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园共同体,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2019-09-10钱露
钱露
摘要: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幼儿园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成长。文章通过对情境创设、礼仪教育、教育同步、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旨在积极推进家园共同体建设,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家园共同体;交往能力;构建策略
发展学龄前幼儿的沟通能力,使他们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如何处理与同龄人、教师和他人的关系,是生活、学习和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但是,绝大多数学龄前幼儿缺乏沟通能力,主要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控力,不会与同龄人友好相处;(2)认知与行为的不一致,即在幼儿道德品质的发展中,存在言行不一的情况;(3)交往缺乏稳定性,违背了幼儿园工作规则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家园共同体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尤为重要。
一、注重家园共同体情境创设
1.开展以角色为基础的区域活动
例如,在小厨房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美味的食物,并与他人交流制作美味食物的方法;在陶艺酒吧里,幼儿可以相互帮助,一起探索陶土制作的奥秘;在建筑区里,幼儿可以相互合作,动手动脑,不断创作新作品;在表演区里,幼儿可以充分地解读、表演童话剧和绘本故事等,体会人的各种情感的表达。
2.开展值日生活动
值日生分配组长,安排一日值日工作,从晨间接待问好到幼儿园环境打扫,游戏活动安排,午餐、副餐值日,监督幼儿如厕和洗手,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学会自律,尊重他人。
3.开展亲子活动
每月的亲子活动,让幼儿不仅感受到活动的乐趣,而且還能体验到沟通的乐趣,因此要在不同的活动中以不同的对象,促进发展。
4.开展班级微信群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探索家庭沟通的新渠道,积极开展班级微信群活动,及时在微信群中向家长发布新信息,家长对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网上沟通。
二、重视家园共同体礼仪教育
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幼儿的同时,应该以幼儿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双方可以达成一个具有共同目的的协议。教师要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也要经常与教师沟通,询问幼儿的学习情况。一旦幼儿在幼儿园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在上幼儿园之前,很多幼儿需要接受家庭教育来学习一些基本礼仪,这些基本礼仪的学习需要家长扮演一个教育者的角色。同时,家长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语言,在与他人交流时,应注意礼貌用语,不在幼儿面前说脏话,尊重他人,在与幼儿交流时要有耐心,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家长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幼儿,这就要求教师要开展教育活动,让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会、校园网站、家长群等媒介,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对幼儿园的礼仪教育进行回顾与再现。总之,教师要与家长合作,完成幼儿的礼仪教育,只有家长和教师一起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才能在教育中发挥最好的作用。
三、力求家园共同体教育同步
很多幼儿周末没有玩伴,他们的活动也很单调。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爱心接力和传递等有针对性的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这种形式的活动尊重幼儿的选择,以家庭为单位,自由结合,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庭约定同意结对,幼儿交换家庭,家长交换幼儿,让幼儿和家长经历前所未有的活动场景。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请进来。家长可以经常邀请邻居、亲戚或朋友的幼儿来家里玩,也可以约朋友带幼儿去别人家玩,这样幼儿就能经常和家人以外的人联系。二是出去玩。去郊外或公园玩的时候,为了安全起见,双方家长要让幼儿和不同的小伙伴玩耍,鼓励幼儿与不同的人交往,接触更多的人,从而锻炼沟通与交流能力。
为了打破幼儿接触人数的限制,使这个小群体更大,教师可以组织外出活动,让幼儿园里的家庭参加范围相对较大的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体验到小伙伴之间在家庭和亲情之外的自然交流的不同感受。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周边城市景点的一日游、两日游,组织去近郊观赏田园风光、采摘水果等,让幼儿在外出或旅游中学会照顾他人,让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珍视家园共同体资源开发
1.教育咨询
幼儿园对社区开放,针对沟通态度的障碍和沟通方式的不当,幼儿园组织家庭教育咨询和个性测试活动,回答问题,提出建议和要求。
2.媒体宣传
幼儿园使用电视台、幼儿园微信群、宣传栏等大众媒体与家长有效沟通,在宣传和教育的活动中提升幼儿的沟通能力。
3.志愿工作者
幼儿园让部分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定期参加一些服务活动或教育活动,并为幼儿园、家长和幼儿提供一些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服务。
4.家庭欢乐
幼儿园应经常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游戏、童话表演、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建立家长之间的联系簿,方便家长与家人的联系,邀请幼儿参加、拜访他们的家人。
总之,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园和家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建设家园共同体,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