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课程更大的教育价值

2019-09-10梁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俄罗斯课程学校

梁明

2018年11月4日-18日,教育部中学校长访问团一行16人在教师工作司黄伟副司长带领下,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座城市进行了为期15天的教育考察。在莫斯科师范大学和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赫尔岑师范大学),我们分别聆听了两校著名教育学教授授课,对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多所学校进行了访问,并到访俄罗斯教育部、圣彼得堡红河区政府,与俄罗斯教育官员会谈,对俄罗斯基础教育有了一个比较直观而系统的了解。

总体上讲,俄罗斯基础教育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俄罗斯教育投入不大,却支撑起了其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当苏联解体进入“叶利钦时代”以后,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俄罗斯教育发展整体上处于倒退的状态,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失去的十年”。1999年,俄罗斯经济开始止跌回升,并保持了十年持续高速增长,教育领域由俄罗斯社会转型初期的“国家退出”转为“国家回归”,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导向成为21世纪俄罗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2014年,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结构性增长的制约以及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再次面临极大挑战,至2017年俄罗斯GDP为13092.68亿美元,不及中国的十分之一,相当于广东省的GDP总量,而俄罗斯教育投入不到全国GDP的百分之四。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为1.7千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45亿的大国,俄罗斯教育投入总量不大,但教育保障体系完整,从学前教育到1-11年级的基础教育都实现了全免费,而且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很高。2000年俄罗斯学生开始参加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至2012年,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成绩逐年提高。在TIMSS(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项目)测试中,俄罗斯学生一直处于高水平状态,足以说明俄罗斯教育在知识传授方面卓有成效。同时,俄罗斯高等教育中的理工类、医科类、艺术类、文学类等很多学科教学水平都居世界前列,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医学、教育学、航空、航天、航海、核能利用、军工、光学精密机械等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另外,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俄罗斯是世界科技强国、军事强国,其基础同样在于俄罗斯优质的国民教育。

第二,俄罗斯主流教育思想体系缘于本国传统,富有俄罗斯民族特质的教育孕育了俄罗斯人典型的民族性格。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借鉴欧洲教育思想理念并呈现多元发展之势,但真正支撑俄罗斯基础教育思想体系的还是俄罗斯经典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赞科夫、达维多夫的发展性教育思想体系,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还有乌申斯基的教育民族性原则以及重视劳动的教育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等,积淀而成了当今俄罗斯学校教育的主流思想。不仅如此,俄罗斯强大的民族自信心还决定了俄罗斯教育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和任何一种国家制度中都毫不例外地钟爱历史文化,珍惜国家荣誉,崇尚俄罗斯文学与艺术,并饱含民族英雄情结。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产生的源源不断的教育力量,长时间灌溉浸润,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俄罗斯人爱国、勇敢、坚强的民族性格,这种性格成为了俄罗斯民族在诸多困难与挑战面前,包括身处当前经济发展低迷、国家财力紧张的窘境当中,依然背脊挺直,不屈服、不妥协的内在力量。此行16名团员中,绝大多数为第一次访问俄罗斯,我们对俄罗斯人的整体印象是,这是一个很硬气、有点严肃,甚至有些傲慢却又不得不令人敬畏的民族。

第三,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教育深入灵魂,卓有成就。

在俄罗斯,爱国是一种品质,艺术为一种信仰。更为重要和值得研究的是,在这种品质培养和信仰形成的背后,俄罗斯教育所遵循的规律与行走的路径,即俄罗斯教育是怎样让孩子们从小便视爱国为本能的情感与当然的责任,并把艺术当作心向往之的美好事物的。考察中,让我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圣彼得堡166学校的校史展览馆和列宾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画室。166学校的校史展览馆不大,甚至有些拥挤,但满屋陈列的二战以来和学校有关的文字图片、实物,包括当年留存下来的衣帽、枪支、子弹、炮弹,给予我们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特别是其中一幅1941年166学校毕业生全体上前线的照片,还有一小片战时配给城市居民的黑面包,更是令我们心头颤动。166学校校长克莱柴诺夫曾被评为2017年度全俄罗斯卓越校长,我以为,166学校的校史展览馆里蕴藏了这位深谙教育之本质的优秀校长丰富的教育理念,其中最朴素的原理就是还原历史真实,引发同理思考,产生感情共鸣。列宾美术学院附属中学是圣彼得堡的艺术名校,其学生画室简陋却弥漫着纯粹而浓郁的艺术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注、学生的安静、模特的优雅,本身就是一副令人神迷的素描画卷,是一个饱蕴着艺术元素的美育气场。当然,爱国主义教育和艺术教育还根植于俄罗斯全社会的大环境和大氛围中,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塑,不仅凝聚着历史人物的时代张力,也辐射出造型艺术摄人心魄的美感,遍布城市的博物馆、剧院、教室,既是俄罗斯艺术绝妙的载体,同时滋养着俄罗斯民族典型的精神气质。

俄罗斯教育生发出来的力量和取得的成果,得益于俄罗斯民族崇尚精神、重视教育的传统,得益于俄罗斯政府给予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力保障和对于教育制度的合理设计。当然,其真正的落脚点还在于,俄罗斯中小学教育在科学设置课程的同时还颇为成功地推动了课程实施。

现就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状况分析如下。

一、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现状

(一)俄罗斯中小学课程是基于俄罗斯教育标准设置的

俄罗斯教育注重标准的确定,并根据标准来设置教育课程。这体现了俄罗斯教育制度的原创性和科学性,同时也表现了俄罗斯国家对教育的严肃态度。根据《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之联邦成分》规定,初等普通教育(1-4年级)是普通教育的第一阶段,主要致力于形成通用性的学习技能和技巧;基础普通教育(5-9年级)是普通教育的第二阶段,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挖掘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才华与潜能;中等普通教育(10-11年级)是普通教育的第三阶段,此阶段致力于最大限度地揭示个体的才能、个人的天赋,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职业方面、社会方面有胜任能力的稳定的个性。基于这样的标准,俄罗斯初等普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为俄语、文学阅读、外语、数学、周围世界、造型藝术、音乐、工艺技术和体育;基础普通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为俄语、外语、文学、数学、信息学与信息交际技术、历史、地理、社会知识、物理、生物、化学、博物学、艺术、工艺技术、生命安全和体育;中等普通教育阶段必修课程为俄语、文学、外语、数学、信息学与信息交际技术、历史、地理、社会知识、经济、法律、物理、生物、化学、自然知识、世界艺术文化、工艺技术、生命安全和体育。

萨特讲,存在就是合理的。在我看来,俄罗斯颇有梯度而又注重素质培养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是一种基于对儿童认知规律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合理考量与科学论证之后的正确存在。

(二)俄罗斯基础教育的学段结构为4-5-2设置,即小学四年、初中五年、高中两年

俄罗斯很多学校为十一年一贯制学校,许多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所学校就读,这种学段结构包含着俄罗斯教育的诸多思考与主张。其一,俄罗斯教育很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从俄罗斯联邦教育机构示范教学计划中,我们应该关注一组数字的变化,即计划中二、三、四年级必修课时均为748节/年,五年级为910节/年,六年级为945节/年,七年级为1015节/年,而且1-4年级(小学阶段)必修课程为8门,5-9年級必修课程为16门。由此见得,俄罗斯教育多课时、多学科教学是从5年级开始的,比中国学校教育提前两年。俄罗斯学生学科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学科基础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可以在全球TIMSS测试的成绩中得到见证。其二,《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联邦成分》规定,中等普通教育即10-11年级两年必修总课时不能超过2100课时,这一现象和中国学校教育课时设置的理念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中国基础教育课时设置是逐年增加的,俄罗斯基础教育必修课时设置在10-11两个高年级中,但有上限控制,也就是越到高年级,学生自主选择余地越大,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越多,这显然是俄罗斯教育家思想在课程设置中的实际体现,并在课程实施环节上顺应了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成长天性。其三,十一年一贯制的学校建制,让年龄跨度比较大的孩子置身于一所学校、一个场景中生活和学习,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讲,提供给了他们更多成长的可能,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让他们在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时,可以催生更多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就不同年龄孩子成长而言,俄罗斯学校十一年一贯制的教育取向是共通共赢,共同成长。

(三)俄罗斯学生学习压力较轻,精神状态舒展,劳逸结合,相得益彰

俄罗斯学生一年休四个假,即春假、暑假、秋假和冬假,全年总假期为120天。一年级学生在2月份再休一个星期的补充假期。同时,《劳动法》规定,学校校长与教师每年享有56天的带薪休假。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低,大学录取率高,升学压力小,俄罗斯虽然当前经济发展遭遇困难,但国家拥有雄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国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整,民众生活节奏舒缓,焦虑感不强,由此,形成了俄罗斯良好的教育生态。这种教育生态的特点是教师工作负荷不重,学生学习压力感不强,师生心理环境宽松,关系良好,课程实施真正落到实处,并有效作用于学生身心成长。俄罗斯学生近视率相对较低,心理焦虑及心理疾病学生相对较少。在俄罗斯学校考察时,我们面对俄罗斯学生洋溢出来的纯净的少年气息与美好的青春风采,无不心生羡慕。

(四)补充教育是俄罗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补充教育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特色。1992年的俄联邦教育法正式将起源于苏联时期的校外教育更名为补充教育。2014年9月4日,俄政府颁布政府令,批准俄联邦《儿童补充教育发展纲要》,其中提出,到2020年将参加补充教育的儿童比例提高到75%。目前,全俄罗斯每座城市每个居民点都有从事补充教育的各种实验站、中心、学校、少年之家、少年宫,教育内容涉及科技、体育、艺术、旅游、生态生物、军事、爱国主义等100多门课程,参加补充教育学习的儿童占全国65%,有将近1000万人,补充教育机构共计11000多所。其中,少年宫由教育局管理,艺术类学校由文化局管理,体育类学校由体育局管理。全俄基础教育各年级学生每天必修课程结束时间为下午3点,学生参加补充教育的时间为下午3点之后。补充教育和基础教育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空间,在天才儿童和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俄罗斯补充教育政策由教育科学部统一制定,补充教育经费由政府财政负担,对于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乱象丛生的中国而言,俄罗斯补充教育格外值得关注。

二、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一)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所依据的教育标准本身对于“度”有着合理把握

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是基于标准而设置与实施的,其标准的科学性在于“度”的把握,具体表现为俄罗斯中小学教育标准规定了基础教育大纲中必修内容的最低限度、学生学习负担量的最高限度以及毕业生培养水平的起码要求。正是教育标准在这三个点上的科学考量与准确把握,俄罗斯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便能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而不累以及学业有成。任何现象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从核心城区到城乡结合部,从历史悠久的老学校到刚刚创立的新学校,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俄罗斯中小学生给我的共性印象是内敛优雅、轻松舒展、从容自信,其背后便是从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上为孩子们的成长铺设了一条合理的轨道。

(二)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科学系统,课程实施务实高效

从讲座、会谈以及两地多校实地考察的情况来看,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生自身素养的关注与培养,即对学生身体素质、劳动技能、艺术素养以及探究精神的重视与培养。俄罗斯中小学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则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有效进行所需要条件要素的真实保障上。第一,俄罗斯学校规模都不大,校园面积也不大,更没有所谓超级学校。校园建设理念崇尚安全、实用,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教室、走廊布置简朴大方,注重美学元素的恰当体现,注重师生工作与学习的生态环境营造。更内在的是学校内部的安静氛围,来自社会外界的干扰少,家长、政府和社会给予学校更多的理解,自觉维护学校办学自主权,保障学校教育良性运行。第二,教育秩序良好。按标准办事,按规则办事。严格按照课程设置来进行课程实施,该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该怎样上课就怎样上课。第三,俄罗斯没有超级学校,更没有大班,中小学成班率基本上在18人左右。

(三)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主题鲜明,有典型的国家意志和鲜明的民族个性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教育思想兼容了西方教育理念,“人是教育目的”“教育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更加突显。另一方面,俄罗斯教育不是“西化”教育,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教育领域中实现了“国家回归”,教育在基于人的发展之同时,注重并成功实现了“俄罗斯身份”的融入。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清晰地体现了基于民族、发扬传统、尊重历史、崇尚英雄的思想与脉络。具体体现在学科教育中,俄罗斯中小学十分重视母语教育。从俄罗斯语文教育立场鲜明的内容设置、相当充分的课时保障以及不可撼动的高考地位来看,其母语教育不只是语言教育,更是俄罗斯文化的培养和俄罗斯性格的塑造。随着教育考察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清楚地形成了一种认识,那就是俄罗斯中小学教育最为成功之处便在于把孩子培养成了“俄罗斯人”。

(四)俄罗斯中小学具备一种相对高效而集中的管理力量

所谓高效是指俄罗斯中小学校的制衡管理原则,校长有相对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副校长由校长提名,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任命,学校行政管理链条简洁,掣肘与内耗少,管理效率高。另外,教师委员会、学生自治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权利,也承担各自相应的义务,并在学校管理与教育发展中形成较强的合力。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虽然相对不高,但因为合理而刚性的培训制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俄罗斯中小学教师基于教育业绩和科研成果按标准考量的专业职称评聘制度规避了不正当的竞争;俄罗斯补充教育制度保护了良好的教育生态。俄罗斯中小学教师队伍职业心态平和,利益观念合理,教育教学状态良好,从而从人这一核心层面根本上维护了中小学教育正常的秩序,根本上保证了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五)俄罗斯补充教育形成了巨大的教育价值

纵观俄罗斯教育,从政府到学校,从教育工作者到家长,相对一致地形成了俄罗斯教育稳定的人才观、稳定的评价标准和稳定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那就是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承认天才的存在,并通过补充教育等国家教育行为为天赋禀异的学生配置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他们量身定制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案,极大地推动了优秀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在一个更高层面上实现了教育公平,为俄罗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国防军事科学以及太空技术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甚至领先世界水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俄罗斯补充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因其教育政策由教育部统一制定,其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负担,从而保证了俄罗斯学生在必修课程标准之外的自主学习的国家主导性质和公益性质,由此形成的直接效果是让教育远离市场。这样,不仅减少了家长的教育投入,降低了全社会的教育成本,而且维护了俄罗斯教育的整体纯度,呵护了校内校外教育的良好生态。

三、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自信与自大失度,教育国际化程度不充分

作为世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俄罗斯民族,因为其在1000多年以来人类几个关键节点,包括几次关键战争中的特别表现,因为其占有极其广阔的国家疆土,拥有极其丰富的地球资源,也因为其曾经在自然科学、太空科学和人文艺术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拥有的军事实力和具备的世界话语权,它成为一个相当自信的民族。事实上,自信本身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力量,但当自信与自大失度,因自信而缺少宽容,因自信而缺少接纳,因自信而缺少开放时,在今天这个世界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方向趋于融合的新格局中,这种自信便往往容易沦落为一种封闭、一种脱节、一种落后。在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中,直到基础教育阶段的5-9年级,外语课时为必修总课时的十分之一,为俄语、数学课时的二分之一。俄罗斯全国统一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中,外语不是必考课程,必考课程为俄语和数学。相比较而言,我国中小学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实施到高考必考学科安排,英语一直是相当于语文、数学的三大学科之一。就当今世界态势来讲,外国语言的学习既是教育面向世界的实际通道,也是教育与世界相互融合的思想理念与姿态立场。

在俄罗斯考察过程中,我们还有一种印象,那就是无论在星级宾馆、高铁车站、国际机场,还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核心街道,以及城市标志性建筑体中,唯一可见的都是俄语标识。这带给世人的感觉绝没有因为对方孤傲而产生的景仰,而只有不融合的态度带来的陌生与不方便,甚至还有一种被隔离的距离感。

(二)教育投入有限,教育现代化水平不高

因为当今的国际政治等因素,俄罗斯经济发展低迷,国家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教育。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包括两座城市之间铁路沿线的乡村,我们竟然没有看见任何一个建筑工地。也就是说,目前俄罗斯是一个缺乏硬件设施建设的国家。表现在教育中,俄罗斯中小学教育教学硬件配置比较陈旧,缺少现代化的设施,缺少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特别是缺少先进的实验室。同样,不足的教育经费难以促使教师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相比于中国浩浩荡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俄罗斯教育因其国家经济发展滞后而明显处于滞后的位置。

(三)教育内驱力不强,教育改革锐气不够

在历时15天的考察过程中,俄罗斯教育呈现给我们的几个典型元素是基于俄罗斯历史的典型的民族性格,基于俄罗斯教育家的厚重的思想底蕴,基于俄罗斯政府合理的政策设置和有效的政策维护而具备的良好的教育生态秩序。但其中少有的是变革的内生动力和变革的社会条件。在俄罗斯,我们感受不到变革的锐气与变革的潮流。行走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街道上,扑面而来的是浓郁而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但在城市气息中,少了一份朝气与活力,多了些许苍凉与落寞。

(四)俄羅斯民族概念的持久植入,不利于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开放发展

从民族性格形成的规律来看,俄罗斯民族豪迈奔放、英勇果敢、杀伐决断、极端激进、间歇懒散等性格特征,必然与其发展历程有关,与其历经的重大历史拐点有关,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存在状况有关,还与其长时间以来的宗教信仰、社会意识主张特别是学校教育取向有关。纵观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的整体情况:其分明的特点与清晰的价值取向在于人的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注重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劳动技能、生存能力的培养,而在所有的素质培养中,俄罗斯母语、俄罗斯身份、俄罗斯性格的培植更是重中之重,这样的教育与教育实施取向在一个民族身上的远期效应,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俄罗斯的民族性格越来越典型;其二是俄罗斯民族的自我认知将可能会缺少人类意识和世界情怀,而倾向于俄罗斯精神至尊和俄罗斯利益第一,对于其民族性格发展而言,将显得单一发展有余而开放性与丰富性不足。

四、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启示

为期15天的俄罗斯教育考察与访问结束后,在我看来,就花费不多的投入支撑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而言,俄罗斯教育是成功的;就俄罗斯中小学自身教育意图与教育价值实现而言,俄罗斯教育是成功的;就俄羅斯当下社会存在与发展所需人才综合素养培养而言,俄罗斯教育是成功的。从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来看,俄罗斯教育对于我们的启示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基础教育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要深具中国文化的根基

世界发展自有其潮流与规律,可谓逆之者败,顺之者昌,教育也是如此。在当下乃至往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一定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就这一方向的进程而言,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走在俄罗斯基础教育前头,但另一方面,俄罗斯教育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基础教育不能淡忘了教育本身固有的内涵和规律,特别不能遗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尤其要防止“言必称希腊”的思维定势,而应科学辨析、中肯吸收包括教育思想、人文社会思想和道德伦理思想在内的中国经典思想智慧,即中国教育要留存中国文化的根基。在落实学科教育和课程设置中,要依托母语教育做好人文教育,让中小学教育从内容到形式更具备中国主题、中国特质,更富于中国历史渊源和民族底蕴,从而,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格局中,更加自信,更加笃定,以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现代精神和中国性格的时代新人。这既是教育常识,也是中国教育当前必须完成的一项历史任务。

(二)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要基于不断完善的目的而稳健地获取进步

如前文所述,俄罗斯教育的问题之一在于缺少变革的锐气与力度,对于中国基础教育而言,近40年以来的教育史就是一部教育的改革史。然而,改革至今,教育所取得的实际成果离人民满意度尚有距离,教育改革几十年来,客观上取得了很多进步,事实上也失去了一些宝贵的东西。这些失去的有些却正是俄罗斯教育所具有的,比如,俄罗斯相对稳定的教育标准、课程设置及与之适应的高考制度,提示我们应该更好地把握教育变与不变的程度与火候,教育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势,但教育变革忌讳折腾;俄罗斯教育搁置思想理念的争论,朝着目标忠实地践行过程的状态,提示我们教育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保持目标的恒定性、路径的可行性,要增加思想理念与教育现实的契合度;俄罗斯教育章法清晰,氛围安静,则提示我们教育无论往哪里发展,节奏都不能太快,都要捍卫常识,都要有教育自身的生态与秩序。

(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人,人的培养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

当今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基础教育相比于俄罗斯基础教育而言,亟待改善的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与学习强度,缓解学生精神压力与心理重荷,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这里当然有一个难以超越的应试现实,但从俄罗斯回来后,我以为,我们应该秉持一种态度,即不纠结于力所难及的,而应致力于大有可为的。具体而言,就是不争论应试评价标准与评价模式的利弊,接受我国应试教育在相当长时间里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必然,在这一前提下,努力以法律与规则的力量强制构建一种正常的教育秩序,在共同遵循秩序的基础上,逐步引导教育不热衷于表面的浮华,而致力于内涵的积淀;不追逐短期的功绩,而放眼长远的效果;不苟且于世俗的评判,而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从而逐渐放慢教育的脚步,放宽教育的评价,放松学生的负担,逐渐让异常回归正常,还原教育本来的模样,并让学生在教育本来的形态中健康成长。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回归教育育人的本源

在今天,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相比于俄罗斯由国家财政负担、政府统筹组织实施的补充教育而言,我国城镇大量存在校外培训机构之乱象,干扰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危害更深的是,当市场化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时,这种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学校教育,波及校内教师,由此,必将伤害教育的整体生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教育整体生态向利益倾斜的时候,就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危机显露端倪的时候。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及时矫正基础教育市场化的趋势,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行为,不主张把教育当产业,不支持以教育谋利益。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公办学校数量,提高公办学校质量,以更多更优质的公益教育资源呈现,满足学生个性学习需要,达到主动占领教育市场的目的,从而弱化学生群体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同时,通过建章立制和有效管理,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努力还原教育的本质属性,恢复教育的地位。

(五)学生成长轨道在课程,课程目标达成靠实施

总体上讲,俄罗斯中小学课程设置主题鲜明,课程实施路径清晰,课程目标达成效果良好。反观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状态,我们要致力于完善的是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尤其是要完善课程实施的可行性,即为学校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具体为,营造和谐宁静、朴素本色的校园氛围,构建基于学生视角、富有教育意蕴的育人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为真正有利于教育发生的育人场所;改进办学评价标准,不鼓励办规模庞大的学校,特别不主张办超级学校,下大力气降低班级成班率,努力减少大班额,坚决杜绝超大班额,让更多的学生摆脱拥挤的状态,摆脱喧嚣浮躁的状态,提供给更多的孩子相对安静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探索做一些学生学习任务上的底线要求和上限设置,努力让学生从高负荷、高压力、高度紧张的学习与生活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中学习成长;配足配齐师资力量,完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尊崇教师地位,保证教师待遇,让教师在一个劳动强度适中、富于专业内涵的状态下体面而有尊严地教书育人。从而真正从课程实施所需条件上形成并完善一条稳定的链条保障,以最大限度实现课程的价值。

俄罗斯教育访问之行,感受深刻,思考良多,收获丰厚。在往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在教育自信的基础上,更富于教育变革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韧劲,努力将教育工作做得更有情怀,更正确,更专业,以培养更多新时代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俄罗斯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自行车的发明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