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马晓平
马晓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收录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以下简称李诗)和《送元二使安西》(以下简称王诗)。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和留恋,感人至深。在两首诗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创造性的运用比较的学习方法,从诗歌的字面意思,表现手法、写作背景等方面入手,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字面相关
1.“之”“下”“使”
两首诗中各有“之”“下”“使”这三个字,都有“到”的意思,但又有细微的差别。李诗中,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的意思是“去,到”,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自费旅游。“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也是到,去的意思。因为相比较于扬州,黄鹤楼在西边,中国的地势乃西高东低,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好友也是乘船顺流而下,故用“下”。王诗中,“使”的意思也是“去,到”,相当于现代人所说的公费出差,外出挂职。
2.“西辞”“西出”
李诗中“西辞”是因为诗人和好友是在今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分别,好友要去远在东边的广陵——扬州,所以用“西辞”。而王诗中元二和诗人是在今陕西咸阳分别,要去今新疆库车的安西都护府任职,目的地在西边,故有“西出”一说。
因此,可以这样形象的理解:这两首诗的主人公一位沿水路顺流向东,一位顺陆路一路向西;一位去了景色怡人、富庶繁华的江南大都市干谒游历,一位去了黄沙漫天,气候干燥的西北塞外戍边尽忠;一个在演唐僧师徒的西游记将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一个在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东游记。
3.“尽”
兩首诗中都有“尽”字,但意思完全不同,学生在死记硬背后也容易混淆,傻傻分不清。但如果结合诗意去理解,就会很好的辨别:李诗中的“尽”指消失。友人乘船而去,渐行渐远,只到消失在天际。王诗中的“尽”则指饮完。友人临出发时再喝饯行酒,一饮而尽。
二、情景益彰
李诗以乐景写伤情:在繁花似锦的三月,本应与友人携手饮酒赏花、吟诗作赋,共享春景的无限生发之气,眼下却要面对伤感别离后的形单影只、孤寂无奈,虽有美景不得道,因有愁绪在心头。王诗以景应情,晨雨后的冷清寂寥,萧瑟的两人杯酒话别,不写筵席场景,单以送别时勤劝“饯行酒”勾画出轻别离的场面,寥寥几笔,对友人前途的关切、担忧、祝福尽在不言中。
三、诗余背景
李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寓情于景。尤其结尾诗人伫立江边,看着好友乘坐的客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天边,眼中看到的,耳中听到的只有这滚滚东去的江水,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原因就在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扬州,便托人带信,约他在黄鹤楼相会。黄鹤楼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翰墨丹青斗酒吟诗的集结地,因崔颢的一首《黄鹤楼》闻名遐迩。李白见此诗而灰心丧气,甚至写下了“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打油诗。崔颢诗中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出了一别永不见,再见如隔世的不甘。李白也清楚,在当时交通、信息都不发达的年代,自己又一直行踪不定,与好友一别,如果机缘不合,要想再见,难如登天。因此,才有伫立江头,久久不回身的举动。谁又说这不是一种祭奠呢?祭奠花开不久,随风而逝的友情,祭奠不再的青春。
王诗中写官道尘土已为晨雨湿润,特写柳树青翠欲滴。“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意即言语、动作、甚至身边事物都可用来挽留朋友,可怜一片盈盈心,千事万物总关情。而临别杯酒送别的“饯行酒”,形式简单、愁绪纷繁,难免伤感萧瑟。因古人有好友欢聚时的“接风洗尘”宴,隆重欢闹,热烈兴奋。也从诗中反映出中国人热情好客,重欢聚,轻别离的文化特质。作者写这首诗时,唐王朝正处于民族冲突加剧,西方吐蕃北方突厥侵扰不断的背景下,诗人送朋友去守护边疆,面对战争的残酷无情,朋友处境艰难,前途莫测,九死一生,自己也老病交加,时日无多。此一别,山高水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更饮得这杯酒,饱含着对友人的一片真挚情谊和美好祝愿。
四、作者雅号别称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一生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转而求仙问道,遍访名山大川古刹道观,所写诗歌光怪陆离,奇异不羁,似是从九天而来,故有“诗仙”别称。熟悉佛教、富于幻想、追求理想境界的李白,应是感于“青莲”一词包含的丰富佛理内涵,而以之为号的。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研佛理,所写诗歌意境深远安谧,故别称“诗佛”。
总之,这两首诗从字面来看有许多相似之处,诗意也有相通之处,但之所以在盛唐诗歌中卓尔不群,脍炙人口,各领风骚,是因为它们营造的诗境有差别,诗人的情感品格也有差异。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对比学习,从字面、诗中、诗外入手,才能体味送别诗的个中三昧,增强对诗意、诗境、诗情的理解和感悟。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学生习作起步阶段教师指导策略研究》系列论文,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908。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家川县新建小学(7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