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导入的方法

2019-09-10韩晓琪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境导入语文教学小学

韩晓琪

[摘 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课堂知识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的主体,是知识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兴趣。可那该如何有效的展开情境导入活动呢?其实情境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几种有效情境导的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导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教育教学活动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课堂知识内容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课堂自主学习活动开展的主体,是知识学习的发现者、探索者。作为课堂主导者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兴趣。可那该如何有效的展开情境导入活动呢?其实情境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就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几种有效情境导的方法进行分析。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是教师导入新课的最常用方法,所以一提到复习导入的方法,很多人就有这样一个误区,复习导入就是复习所学知识,然后引出本课。实际上复习导入的内容还可以是生活经验,我们利用生活经验,与所学内容建立联系情境,既可以导入新课,还可以让学生将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有效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例如:《别踩了这朵花》中作者冰心主要描写的是蒲公英,我们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导入:展示几组包括蒲公英在内的几张野花的图片,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野花的名字?它们可不可以食用?你喜欢它们吗?……”联系学生对蒲公英的了解及看法,对比蒲公英为什么引起冰心奶奶的关注,它到底是一枝怎样的花,导入本课。

二、悬念导入

小学生由于对许多事物不了解,好奇心很强,有着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利用巧妙设问设置悬念情境,让学生处于一种迫切求知的状态,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例如:《七根火柴》我们可以利用悬念导入:“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见过火柴,很多同学也用过火柴,你们觉得火柴昂贵吗?”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悬念“为什么战士为了保存七根火柴,付出了高昂的生命的代价?在生命极度衰弱之时,他为什么没有为自己点燃一根火柴?”这样就在学生心中设下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三、故事导入

小学生处于成长初期,都喜欢听故事,依据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點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成语、寓言、名人故事,或是结合课文编写故事前叙,创设关联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倾听欲望。

例如《狐狸与乌鸦》一课,教师可以先根据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讲述前叙:“从前,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中,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有一天,一只非常聪明的小狐狸肚子饿了,出来找吃的。找着找着,他看见在一棵大树上,一只乌鸦正叼着一块肉。它们一个在树下,一个在树上,狐狸不会爬树,但肉最后却还是被狐狸吃到了,你们想知道狐狸是怎么做到的吗?”

运用故事导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把抽象的或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

四、音乐导入

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并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克服紧张的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古诗《春晓》的学习。我们知道,古典诗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独特的教育作用,然而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字词语意很难被理解,致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存在乐于背诵而不深入题解的理解。在学习前,我们可以利用《春天在哪里》等学生喜欢的歌曲和音乐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联系歌曲和音乐的内容展开学习探究活动。

五、实物导入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导入,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和体验,因为实物导入可以将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这是建立学习情境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能给学生以感观上的新奇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调动学生本就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亲身体验的欲望,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情境,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目的。

例如学习《蓝树叶》时,教师可以准备绿、黄、红不同颜色的树叶标本,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分析,由题目中的“蓝”字引发学生的质疑,由“为什么会有蓝色的树叶?世界上真的有蓝色的树叶吗?”等问题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六、图片导入

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课文都配有插图,但这些插图所展现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教师可以利用更有代表性的图片素材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和拓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观上的感受,引导学生更深入的展开学习和理解活动。

例如学习《七颗钻石》时,教师要通过展示星座图片,引动学生观察,然后指出大熊星座,向学生提出质疑:“传说大熊星座是由七颗钻石变成的。你们想知道关于它的传说故事吗?”这样利用图片上的感观上的刺激,学生对星座有了认识,他们就会带着很浓的兴趣自主的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七、动画导入

动画等视频素材是学生、尤其是低年学生特别喜欢的素材,教师在课前利用动画素材的导入,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学习《狼和小羊》《会摇尾巴的狼》时,教师可以先播放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关片段,利用学生对喜羊羊、灰太狼等动画形象和性格特点的了解,对比课文中塑造的形象进行分析,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建立起联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情境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它的导体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字,只要我们利用好每个导入的载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主性,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情境导入语文教学小学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的“情境导入”艺术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应用
数学课堂的导入技巧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