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高中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策略

2019-09-10郑钰娜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

郑钰娜

[摘 要:散文阅读,是语文课本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内容。特别是在高中时期,这部分内容更是十分重要,其在教材里所占据的比重也非常大。而且,其在培养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2018年语文高考改革之后,散文阅读的教学,更显得至关重要。但是,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这部分的教学却存在着一些缺陷,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也还有一定的困境。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情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时期;散文阅读;审美困境]

散文,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高中时期,这部分内容所占的比重更是非常大。虽然早在低年级的时候学生就已经接触过散文了,但是在高中,这却像是一个提升、拔高的过程,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变得更高。由于散文通常比较重视情感的变化。因此,针对散文阅读的教学,通常不只是字词句的教学,其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方面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一、关于在散文教学中所面临的审美困境

(一)分段式教学破坏了散文情感的整体性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不仅仅只有散文,也包含着很多的名著小说片段或者是戏剧性的知识内容,这种小说、戏剧性的文章,往往情节比较丰富,容易吸引到学生的兴趣。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文章,他们是更加愿意去了解和阅读的,但是,散文毕竟是一种情感性的文章,没有故事性可言,所以很多学生都是持排斥的态度的,因此在现在的教学理念下,针对散文阅读的教学,很多教师所采用的都是分段式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散文本身是一种从整体上来表达情感的体裁,这种分段教学就很容易破坏散文的整体性,学生在感受散文情感时也会受到影响。

(二)教师所采用的方式遏制了学生的思路

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死板,而且他们的思想通常也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会设置很多规范的条条框框,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束缚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开放自己的思维,从而无法很好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另外,针对散文的学习,其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美的过程。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会产生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们的审美体验,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会给这种“美的体验”设置一个“标准答案”,导致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欣赏文章和品味文章。顯然,这种教学模式是存在弊端的。而审美困境的出现,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有关审美困境的突破策略

(一)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引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为了能够有效地突破审美困境,很多教师都开始引进新的方式来开展散文阅读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散文这种体裁的文章,所蕴含的美学元素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挖掘,那么在教学中所面临的审美困境也会很轻易地突破。在新时期,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始被引进教学领域,因此,教师也可以将目光放在这上面,借助这些新型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并且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一些互动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感受到文章中的审美内涵。

比方说,在学习《故都的秋》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且对照着文章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然后同桌之间相互探讨和交流,以此来加深他们对内容的了解,强化他们的美学体验。接下来,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呈现作者眼里的“故都的秋”,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老照片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和文章中所蕴含的美学元素。

(二)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们的自我体验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所有教师都必须要重视的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也仅仅只是一个辅导和引导的角色。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散文阅读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自我体验。从某个角度来看,虽然散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传递情感。但是,在传递的过程中,却非常注重体验。只有学生主动去体验,才可以充分地感悟到教师所描述的意境,从而充分地领略到作者所呈现的情感。

比方说,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资料等等,等到学生对这些资料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之后,教师便可以再引导学生去自行赏析,同时还应该适当的提醒学生,要学会从文章中的各个不同角度来体会作者所描述的那种意境之美。

(三)可以采用体验式的方式来进行

美学元素,其实是一种虚拟化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仅仅只是靠教师的讲解,是无法收获到好的效果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更应该注重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很多亲身实践和体验的环节,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寓情于景开展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审美意识便会得到全面提升,而审美困境,也会被突破。

比方说,在高中时期所接触到的散文,很多内容都与大自然中的事物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类似于户外体验等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便可以更加真实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从而激发出文章中的审美韵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散文教学中,审美困境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而这,不仅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之后的发展。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就应该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对策来突破审美困境。

参考文献

[1]陈建平.关于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与突破的思考[J].汉字文化,2018(10):89-90.

[2]程旭.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8(09):96.

[3]张建辉.浅析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279.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
读为本,悟为道
农村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研究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浅谈散文阅读习惯养成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
细品杨绛的“愧”与“善”
破译隐藏散文主题的“二维码”
浅谈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