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意国画的兴趣培养
2019-09-10陈晓艳
陈晓艳
摘 要:中国画作为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早已经为世界瞩目。小学生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应继承和发展属于我们中国的绘画。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写意国画作为初学者的首选。在国画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写意国画的长久的兴趣,是每位美术教师思索和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兴趣培养;精心备课;贴近生活;自探自悟;学会赏析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绘画种类,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审美精神,它历史悠久,技法丰富,以其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越来越为当今世界各国所瞩目。“越是民族的也就是有越有世界性”,小学生作为龙的传人,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他们责任。所以小学生的美术课堂中中国画的教学应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画依技法可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依内容可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写意画重在表达画者的想法和情感,它的随意性更强,情感更浓。而这一特点正适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用自己的手去描绘世界,正好适用于中国画。所以作为国画的初学者,写意国画可成为他们最先接触的绘画种类。在近一年的国画教学中,对小学生写意国画兴趣的培养,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花心思和精力备课,设计较完美的教学过程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备课时要理解课标对新时代美术教学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认真思索达成目标的过程,探索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还有最关键的一项就是备学生。在备课这三个要素中,课标和教材是相对稳定的,而备学生却存在着众多的可能性。所以教师备课过程中要不断地想着学生的种种可能性,用什么样的情景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怎么样才能把学生生活经验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用什么样的方法开拓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考虑到这些问题,才能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思考、创新、交流合作。
精心地备课,不是课前设计出一篇教案就完事。在课前,预设整个教学活动是备课的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对课前的预设根据学生现有的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所以备课过程是个不断延伸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
写意国画的范围极其广泛,但教师选择的一定是符合地区性学生认知水平,一定要选择贴进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比如就农村的孩子而言,可写意的事物就特广泛,山水林地,田园里的水果、蔬菜,家中的牛羊马等都是他们常见的、熟悉的。把这些题材内容搬到课堂上,一支笔、一张宣纸、一碟墨、一盒颜色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激起了学生极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假期里当他们在菜园旁、树林里、花园边,或者是正与小动物亲密接触时,都可以把课堂学习过的写意技巧表现在纸上。写意国画不要求在形体上有多像,重在表现画者的思想情感,而这正符合年幼孩子的作画水平。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不可能在形体的刻画上有多高的水平,但只要用筆墨画出了他所见到的、想到的、悟到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小学生写意国画教学一定要打破常规的一板一眼的临摩教学。要敢于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创新,让孩子们能够见什么画什么,什么都敢画,让他们学习写意国画的兴趣不断地延续下扶持。
三、以生为本,打破教师一笔一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探自悟,在交流合作中领悟写意国画的画法
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传授教学,老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要么是老师先看学生画,然后学生自己画。表面上看学生学到了很多,作品效果也不错,但实际上却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探索欲望。陈章良教授曾经说:“创新教育从某种角度来说,应是鼓励学生发展他们有个性,有一种创新的意识,千万别把孩子变成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是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因此要想让学生对写意国画产生长久的兴趣,必须以生为本,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教师要打破讲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探索、尝试,让学生体会墨在纸上的不同变化及产生的效果,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些写意国画的画法。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创作感受,顺着他们的思维进行引导,不能拿成人的审美来要求学生,不要过分强调构图、线条、层次来约束学生,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审美眼光、想法和感悟去画属于自己的画,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绘画主人。只有这样,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及兴趣才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其实一周两节美术课,对于他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通过生本式课堂激发出他们对写意国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想画就画,随时随地画的习惯。农村处处都是风景,一草一木,一果一蔬都是别样的写意素材,只要学生喜欢,只要他们心中的写意绘画生根发芽,睁开双眼,所见都是最美的国画。
四、欣赏名家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
欣赏名家作品,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代伟大的画家作品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识。所以欣赏名家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是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欣赏激发学生对写意国画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小学美术课标》也告诉我们要重视优秀作品的赏析。
在欣赏上,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画家作品,了解画家生平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汇报中收获更多的知识。
中国画是闻名世界的艺术瑰宝,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国画教学要从娃娃时代抓起,让我们伟大的民族艺术后继有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应该懂,应该会画中国画。国画教学不要局限于课堂,把课堂中激发起的浓厚兴趣,要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让国画扎根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参考资料:
《全国中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