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感恩教育探析
2019-09-10陈贤红
陈贤红
摘 要:“感恩”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情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表现“感恩”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效地加以利用,渗透感恩教育,使每个幼小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从小树立起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
关键词:小学;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是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和做人的最基本修養.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学生来到学校首先是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习知识。毕竟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指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无穷的力量。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小学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开展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当代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内在涵养,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例如学校成立了爱“一日捐”“散步捡垃圾”、“节假日慰问老师”,等活动.这对于营造感恩社会文化、优化社会环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到“乌鸦反哺”再到“羔羊跪乳”,感恩都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白。从古至今,感恩被世人传颂,感恩之花是世间最美的一枝。
既然感恩教育对现行小学教育阶段起到如此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将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呢?现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做如下探析;
一、当代小学生感恩意识薄弱的原因及分析。
(1)家庭原因
当今有些家庭,父母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感受的是溺爱,使孩子们缺失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缺乏对父母付出的认可,认为所有的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只想到自己的需求,而并不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感恩应该首先从对父母的感恩开始,而很多的父母很少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甚至给孩子的爱过于“伟大”,使自己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地位和人格,也使孩子失去了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而有些家庭则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孩子缺少关爱,普遍缺少感恩的品德;也由于农村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根本没有感恩教育的意识,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供孩子吃饱穿暖,缺乏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使孩子缺失亲情,丧失责任感,从而知识感恩教育的缺失。
(1) 学校感恩教育的缺乏。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的人才选拔、未来生活的质量,依然是考试一锤定音,追求的未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不是真的把德育放在首位,家长、学校和社会放松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正因为学校教育对孩子感恩教育的偏颇,没有给予感恩教育足够的重视,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而导致孩子的感恩缺失。
(2) 社会原因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当今社会,很多人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被爱,不知回报;只知接受,不知责任……这一现状与我们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是有很大关联的。然而现在的社会,存在这样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残酷现实的竞争以及商场原则冲击着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我们的思想逐渐趋于对功名利禄的追逐,而渐渐淡忘了感恩之情。
孩子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成人行为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道德观。“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种种行为意识在成人的世界中似乎已渐行渐远,而我们的孩子得不到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感染,对社会对他人自然缺乏了一种回报的心态。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他,不可不忘。”感恩被孩子忽略,其实是成人的过失。
二、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1)利用小学语文教材,渗透感恩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感恩教育中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涉及爱国题材的,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有体现父母的养育之恩题材的,如《月光启蒙》、《地震中的父与子》等;有如《理想的风筝》等感师恩的课文,《掌声》等感友恩的课文,还有描绘大自然的赐予之恩的《只有一个地球》等。教材中一篇篇真挚的散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首首琅琅上口的诗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素材,更是对学生进行着感恩教育的重要题材。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赏析、领悟,激发他们的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有效利用文本,从文本入手,培养感恩意识
(2)多样化宣传方式,让感恩渗透校园的每个角落。
利用周一国旗下的讲话或者班级晨会、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进行感恩演讲,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让学生接受感恩教育。
每逢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学生以黑板报,手抄报,画画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勤养育之恩、老师的谆谆教诲之恩。
张贴感恩标语,感受校园的感恩气息,心灵触动学生。如“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心存感恩,世界会更美丽。”“感恩是一缕阳光,给人温暖。” 等等,让感恩气息充满整个校园。
(3)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老师、同学都是榜样。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出生后至幼儿期,他们的生活环境主要在家庭内,接触最多的就数父母了。做父母的一定要树立“孝顺”的好榜样。如果父母经常给老人盛饭、打水、买衣服等,也会跟着做,反之,如果父母经常虐待老人,长大后,孩子也会效仿。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榜样作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个性的孩子。
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舞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有点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道德品质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平时学生给老师拿作业本、递张纸条等小事,都对学生道声 “谢谢”或投以感激的眼神,长期的耳濡目染、春风化雨,学生也会受到感染,学会感恩。
除了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外,孩子最容易受同辈的影响。孩子中经常会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好人好事,这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会收到极好的效果。因为同学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就更容易引起相接受与模仿。比如晨会或班会讲班上同学怎样帮助爷爷、父母、老师做事的,从中让学生有所触动,今后我也要向他学习。
(3)让感恩付诸行动
报恩和施恩是目的,只有将情感回归于现实,付诸于行动,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情感才能得到升华。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因为感恩才会有多彩的世界,因为感恩才会有温馨的真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让感恩付之行动。
我們要感恩父母。感念父母对我们生命的赐予,感谢父母的无私付出和美育之恩,对父母多一份体贴、多一份关怀、多一句问候,尽孝心、重人伦、报亲情。给父母端一杯暖意浓浓的热茶,一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陪父母聊天,给父母捶背,帮父母做家务等。
我们要感恩老师。感谢老师付出辛勤的汗水,教给我们知识,引导我们做人,让我们有光明的未来。下课了,看到老师报以一抹微笑、一声问候;课堂上,报以朗朗书声、侧耳倾听、“我能行”的肯定,这便是感恩老师。
我们要感恩朋友,是他们温暖了我们的心田,充实我们的生活一起分享快乐,分担悲伤,让自己走出阴霾。所以,我们要善待同学,当身边有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当与同学有矛盾时,一笑而泯恩仇,这便是感恩朋友。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只要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漠。这样也会使得我们所处的社会更文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参考文献
[1] 李文清,姚恒朋.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性探索.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1期
[2] 元明玉,创设有利契机,适时进行感恩教育 [J],妄图教育,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