现在,大家依旧需要有这种精神,不过,可能不需要大家献出生命了,可能需要大家舍出自己的时间,多陪伴家人;舍出自己的玩具,照顾弟弟妹妹;在公交车上,舍出自己的座位,让给爷爷奶奶……这都是舍己为人。
师:此时的诗人,已忘却了之前的悲伤、悲苦、悲凉,我们已经不能仅仅用“悲”来形容此时的诗人了,刚开始,老师说,今天要去遇见一位什么样的诗人?
生:美丽的!
师:对,此时的诗人已经成为了美的化身。现在来回答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诗人的美,不是因帅气的外表,不是因为磁性的声音,那是因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舍己为人。
生:因为他关爱百姓。
师:这种美是,忘却痛苦之美,一心为民之美,我们若在“悲”上再加一个字,此时诗人应该是——
生:悲壮!
(师板书:壮)
师:我们学杜诗,就要品杜情。最后,老师留一个课下作业:有人说,杜甫在诗末的呐喊是在沽名钓誉,是虚情假意的,你同意吗?大家可以从诗人的经历、性格,这首诗的背景,杜甫的其他诗文中找出支持自己的理由。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讨。下课!
板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壮
凉悲伤
苦
【评析】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社会各界对语文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年来,许多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反倒越来越难以解答。2018年11月19日,教指委主办了第三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120位研究生展开角逐,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研究生郭龙飞凭借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下简称《茅》),斩获第一名。
这节课没用视频,没有音乐,甚至连PPT都只是简单的提示性文字,却受到了评委的青睐。我认为,这除了郭龙飞大气而又幽默的个人风格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真抓语言
真正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花哨的节目表演,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传递。《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1]可见,真正的语文课,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抓手。
《茅》一课,正是以诗歌语言为抓手,从“怒号”一词既指风又指人,让学生感受诗人的无奈与悲伤;从“老无力”“为盗贼”两个词,让学生感受杜甫有心无力的落寞;从“布衾多年冷似铁”中的“铁”字,让学生体味杜甫生活之苦;从“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安得”一词,使学生感受诗人对“大庇天下寒士”的渴望和无奈。对诗文的解读,全然从语言入手,解析的都有真凭实据,得来的全是真情实感。
二、真悟感情
语文课堂要始于语言,却也不能只有语言。要以语言为抓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茅》一课重难点在于对诗人情感的把握,郭龙飞带领学生感悟诗人情感是连贯的、真实的。
郭龙飞以四种悲贯穿全文,茅屋为秋风吹破——悲伤;自己、邻人、百姓生活困苦——悲苦;屋漏偏逢连夜雨——悲凉;苦中思天下——悲壮。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郭龙飞在执教过程中,切实带领学生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对诗人的“悲”充满同情,对诗人的“壮”充满仰慕。没有视频的铺垫,没有音乐的渲染,仅凭一张嘴,让学生深入其中。不仅带领学生学杜诗,也带领学生品杜情。
三、真学语文
语文课要做到老师真教语文,学生真学语文。一节课不应该填充过多的内容,教师所授内容,应该与文本相关,适应课堂和学生需要。郭龙飞执教的《茅》一课,可谓环环相扣,恰到好处。
课堂伊始,老师先以杜甫的身世将学生带入课文。这里讲杜甫的身世不是单纯为了介绍作者,而是为后文杜甫叹自己“名臣之后,却一事无成”之苦作铺垫。
课堂过程中带领学生感悟诗人从悲伤、悲苦、悲凉到悲壮的情感变化,逻辑性强。
最后的作业——让学生从诗歌的背景、诗人的经历、诗人的其他诗歌中找出证据,佐证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祈愿是否是沽名钓誉。这个作业既能促使学生复习旧知,又能训练学生思维,不失为一个一举两得的课后训练。
当然,课堂中某些细节如能妥当处理,可能更好。比如课堂开始对诗人的介绍从以前的诗歌到杜甫的身世,不免显得冗长,可适当删减;教学过程中也应更多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極性,让学生主动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总的来说,这节课可以算是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了。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1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