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2019-09-10张新期

兰台内外 2019年5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图书馆高职

摘 要:随着书香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图书阅读率有了显著的增长,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的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应该基于高校自身情况及特点应制定符合学生需求及心理的阅读推广活动,鼓励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到全民阅读的热潮中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将图书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自古以来一直崇尚读书,因此也有了“万间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等说法。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不甚理想,阅读推广教育成效也不够显著。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在校生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图书馆推广工作以及发挥图书馆利用率的各种迫在眉睫。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与实际俱进,改进阅读推广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阅读需求。

一、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现状

1.推广阅读内容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内设机构,校园内部的“读书日”、“阅读节”等阅读活动,一般都在图书馆定期举办,也是读书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场地。目前,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内容,会根据实时社会新闻、学生就业需求、人文素养提高等方面进行热点阅读推广,目的是根据学生切实所需,举办阅读活动,以此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2.推广活动方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大多采用常规推广方式。一般情况下,以固定日期的 “读书日”、“读书月”等作为切入点。然后采用举办读书沙龙、读书会、主题讲座、某展览等形式举办阅读推广活动。部分高职院校试图在原有的传统活动方式上寻求突破,例如举行“征文大赛”、“ 成语大赛”等竞争式读书推广活动,此举符合现代学生心理需求,意图增加提高学生参赛兴趣,以达到提高阅读宣传的效果。

3.阅读推广方式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由于是面对校园同学为主体,因此大部分仍采用传统推广方式,例如标语、海报。板报等方式。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不断的融合到我们的生活当中,部分高校也采用网络宣传的方式,例如公众号、微博、QQ群等传达各种推广活动。部分教师对于阅读推广也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老师会在课堂上,会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图书推荐,让同学通过校内图书馆阅读,扩大所学科目的知识范围,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为推广阅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二、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推广活动进展缓慢

全民阅读活动是2006年我国发起的一项重要举措,距今有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期间各大高校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期间也开展了大量的校园阅读活动,但是从效果上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近年来个高校对于阅读推广的重视程度也大不如前。在全民阅读刚被提及的初始阶段,各大高校一窝蜂式的展开阅读推广,但是只有“三分鐘热度”,热度没能一直维持下去,并没有从根本上将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起来,推广力度上也有待加强。

2.阅读推广缺乏规划性

高职院校举办图书馆推广阅读活动,重点是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但是往往学校在推广阅读方面缺乏规划性,没有将阅读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工作展开,而是仅仅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活动形式流于表面,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计划性的引导,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没有规划性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反馈更是没有足够的重视。举办的推广活动没有连续性和关联性,推广活动没能取得有效的成果和反响。

3.阅读推广方式缺乏吸引力

高职院校图书馆举行阅读推广活动方式较为单一,可以说是“万年不变的中规中矩”。有的推广活动甚至与现代社会脱节,目前的高职在校生出生于新时代,成长于新社会的背景下。得力于网络信息传递的迅速发展,学生们更喜欢新鲜事物。图书馆的推广活动过于死板,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同时校内图书馆与社会文化企业单位等,没有强强联合,造成了“闭门造车”的现象,而且对于大型阅读活动举办次数较少,校内阅读推广活动也得不到学生相应的积极反馈。部分学生甚至是被动参加阅读。

4.忽略阅读数字化推广

我国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种说法,其表明一个人读书达到一定的阅读量,自身的修养就会得到提高,无论在谈吐或书写方面,都能有较高的提升。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人们生活和学习当中更强调的是“轻便化”的阅读,也就是说人们在现代的阅读方式,不仅局限于读纸质书,还要重视电子书的兴起。电子书不再让人们的阅读背负“万卷”的重担,使人们的阅读更加快捷、方便。但是高职图书馆却忽略了电子书推广的重要性,学生想要阅读图书馆的书籍就必须要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应该也应用于图书馆,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借阅电子书,让借书、还书更为方便快捷,同时也对纸质资源浪费说不,为减少砍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方法与策略

1.强制与开放相结合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文字和阅读曾经是我国引以为傲的优势之一。但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人均阅读量却远远不及其他国家。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全世界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量来看,中国为4.66本/年。韩国为11本/年,法国为8.4本/年,日本为8.5本/年,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年平均64本。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阅读量远远落后。在此我们倡导,阅读推广活动中实行强制与开放相结合的策略,强制体现于,将学生阅读设定为硬性规定,阅读量作为选课、考核、积累学分的方式之一,以此推动阅读量的上升。开放体现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或喜好,进行自我选修主题阅读内容,以此改变我国阅读推广起步晚、速度慢的现状。

2.长期与短期相结合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具有阅读推广缺乏规划性,推广方案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全民阅读活动不是一个短期的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完成。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将长期推广与短期推广相结合。短期推广,是只针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日期,例如“世界读书日、“校园读书日”等展开短期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全民阅读举措的意义。长期推广,是指要有计划性、规划性的组织阅读推广活动,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加大推广力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广阅读,制定有规划、有条理的全校阅读活动。例如,可以开展“莫言文学推广季活动”,推荐四到十本莫言经典文学,并定期组织学生阅读和交流心得体验。对于不同时间段展开不同的活动会,将活动长期举办,将阅读活动拉长战线,主动积极养成学生阅读惯性。短期与长期活动相结合,具有互补优势,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有着取长补短的作用。

3.内部与外部相结合

全民阅读是一项全国性的社会活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属于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一部分。高校仅靠自身图书馆向学生推广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阅读视野、阅读高度及阅读角度,建议高职院校图书馆采取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阅读。比如可以在高职院校之间搭桥牵线,联合举办阅读推广活动,每个月由不同学校设定、组织举办的阅读主题,两方院校师生参加阅读活动,并且展开思维碰撞和讨论,相互分享阅读体验,两方院校也可以将阅读资源互相共享。除了院校之间的合作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同社会各机构进行合作,或者邀请一些作家及资深人士来校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学生选择优秀阅读书籍奠定良好基础。

4.阅读与实践相结合

阅读不仅是为了让同学获取知识,也要让同学们在阅读之余,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我们倡导推广阅读活动之余,也提倡将学生阅读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例如,舉办类似于英语角的活动,将参加英语学习阅读的同学们组织到一起,用英语进行交流,分享阅读的资源,并鼓励相互用英语进行交谈,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同学也可以组织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大家相互学习和推荐中国古典文学书籍,互相交流,“以诗会友”,畅谈阅读诗词歌赋的心得,既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又能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让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们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当中,做好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在全国推行全民阅读的热潮当中,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发挥图书馆的平台作用,并结合当代学生的客观需求,制定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阅读推广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快乐。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采用开放、包容的态度,与其他高校或社会机构寻求合作,取长补短,提高自身阅读推广力度,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也为提升自身推广能力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姚美娟.高职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现状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12):71-73.

[2]王晓红.智慧图书馆时代高职院校阅读推广探讨[J].传媒论坛,2018,1(22):145-146.

[3]周 晖.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策略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12):58,153.

[4]林 燕.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探析[J].山西青年,2019(2):190.

[5]胡 蓉.浅析高职院校图书馆经典阅读现状及推广方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0):108-109,111.

作者简介:张新期(1978-),女,温州,图书管理员,初级,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图书馆高职
图书馆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