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学科服务研究

2019-09-10汪琴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双一流背景

汪琴

[摘 要:本文从“双一流”的背景入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的提供学科服务,旨在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提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双一流”背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2016年,教育部出台《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通知,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在新政策驱动下,图书馆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图书馆的职能也会发生改变,从单纯的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补充、延伸与扩展,转变为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为此,学科服务的概念再一次被国内高校所重视,如何顺利开展学科服务是不少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的目标之一。

一、“双一流”背景下国内学科服务现状

1.没有形成有特色的图书馆学科服务运行体制

每个院图书馆发展水平不同,很多都没有规范的学科服务运行体制,学校层面对于学科服务顶层设计不清晰,缺少契合学校发展水平和学科建设需求的前瞻性发展规划,阻碍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2.学科馆员岗位配置与资源投入不均衡

首先高校要创一流学科服务,学科馆员人数需要有一定的比例配置,如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人数占图书馆员工的比例达四成以上,清华、北大学科馆员占比只有一成,且大多数是兼职的学科馆员。其次校领导认识不到图书馆的重要性,学科馆员的专业素质也不高,也没有引进高水平的学科服务人才。

3.学科服务内容范围窄,层次浅

随着高校师生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和复杂化,传统的学科服务内容已无法满足高校教师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目前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服务模式。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就是参考咨询、信息检索,以及简单的论文查重、查新等功能,学科服务内容单一。

4.智能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微信和微博等形式,尤其是微信是目前主要的服务平台,就本校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内容来看,主要局限于图书馆活动宣讲、个人信息绑定、书目检索、借还记录查询等。在“双一流”的建设背景和新媒体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这些服务内容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二、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策略

1.结合高校图书馆现状,调整学科服务模式

各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学科服务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获取学校政策和资源支持的条件下,充分转变学科服务模式,借鉴国内外高校学科服务模式优势经验,逐步实行“学科分馆—学科馆员”模式。学科馆员要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助推图书馆与对口院系在协同开展学科服务融通创新,根据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促进学科服务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学科服务的定位在充分考虑到院校的重点学科外,还要了解专业最新的科研方向,并紧跟科研的进度,實时与科研人员交流,了解其在科研方面最切实的需求,及时满足其服务的需求。

2.以学校领导为主导,调动院系师生积极性

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问题往往单独依托图书馆是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以学校领导为主导出台相关学科服务的策略,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双一流”背景下的学科服务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协调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财务处、人事处、科研处形成合力,给予学科服务专项经费配套支持、政策与制度保障;院系层面积极做好图情教授推选和兼职学科馆员动员申报工作,协助落实图书馆学科服务各项举措,及时提交学科信息动态需求,反馈师生服务意见和建议;学校还可以利用校内的专业资源,请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及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作为讲师开展学科服务用户培训,有效分配专业资源,减轻图书馆馆员的负担,传递专业学术经验。

3.强化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对图书馆既有的服务内容、服务目标及成效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认真的梳理,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好定期的培训工作,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具备图书馆工作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断推动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知识结构完备、方式方法先进的服务监督和评价考核体系,提高馆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推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现代化学科服务深度融合。

4.构建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嵌入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利用微博,微信,QQBLOJ和CNK信息服务平台协作在线交流,科研合作,创作在线投稿,节省文章发表的时间,节省各图书馆的开支,实现跨区域的资源的共享,从容的进行知识管理和协助创新。“双一流”背景对图书馆服务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机遇,构建新时期的智慧图书馆服务体系。

三、结语

在“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要以创一流学科、一流教学、一流科研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规划设计好学科服务,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从图书资源的提供者转化为教学科研的主动参与者,以教学、科研用户实际需求为中心,与服务用户协调配合,围绕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多维度的学科服务体系。高校图书馆也应在学科服务的开展过程中,找到符合自身发展与定位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蒋华林.“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何去何从?[J].重庆高教研究,2017(2):122-127.

[2]徐健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2):55-58.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双一流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比大小,想背景,悟本质
跟踪导练(一)5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基于SCIE和ESI的燃料电池Pt基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进展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基于Modelica的高炉顶压控制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