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匠精神”的课赛融合高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9-09-10於晓兰

现代盐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

於晓兰

摘   要:积极探索“工匠精神”的培养途径,给出课赛融合高职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措施,同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完善。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育与传承,是如今高职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采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等措施,借助行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使得工匠精神紧密融合于职业活动、岗位工作中,实现工匠精神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职业院校开展技能竞赛也是希望以大赛为抓手,缩短与企业的距离,更好地推进教学改革。

1    基于工匠精神的课赛融合机制

工匠精神[1]作为长期劳动而形成的一种高标准职业素养,与职业精神相互依存,促进了职业技能的提高,而工匠精神的传承成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首先,要求技术人员在岗位上尽职、敬业,反复操练自身技能,在生产过程中,保障标准、规范化操作以及精细化操作,不断进行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时,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客户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技术人员必须生产出更多新的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

课赛融合的原则是将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通过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引领常规课程教学过程,以竞赛内容为驱动力,达到技能比赛、教学改革与学生学习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企业进校之后,在企业的指导下,组建学生团队进行项目运营,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职业岗位和扮演的职业角色。实训操作可采用岗位跟踪、岗位轮换、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教学与实战相结合。

2    课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改革课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营造“课赛合一”的教学实训环境。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上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工匠精神

在培养技能人才的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感也更加强烈,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工匠精神。与此同时,要使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逐渐、稳步形成,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道德标准应当规范、合理设置。技能大赛中,重点进行工匠精神的塑造,这将更有效地促进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诸如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主動承担、创新进取、精进卓越、爱岗乐业等职业精神,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正是各个企业所需要的。

2.2  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制定

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目标[2],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培养方案中要注重专业教育。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为此,各高职院校开始在专业人才培育方案中融入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对自我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理论知识进行反思,使得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行业用人标准,并以此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技能竞赛训练方法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路径,相应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也以技能大赛为参考。

2.3  构建有效的实验实训基地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环节。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学条件的特殊性,良好的实训环境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为技能大赛的举办创造条件。为了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依托校内实训基地的构建、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投入,对专业实训室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与改造,并新建多个实训室,新增紧密性合作企业和松散性合作企业。构建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目的是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在学习工作中投入更多的专注度,提高实操能力,契合企业岗位。

2.4  搭建技能大赛平台,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给青年技能人才搭建一个公平、公正展示技能的平台。通过小组、班级、校园以及省级、国家级竞赛的模式进行教学,每位学生都能在技能大赛中得到锻炼,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学生搭建技能大赛平台是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重要前提,各高职院校应该重视校园技能大赛平台的搭建,从中可以选拔出一批有较强实战能力的青年种子选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和我国劳动者的技能强国水平。

2.5  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关键是教师在提高理论教学能力的同时,也能有合适的企业给老师们提供工作、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不断提升实践技能水平。教师的专业教育水平,包括对学生教学及指导是否专业、知识扎实与否等,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技能大赛中影响较大。校企深度合作共育,对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来说尤为重要。教师可参与专业进修,参加职业技能认证的学习与考核,也可在企业通过全职或兼职的方式进行挂职顶岗锻炼,不断接触新技能和新设备,不仅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也提高了自身的技能。

3    完善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依据市场需求、岗位要求来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对接职业岗位,同时融入技能竞赛、职业资格认证等多种方式,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抓手。评估高职技能型人才应采用多元化方法,以专业能力考核为重点,兼顾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团队合作等职业道德方面的考核。通过综合性评价,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积极地参与实践,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学生也关注工匠精神的培养,以满足企业、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考核标准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的规范和要求设置的,可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的参考因素。依据技能竞赛项目和竞赛流程,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式实施分组竞赛,让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在竞赛中学习专业知识,在学习中赛出专业技能,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依托技能大赛进行评价体系的完善,对评价过程及考核方法进行持续改进。在考核标准的制定中,融入企业员工职业素质、职业品德等职业标准。可采取结果评价的方法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进行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状况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同时,改革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内容,体现考核的科学与有效性。

4    结语

在技能大赛的引领和辐射下,高职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要深刻领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师生同为工匠,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淑玲.工匠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2]杨琳芳,杨  黎.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2):18-2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