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

2019-09-10范秋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45期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范秋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经典,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用心品味、细心咀嚼,感悟它们的魅力。因此,古诗词鉴赏教学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取代了应试教育,也就意味着在学习古诗词时,死记硬背的方法早已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古诗词中最具有价值的部分,才能穿越时空局限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针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鉴赏,具体该如何落实呢?

一、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古诗词内容和情感上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这样获得的知识要远比被动接受灌输掌握得要牢固许多。只有充分认识到朗读在古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才能带领学生在古诗词的海洋中自由地遨游。首先,教师要舍得给予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看似浪费时间,但其实能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最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方法。其次,适当传授朗读技巧,比如停顿、重音、情感的把握等等。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了,对文本的鉴赏自然而然就会随之深入。最后,创新朗读形式。别再套用千篇一律的教师范读或全班齐读,可灵活运用多种朗读形式:指读、分小组读、男女生分读、配乐朗读、“龙摆尾”读等,让学生在时常变换形式的朗读中体验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氓》这首诗时,我布置学生用不同符号进行标注,比如用“.”表示重读,用“/”表示停顿,用“↓”表示低沉压抑的语调……起初,我会让学生用铅笔根据自己的理解先标注一次,然后我会为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对照检查自己所做的是否准确。最后会和学生共同探讨每个应该标记的地方都应该如何标记,为什么,明确之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研究出来的结果尝试着再次朗读。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这首诗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这也是古人在读书时为什么会“只读不讲”的原因。

二、确定有深度的教学目标

高中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一部分古诗词,并且具备基本的借助注释翻译古诗词、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对一些耳熟能详的文人墨客的资料甚至人生经历都比较熟悉。因此我们不要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课堂上再去处理类似问题无异于赘述。我认为,鉴赏教学要解决的是古诗词中最具有文学价值,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理解的部分。这也是我们应该确立的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围绕它来设计。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而言有着新鲜感,同时又具有挑战性。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第一,深入了解学情,明确教学对象在初中时期的古诗词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已知哪些知识,最好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对于大部分学生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通过自主预习、带领学生温故知新等方式一笔带过,不要占据太长时间;第三,确立一条单一、清晰且有深度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一堂45分钟的课时间毕竟有限,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如果能够围绕一个目标能把它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就很好了。所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要学会忍痛割爱,以免混淆视听。为此,教师不能拘泥于自己曾经的教案或教学参考书以不变应万变,而要精心备课,在备课时查阅相关古诗词的期刊论文、业余时间多读书,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其中符合学生认知的内容确定为自己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苏轼的《定风波》这首词时,我在通读《苏东坡传》的基础之上,将教学目标设计为“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为此,我向学生介绍了苏轼的相关经历,做到了知人论世。再去理解首词时,学生也就能够感同身受了。同样,我希望我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如果遇到坎坷,不会郁郁寡欢,而像苏轼一样豁达乐观,无惧风雨。

三、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课堂通常都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负责滔滔不绝地将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能力丝毫得不到培养,在面对一首陌生的古诗词时,他们依然不知该从何下手。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有时甚至会过度解读,导致学生的思路完全被老师牵着走。教师的先入为主造成了学生的不会鉴赏。所以说,尽早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切实转变观念,自己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只是引导者,要淡化主人翁意识。其次,教师尽量少讲,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品读去鉴赏。很多时候,老师讲得越多,越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最后,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古诗词鉴赏而言,有些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可以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学生做到了精神独立、思想自由,就是值得提倡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只有提高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引导学生感知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积淀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维纳,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学刊,2015(22).

[2]曾洪生,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9(11).

猜你喜欢

古诗词鉴赏教学实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高中古诗词鉴赏渗透当代写作的探讨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古诗词考点赏析
浅析高职院校“古诗词鉴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