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翻译过程
2019-09-10于钦伟
【摘要】翻译目的论是近代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译者才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对整个翻译过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对口译、新闻编译和儿童文学翻译方面都得到了充分验证,在这些特殊翻译领域中,为了达成翻译目的,译者常常采用变译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额外加工。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口译
1目的论概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德国学者弗米尔(Hans.J.Vermeer)提出了翻译目的论。他在1978年发表的《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文中首次论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并在1984年与莱斯合作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论述了翻译目的论的基本原则为翻译和口译的普遍理论,进一步推广和明确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论点。弗米尔认为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次范畴,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译文文本的生产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活动,译文发起者、译者、原文作者、译入语读者、译文文本使用者在翻译活动中的关系是互动的。翻译行为受到语境、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作为一种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翻译要通过语言的媒介使事件所处的状态发生转变。
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参与全程的各方都对产生的文本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原文文本不再处于权威中心的地位,译文文本可以根据译者的理解以及目标文化中的需要对原文所给出的信息做出选择和取舍。翻译行为的目的即翻译活动的核心内容。翻译目的论中的目的规则即翻译应能在译语文化和语境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所需遵守的准则。
弗米尔将翻译的目的进一步分为三类,第一类即译者的基本目的,例如谋生;第二类即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如教育读者;第三类即特定的翻译手段或策略要达到的目的,例如需要译文重视再现原文的风格。但总体来说,翻译的目的是由翻译的发起者决定的。因此发起者的要求也决定了翻译策略,是否符合目的需要也成为翻译的第一准则。
2目的论翻译标准
目的论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语言、跨文化行为。目的论重视对翻译过程本身的研究,提出了充分性标准。充分性是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适合实现翻译目的的符号。根据目的论,要实现充分性,只有两种语言进行转换是远远不够的。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1)不同类型的翻译文本在交际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因而具有不同的目的。赖斯将文本分为三类:信息型文本、表情型文本和操作型文本。在文本类型理论的引领下,当源语和译入语不可能达到完全等值,译者的翻译活动就应变成一种积极的、动态的活动。译者应优先考虑译入语的功能特征来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及自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以产生相应目的的译入语。
(2)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的交际活动,翻译过程中各个参与者都会影响译者对整个翻译目的的判断以及选择。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的参与者划分为:翻译的发起者和委托人、译者、原文生产者、译文接受者、译文使用者。翻译的发起者决定译文的交际目的。发起者提供翻译的原因、译文接受者的特征、使用译文的环境、译文功能等细节。译者可以根据情况参与决定译文的目的,当发起者因缺乏专业知识对译文目的并不明确时,译者可以与发起者协商,根据不同翻译情况总结出译文目的。译文接受者也是关键因素,影响到译者的分析判断和翻译目的的实现。诺德区分了两类不同的接受者:预设接受者和实际接受者。预设接受者为译文想要影响的对象。实际接受者为译文实际影响到的对象。译者如果不充分考虑读者的情况和感受就不能达成所预期的翻译目的。
(3)翻译工作进行之前,译者需要考虑不同参与者的目的,情况和需要。翻译发起者的翻译目的是整个翻译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它将指导整个翻译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两大影响因素:其一是原文作者写作意图,原文是翻译活动的最主要的信息来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原作信息,不能与原作完全相反。另一个是目标读者的情况,译者也需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背景情况。最后,译者本身也会对翻译有某种目的,译者根据自身所具有的素质条件会参与翻译目的制定,从而更好的达到翻译目的。
3翻譯目的论对儿童文学、新闻翻译、口译的影响
儿童文学翻译的接受对象和译文使用者都影响着译文的形式和内容。童书市场上充斥着许多经典名作,例如《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等,尤其是《书虫》系列简写读物更是大受欢迎。但是这些作品原本不是专门为儿童而写的书,但是却发挥了文本的潜在作用,也列入了儿童书的范畴。这类作品在翻译时却会为了满足儿童文学的审美需求,进行大量删节和修改,保存了其中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奇幻、探险部分,以《格列佛游记》为例,译给孩子看的书省略了一些带有浓厚政治和反讽色彩的篇章段落。而给学龄前儿童或幼儿的作品,文本更是改头换面,脱胎换骨,只取了其中的小人国、大人国章节。
更有甚者,根据原文本演化而来的拼音读本完全是由父母读给孩子听的读本,不仅在词汇选择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就连表达的方式也更趋近日常用语。另一方面,因为儿童读物都有相当的启蒙影响,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发挥着无可厚非的教育作用,因此在某些出版方的要求下,儿童文学翻译甚至还要按照社会对儿童的保护心理,有所避忌,不再谈及死亡、政治、性这类的话题。小红帽这部童话的原本中,本来是说小姑娘带上美酒探望祖母,但在译本中就完全改变了酒这个礼物,因为酗酒是件极其恶劣的事情,不能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因此在翻译的版本中常常可以见到带上“鲜花”,提着“水果”这样的改写。
新闻报道是观众了解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渠道,也是国家政府通达指令的途径,与上层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政令通达的喉舌。新闻采编工作覆盖面广,即使投入再大,也总有无法触及的领域,因此往往需要借助外国通讯社的渠道采集信息。但是每个通讯社都有自己本国的立场和观点,如果新闻稿只根据外国通讯社的报道翻译,就难免带有相应的政治色彩,例如,我国和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就能充分反映这一点。所以在《新闻联播》报道后,我们常能听到“编译报道”的字眼。变译变得极为普遍,译者也极大地影响着观众的认知。而变译也必须“按照读者和听众利益为最后归依,读者与听众的喜好直接支配着译者的选择和翻译”。
口译与笔译不同,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变通性。首先口译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交流通畅,即使译员真的遇到语言障碍也不可能即时停止,翻看查阅一番再回到角色中来。这时就需要根据语境上下文进行推测,但这种推测也并非总是正确的。导致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临场设备、语音障碍、发言人口误等等都会造成诱因。但口译宗旨是为了及时传递信息,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就须根据个人经验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当机立断,若出现错误也只有在下面的发言中进行及时更正和补救。因为翻译形式的特殊性,其标准也与笔译不同,有了更大的灵活度和译者自主能力。即使漏译部分信息也不可能停下脚步,反复思量造成整个交流过程的中断。根据翻译目的的要求,这种变译现象也十分常见,也应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
4结束语
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的形成为翻译标准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使得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实践者开始利用新的方法从新的角度研究和探索对翻译标准。目的充分性标准通过研究翻译过程的目的性以及翻译活动中各个参与者的不同情况与需求,从更加全面的层次上指导翻译实践活动的进行,对翻译进行卓有成效的评估。在目的充分性标准的指导下,译者需要在翻译活动进行之前建立翻译标准体系,即衡量翻译活动中的参与者的不同目的与需求,整合所有因素,译者做出适合的翻译策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和委托方、原文生产者、译者、译文接受者都会对某一翻译活动产生影响,翻译是否达到目的充分性的标准取决于翻译策略的选择是否充分考虑到各方的需求和目的。目的充分性标准将翻译从传统理念中解脱出来,摆脱了传统的将译文与原文对照而评价翻译质量的状态。目的充分性标准的提出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完善翻译标准,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翻译目的论的确立使评定译文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过程的行为,译者出于这个既定的目的就有了相对的自由选择。由于读者不同,译文功能不同等因素,文本会出现不确定性,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译本的选择有无限的可能性,译者、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使用者的参与使得译文的生成變得多样化。作为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它肯定了译者的主观创造性,挣脱了传统的原文文本至上的藩篱,将翻译的功能、目的放在了一个优先至上的位置,为翻译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认可了为满足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大幅度改动的变译法,使得这种素来被认作边缘翻译的译法能够得到重视,并在现有的翻译理论框架下蓬勃发展,走出了传统理论的局限。
参考文献
[1]范祥涛,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中国翻译2002(6)
[2]郭君.谈简易英汉对照读物中的翻译目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3]黄健人,管筱明.译者的责任与译本的市场定位.出版广角1999(1)
[4]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2000.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5]阮宏芳.可接受性和充分性-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研究.池州学院学报,2008.
作者简介:于钦伟(1997.03--),男,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俄语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