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元素可成智商杀手
2019-09-10齐春香
齐春香
铝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元素,很多家庭都会使用铝制餐具。但有说法称,铝虽然有诸多优良性能,却会对人体造成某些伤害。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医学界,铝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的、蓄积性的神经毒素,被人食用后进入体内,基本无法排出。若长期超量摄入,铝元素会在大脑、肺肝脏、骨骼和睾丸等组织当中沉积,当累积到一定数量后,会产生慢性中毒作用。其毒副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大脑及神经细胞的损害,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有可能导致脑萎缩、痴呆等症状的出现,特别是会对发育期少年儿童的智力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铝被称为智力杀手。
那么,有哪些渠道会令人摄入铝元素呢?日常生活中,灭然食品和饮用水中的铝含量很少,面粉、馒头、油条和面条则是膳食铝摄入的重要食物来源,而这些食品中的铝主要来自含铝的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明矾可以作为膨松剂或稳定剂用十豆类制品、面糊、油炸面制品、焙烤食品、海蜇、粉丝、粉条中,而明矾中就有铝的成分。豆浆、油条是很多人每天的早餐标配,尽管国家标准允许在炸油条时使用明矾,但想要让炸出来的油条达到最佳效果,明矾的使用往往会超出标准限量。如果天天食用明矾超标的油条,就会摄入过多的铝,这将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還有人担心,使用铝制餐具也会造成铝摄入超标,对此,专家表示,食品中用铝制炊具加工,每日迁移剑食物中的铝含量极少,通过铝制炊具向加工后的食品转移的铝含量也很少,并不是构成铝摄入超标的主要因素。
铝虽含有毒性,可并非只要摄入就危害人体,要考虑到食品中铝的残留量、食用含铝食品的数量及食用频次等因素。消费者应当保持均衡饮食,以免因偏食而摄入过多的铝;要正确引导儿童的膳食消费,适量食用膨化食品;此外,公众也可通过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铝的食品添加剂,尽量少食或不食。