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斥原理及其应用

2019-09-10夏婧

现代盐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奥数

夏婧

摘   要:容斥原理是奧数的四大原理之一,是考生们绕不过去的知识点。孩子学习奥数,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掌握容斥原理解题方法。

关键词:计数问题;容斥原理;奥数

计数问题是数学竞赛中常见的一类问题,很自然地,若用集合的观点去看计数问题,则计数问题就是要求某一特定集合的元素个数,从而可以利用集合的包含与排除关系,利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使计数问题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问题解决的策略就是容斥原理。

若对于有限集合A,当A1,A2,……,An是其一个分划,即:

A1∪A2∪……∪An=A

Ai∩Aj=Φ,(i,j = 1,2,3,……,n且i≠j)

此时,有|A|=|A1|+|A2|+……+|An|。这就是组合计数中的加法原理,基本思想是把不易计数的有限集A分成若干彼此不相交的容易计数的子集A1,A2,……,An,分别计算各子集元素的个数,从而得到集合A的元素个数。

给出的有限集A一般容易找到这样的若干子集A1,A2,……,An,使得A=A1∪A2∪……∪An,但往往难以满足条件Ai∩Aj=Φ,(i,j = 1,2,3,……,n且i≠j),若按加法原理会将A中的元素重复计算。这种情况下,希望能“多退少补”地对加法原理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修正,即重复计数(多的)部分减去,若减得太多了再补上,直至结果刚好为|A|。这就是容斥原理的基本思想[1]。

为了帮助理解,先来看简单的情况。如图1所示,若集合A,B,S满足A∪S,B∪S,且A∪B=S,A∩B≠Φ,则易知|S|=|A∪B|=|A|+|B|-|A∩B|。

上述情况推广到3个集合时,如图2所示,相应地有结论:

|S|=|A∪B∪C|=|A|+|B|+|C|-(|A∩B|+|A∩C|+|B∩C|)+|A∩B∩C|

若推广到n个集合时,有:

定理1(容斥原理)设A1,A2,……,An是有限集S的子集,S=A1∪A2∪……∪An,则:

|S|=|A1∪A2∪……∪An|=-++……+(-1)n-1|A1∩A2∩……∩An| (1)

证明对n用数学归纳法。

当n=2时,即为|A∪B|=|A|+|B|-|A∩B|,设(1)对k≤n成立。

下面证明(1)对n+1成立。

记A=A1∪A2∪……∪An,则S=A∪An+1,由公式|A∪B|=|A|+|B|-|A∩B|,有:

|S|=|A|+|An+1|-|A∩An+1|      (2)

由归纳假设:

|A|=|A1∪A2∪……∪An|=-++……+(-1)n-1|A1∩A2∩……∩An| (3)

又:|A∪An+1|=(A1∪A2∪……∪An)∩An+1=(A1∩An+1)∪(A2∩An+1)∪……∪(An∩An+1),再由归纳假设:

|An∩An+1|=-++……+(-1)n-1|A1∩A2∩……∩An∩An+1|(4)

把(3)、(4)代入(2),|S|=-++……+(-1)n|A1∩A2∩……∩An+1|。

这就证明了容斥原理成立。

若S中的子集为A,S对A的补集记为A—的话,由定理1容易得到容斥原理的另一种形式。

定理2(逐步淘汰原理)设A1,A2,……,An是集合S的子集,则:

……|=S-+-+……+(-1)n| A1∩A2∩……∩An |

显然,A1∪A2∪……∪An与……是集合S的一个划分,即:

S=(A1∪A2∪……∪An)∪(……)

且(A1∪A2∪……∪An)∩(……)=Φ。

由加法原理:|S|=|A1∪A2∪……∪An|+|……|。

再由定理1即得定理2。

容斥原理是加法原理的一个推广(当A1,A2,……,An两两不相交时,容斥原理即为加法原理),是组合计数的一个重要工具[2]。

例1:求在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能被7或11整除的数的个数。

解:设A=﹛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能被7整除的数﹜

B=﹛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能被11整除的数﹜

|A|=[]=142,|B|=[]=90,|A∩B|=[]=12

由容斥原理,|A∪B|=|A|+|B|-|A∩B|=142+90-12=220。

上例是容斥原理的一个简单应用,问题的反面可以用逐步淘汰法解决,于是把问题作些改动就得到下面的竞赛题目。

例2(第4届莫斯科数学竞赛题):在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既不能被5整除也不能被7整除的有多少个?

解:设S=﹛小于1 000的正整数﹜;A=﹛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能被5整除的数﹜;B=﹛小于1 000的正整数中能被7整除的数﹜。则:

|A|=[]=199, |B|=[]=142, |A∩B|=[]=28

||=S-(|A|+|B|)+|A∩B|=999-(199+142)+28=686

例3(1960年-1961年波兰数学竞赛题):某人给6个不同的收信人写了6封信,并且准备了6个写有收信人地址的信封。有多少种投放信笺的方法,使每份信笺与信封上的收信人都不相符?

解:设I为所有的装法构成的集合,则显然有I=6!,我们用1,2,3,4,5,6分别对信和信封编号,记Ai(i=1,2,…,6)为第i封信恰好装入第i个信封的所有装法构成的集合,则为第i封信不装进第i个信封的所有装法构成的集合,而所求的全部装错的装法的集合即为……。

由逐步淘汰原理,

|……|=|I|-+-+……+(-1)6 | A1∩A2∩……∩A6|

|Ai|=(6-1)!=5!=120, |Ai∩Aj|=(6-2)!=4!=24,……

|A1∩A2∩……∩Ak|=(6-k)!,| A1∩A2∩……∩A6|=(6-6)!=0!=1

所以:|……|=6!-120+24-6+2-+=256。

在上题的解答中,6这个数字不起特别的作用。全部推导对于任意n份信笺和n个信封的一般情形依然有效。

容斥原理不仅在关于计数的解答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有的证明题中将容斥原理与推理结合起来,也有很好的效果。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容斥原理解决的问题大多涉及某一对象集合A满足性质集合P中的某些性质的元素的计数问题[3]。如A中不具备P中任何性质的元素个数有多少,A中至少具备P中r个性质的元素个数是多少,或A中恰好具备P中r个性质的元素的个数是多少等。

这里再给出可以应用容斥原理解决的问题作为练习。

示例1,参加大型团体表演的学生共240名,他们面对教练站成一行,自左至右按1,2,3,4,5,……依次报数,教练要求全体学生牢记各自所报的数,并做下列动作:先让报的数是3的倍数的全体同学向后转;接着让报的数是5的倍数的全体同学向后转;最后让报的数是7的倍数的全体同学向后转。问:(1)此时还有多少名同学面对教练?(2)面对教练的同学中,自左至右第66位同学所报的数是几?[参考答案:(1)136人;(2)118]

示例2,给出1 978个集合,每个集合都恰有40个元素,每两个集合都恰有一个公共元素,求这1 978个集合的并集所含元素的个数。(参考答案:77 143)

[参考文献]

[1]费振鹏.例析数学竞赛中的计数问题[J].中学数学月刊,2003(10):44.

[2]周春荔.例谈用容斥原理证明问题[J].数学通讯,2002,2(4):86.

[3]陈传理,张同君.竞赛数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奥数
热点素材多维解读与运用
用奥数来评价天才可以休矣
用奥数来评价天才并不全面
“奥数”之我见
奥数是不是数学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
解析奥数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